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把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作为最大的荣誉,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的扶持力度与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速度出现了反差,且出现了“脱贫——一返贫—一脱贫一一返贫”现象,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反贫困战略。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以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物质资本的匾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劣,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上的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上的贫困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民族贫困地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观念、效益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但是从民族贫困地区的现实来看,“贫…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26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情。追溯到漫漫的历史长河,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无不积淀着丰富的历史遗迹、遗物和文化宝藏。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凝聚着我们祖先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团结和创造精神。云南民族博物馆正是通过对这些宝贵财富的收集、整理、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来传播历史和文化知识,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客体,正是教育与环境双重作用的产物。什么是环境,《辞海》中定义为周围的境况。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地理条件和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环境,是指人和事物所处的客观条件。据此,我们不妨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影响的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创造》1999,(4)
我们曾因交通的闭塞,观念的保守,形成与外界往来不多的态势。这种闭塞与保守,致使我们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自然经济色彩很浓,商品观念十分淡薄。时至今日,我们也还清楚地感受着闭塞保守的积淀对我们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制约。没有哪一个民族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独自实现现代化。开放促进了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促进着云南的开放。但不容回避的是,在经济建设上,我们乐于开放,善于开放。而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开放意识。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6.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语totem ,意思是“他的亲属” ,“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① 在英国著名学者弗雷泽看来 ,图腾既是亲属 ,又是祖先。②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说 :“图腾是一种动物或植物或无物 ,部落的各群体把图腾作为自己的祖先。”③“图腾就是人们相信某种动植物为集团之祖先 ,或与之有血缘关系”。④ 以上种种说明 :图腾亲属观念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意识 ;图腾祖先意识是最早的祖先观念 ;最早的神是图腾神 ;图腾名称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图腾标志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总之 ,就思想文化体系而言 ,是一…  相似文献   

7.
王优 《协商论坛》2008,(11):56-56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民俗具有联系传统和现实的性质。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存很多场合卜被编织成民族文化中的最主要象征。人们发现,存市场环境中,产品化的民俗文化具有某种交换价值,可以给民俗文化所存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市场、文化与文化价值王远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审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用理性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强烈的时代感和现代思维方式来唤起人们的文化意识,建立一个兼收古今、融通中外而又具有强烈民族感和开放体系的新的文化体系,并通过...  相似文献   

9.
刘帮胜 《人民论坛》2010,(7):256-257
传统文化是祖先历经几千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发现的民族遗产,对于我们构建民族认同、树立道德体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社会或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特殊的并作为文化精髓和核心的伦理价值观,一定的伦理价值观构成某一特定的文化体系的深层涵蕴与基本精神。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体系不管怎样庞大、复杂,总有它的基本的文化精神与国民性格。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和国民性格使他们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国家的特色。人们总以为西方文化是科学型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实质上每一文化从其深层涵蕴与基本精神上讲都是伦理型文化,只不过各各具有不同的伦理价值观罢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真谛在于追求真、善、美。音乐艺术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在欣赏音乐时,除了能得到美的陶冶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理想、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然而,这种教育因素的感知,是以音乐教育程度为前提的。缺乏起码音乐教育的人,再美妙的音乐,对其也不会产生什么教育效果。由此看来加强音乐文化教育很重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国家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国,音乐文化一直是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事要组成部分。音乐以其特有的魅力教化着人民。我们的祖先把音乐的教…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祖先历经几千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发现的民族遗产,对于我们构建民族认同、树立道德体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实践中一代又一代地创造了很多优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累了诸多的民族风俗,体现了壮族民情特点。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需对壮族的民俗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一壮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它以某种方式世代承袭,长期因循,对人们的思想、生活、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是人们自愿遵守的无形的民间“法律”,它具有精神的制约力。同时,又是壮族的一面镜子,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反映,是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组成部份。斯大林说:…  相似文献   

14.
古登属怒江州特困乡之一,它位于怒江西岸,山高坡陡,峭壁林立,祖祖辈辈在那里生产生活的傈僳族同胞,苦苦挣扎了不知多少年……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努力,一个从未走出过大山,一个世代只能盖千脚落地、窝棚的民族,敲开了城镇的大门,盖起了高楼大厦……谁叫我们起的就是这个名──傈僳人一个骚动的民族手舞长刀肩挎弓弩一代又一代生息于这块土地……我们知道我们生息的这块土地已经千疮百孔满目创伤祖先的家业我们已经不能发扬光大我们的长刀不能再流连那寥寥的翠绿我们的海火不能再迷恋那哆咦的山野祖传的火…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这句话,长时间以来在台湾民间父告子、子传孙,一代叮咛一代。“唐山”,也有人写作“长山”,在台湾省人的意识中,并不是一个专属  相似文献   

16.
价值是一种选择取向,反映了人类的需求、欲望以及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价值是与利益相关的,有利益就意味着有价值。价值表现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对意义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文化体系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价值系统的差异。所以,在建设和谐人文环境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一种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或者一种行为得以发生、进行的重要的条件。道德环境是道德行为得以进行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道德行为起着很大的影响。然而,许多事实表明,我们的现实社会并不是缺少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而是缺乏一个把公德意识转化为公德行为的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社会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或者转型时期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和重组都会受到人们主观意识尤其是整体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当前,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快速发展,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更加慎重地审视政治文化是否可以给社会发展带来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
刘师健 《求索》2022,(3):62-72
宋代出使行记上承晋唐,既有早期行记“纪行”与“传人”的文本特征,又是源于赵宋王朝这个特定政治外交环境的产物。赵宋王朝先后与辽、金、元政权形成对峙,对外关系主要模式从“朝贡体系”转为“对等外交”,宋人的“中国”意识凸显。这种意识与文化认同植根于士人心中,形诸笔端。行记书写中,宋朝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中国”,以此为书写视角,宋辽、宋金边界,被视作一种主观、文化的表述,地理的悬隔被赋予了“界隔夷夏”的文化意蕴。基于自身社会文化与伦理情感的影响,宋代士人对“异族”他者的展现,传递着他们敏锐的“夷夏”感知,承载着他们对“以夷变夏”的沉重焦虑与思考,并昭示出宋人以“华夷之辨”为标准的“中国”意识。行记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中国历史和文明内部的多元性、丰富性、异质性,给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10至13世纪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0.
汤飞宇 《求索》2014,(7):74-78
艺术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构成和想象性观念成果,即人类以“美”的方式反映与表达自身世界的一种文化生成,体现和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观念。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文化符号,承裁着一个民族自身“调适环境”的思维观念与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符号化的创造性构成总是在具体的世界关系表达中,延伸与丰富其隐喻替代与象征表达意义。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直接影响与决定着艺术的符号生成方式与象征表达方式,并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成果,人们正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