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山牧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东北部的蒙洛克山腹地,距边境线直线距离80公里,距木垒县城180公里,北接蒙古国。  相似文献   

2.
谢双明 《传承》2009,(4):42-44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即应该从农村改革开始。在改革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政策,我国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生活与生产极为困难。邓小平立足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条件,从占人口80%的农民的视角,获得了对当代中国农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即应该从农村改革开始.在改革以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政策,我国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生活与生产极为困难.邓小平立足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条件,从占人口80%的农民的视角,获得了对当代中国农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利益仍遭侵害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小平 《新东方》2001,10(2):11-15
在我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在改革中得到了较好实现和保护。然而,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利益仍在遭受各种侵害。从总体上看,其主要原因是:1、国家从总体上实行的仍然是工业优先的偏斜的经济发展战略;2、农民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3、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弱;4、部门利益膨胀,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过度组织化”;5、国家对保护农民利益的监督管理乏力。  相似文献   

5.
党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证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利益问题。经济利益是农民最基本的利益。80年来,中国共产党切实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一、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与实践  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关注人民利益为己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的同盟…  相似文献   

6.
张云雁  张林虹 《前进》2000,(5):8-1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的利益格局及其利益分配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不仅关系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如何进一步通过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使农民利益保护制度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一、保护农民利益就是保护农业,也就是保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首先,农民利益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根本的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构成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7.
李玫 《今日民族》2007,(5):60-62
(一)者东镇帮海村民委员会小户南村民小组位于帮海村民委员会东南部,距村委会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这里生活着27户93名拉祜族(苦聪人),是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生产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聚集村。由于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昔日的小户南村水、电、路“三不通”,生活十分贫困。80%  相似文献   

8.
因治理资源的消解、治理事务的叠加,农民集中居住区出现了治理堕距问题。一方面,受农民集中居住的社会转型影响,社区行动主体的行为失调,表现为农民观念转变滞后、行动利益多元化,由此导致社区群体分化,影响社区整合。另一方面,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治理制度运行难以回应社区诉求,出现治理中的回应错位、资源内耗与条线张力的治理制度悬浮困境。治理堕距的呈现,带来农民集中居住区地域空间的去社会化、时空形态模糊和村社集体角色缺失,重新定义了社会形态,反映出社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农民互动关系的失衡与断裂。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有效治理,需探索如何优化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治理机制,重塑基层社会整合,重建社区秩序。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利益表达权利意识缺乏.利益表达客体角色错位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使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非理性行为大量产生.为了维护农村的稳定,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必须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权利意识,加强农民的自身团结.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引导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的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的农民利益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 ,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毛泽东毕生致力于实现农民的利益。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负担 ,改善农民生活 ,同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郑智敏 《当代广西》2009,(18):59-59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技术、有胆识、善创新,眼光长远,主动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地头,积极为农民送技术、跑市场、传信息、签合同,搞活了流通,搅热了经济,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们就是活跃在瑶乡大地上的农民经纪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汉语的语境中,“乡村干部”是个涵义复杂的词语,混杂着褒贬不一的成分。作为政治体制链条的最末梢,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体同处在政治边缘的交集地带,他们既承载着上级行政的巨大压力,又是农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直接对象,他们无时不经受利益交锋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种利益交锋中,乡村干部这一群体蕴含的深刻含义才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李华 《前沿》2011,(15):36-40,161
从传统乡土社会走向现代民主社会,是中国法治型道路的必然选择。在社会转型中,必然带来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作为中国最大弱势群体的中国农民如何在利益博弈中主张并实现自己的利益,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中国农民的政治诉愿权本应是一种自然的政治权利,但却在社会现实中未能得到法律上有效认可和社会制度有效保障。权利的生命在于运行。中国农民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是中国社会前进的主要推动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并有效保障中国农民的政治诉愿权。  相似文献   

14.
《桂海论丛》2008,24(2):F0003-F0003
江州区是崇左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宁—崇左—凭祥—河内—海防”经济走廊的重要结合板快上,总面积2951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和左江穿区而过,城区距首府南宁11O公里、吴圩国际机场80公里;距凭祥友谊关8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40公里,至出海港口防城港160公里;水陆经南宁可达厂州和港澳地区。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足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陆桥。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利益群体 ,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国家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保护农民的利益 ,就是保护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农业、农民利益、国家宏观调控、农村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建立农民利益的保障体系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证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实现农业现代化 ,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7,(4):64-65
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前提是要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文章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和  徐行 《群众》2006,(10):33-34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利益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始终是广大农民热切期盼解决好的焦点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市围绕解决好农民利益这个问题,十分注重农村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保障领域,丰富保障内涵,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养老、医疗、教育、拆迁、转移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分享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0,(18):F0003-F0003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山东栖霞经济开发区位于胶东半岛的中心地带,是烟台市重要的西出口,处于栖霞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山区、蓬莱市四市区交界处。沈海高速(同三高速)、802省道、中古线穿区而过,距烟台火车站、烟台港25公里,距烟台国际机场30公里.距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干路长江路仅有8.9公里,距胶东最大的深水港——八角港仅15公里,距青岛160公里.距威海120公里。  相似文献   

19.
龚先庆 《桂海论丛》2004,20(1):17-19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 ,毕生致力于实现农民的利益 ,一方面重视和支持农业 ,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一方面减轻、限制农民负担而使民不伤 ,赋税取之有度 ,这是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为了国家利益,农民在经济利益上作出了巨大牺牲。以农村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增进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仍在受到损害。这种状况的继续存在,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党的领导带来危害。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