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大都市圈(带)”的概念是法国学者戈特曼于1961年提出的,指呈带状分布、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城市经济圈不仅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区。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交通、通讯条件下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高度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2.
沈阳的启示     
《学习与实践》2005,(7):12-18
武汉与沈阳就像一对亲兄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市历史悠久,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国特大城市、区域经济中心;都是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均以制造业发达著称;市场化改革后,两市都经历过同样的改革阵痛;现今,两市的地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都相仿。近年来,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沈阳抓住机遇,响亮地提出“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的口号,创新发展思路,采取超常规的发展举措,逐步走出了国企改革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困境,整个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如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已成定局。作为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如何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跳出传统的发展思路,以新思维打造新武汉,奠定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可以说,沈阳为武汉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作为现阶段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拉动消费的一把“金钥匙”。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消费优势方面都具备繁荣夜间经济的潜力和条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根据沈阳夜间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打造“璀璨沈阳”,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 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城市经济圈理论的。虽然对城市经济圈的概念颇有争议 ① ,但大多数学者都将城市经济圈定义为 :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 ,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 ,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 ,称为“城市经济圈” ,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张辉  洪芬 《小康》2005,(6):57-59
从今年起,沈阳市环保局生态处处长索丽珍的心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为就在2004年的12月30日,沈阳被正式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该称号的获得被认为是沈阳城市环境改善实现“质的飞跃”的标志性大事件。“沈阳摘了重污染的帽子,就好像我自己被摘了帽子一样,比谁都高兴。”索丽珍说。2004年,沈阳还有几件大事:“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申办,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2004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年,沈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6.
厦漳泉同城化在建设闽南大都市区、推进闽南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对区域社会整合发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保护提供新契机。而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厦门,则负有带动大都市区域经济集聚发展、引领区域社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值此背景下,“厦金合作”将拥有更广阔的腹地支撑和发展纵深,同时也应赋予更高的发展立意:不只是经济合作诉求,还应着力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多元推进。厦漳泉同城化为厦金合作提供了新的作为空间,也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以同城化理念贯穿厦金合作,推进“厦金同城化”,进而“厦漳泉金同城化”。这一新思路,对于促进海西建设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2-92
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经或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  相似文献   

8.
梁亚莉  罗钦  黄良港  赵晗 《政策》2004,(8):29-31
“三群一区”:湖北区域经济格局已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湖北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在工业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不断强化,城市和城市群日益成为全省区域经济格局的龙头和主要载体。目前,全省区域经济已初步形成“三群一区”的基本格局。“三群”即“1 8”的大武汉城市群(包  相似文献   

9.
展现我校(院)教学改革和学员风采的“七月论坛”,经过数月的酝酿和准备,于10月19日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沈阳行政学院、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开幕。定名为“七月论坛”的学员讲坛,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展示教学成果,其目的是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为沈阳市的中心工作服务。首届“七月论坛”围绕“十一五”期间如何巩固和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地位这一主题进行,共有秦文军等五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沈阳行政学院 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  相似文献   

10.
薛维海 《今日浙江》2009,(11):25-25
立足全域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目前鄞州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新城区。今后鄞州区要真正成为宁波大都市区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宁波城市国际化的引领区,要在空间上形成“一主一副四区多点”的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1.
沈阳有条韩国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吸引力,关键在于特色的定位及包装。去过大连的人,会陶醉于俄罗斯风情街的异国情调;到过武汉的人,则会流连于吉庆街上的众多美食和风趣的民俗表演。而提起沈阳,人们会马上想到那里的“北方小汉城”———西塔韩国商业街。这里有朝鲜民族的特色餐饮,有众多的民族风情休闲场所,是一座真正的“不夜城”。与当下一些城市泛滥的“文化节”、“特色周”相比,沈阳的“韩国周”无论是对外交流的规格层次,还是招商引资的规模,都是独树一帜的。而成功的沈阳“韩国周”,竟是源于一条独具特色的西塔韩国街。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大城市带是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力最具活力的区域,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以大城市带作为经济支撑点,国内大城市带及相关经济区的兴起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拥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沈阳再一次被历史推到了世界的面前。“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这是720万沈阳人在21世纪经济大变革中提出的一个战略口号,更是历史赋予沈阳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期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也是沈阳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何提升和巩固沈阳的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是“十一五”期间我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课题。沈阳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城市和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沈阳在交通、信息、人才、技术、物流等方面仍然有着中心城市的明显优势。但是,由于沈阳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总量不够大,导致经济实力不够强,在全国的名次后移,甚…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市场发育为前提 生产要素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是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主要内涵,也是封闭型的传统城市转变成开放型的现代城市的前提条件。古今中外的城市功能都可以概括为“城”与“市”的结合:“城”就是一定行政区域的防卫和治理中心,“市”则是一定经济区域的交易和集散中心;“城”的管辖范围决定于它的行政级别,“布”的规模和档次则决定于城市的经济规模、繁华程度以及其功能水平,因而大都市的首要功能特征必然是大流通和大交通构成的大市场。如果说传统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进行辩证思考,为沈阳经济区战略构想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以沈阳市为中心区,与周边七个城市形成城市带,打造现代城市经济群,带动县级城镇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而辐射东北地区及东北亚地区,这是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城市外贸出口、城市吸引外资、城市房地产业、城市旅游业和城市就业等。金融危机下中国城市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完善城市功能,适时建立一批国际化大都市;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合作,寻求区域联动;健全城市投资体制,走出“泡沫经济”的阴霾等等。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是振兴沈阳的首要任务。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沈阳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振兴沈阳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落实和深化。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是目前沈阳存在的多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是构建振兴沈阳的主题。目前对构建沈阳而言,加快经济建设,就必须以“工业年”为统领,建设新型工业城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为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迅速发展呼唤泉州建设大都市当今,城市做大做强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在珠江三角洲,随着广州撤番禺、花县建区,佛山撤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建区,且以广州为中心正在精心打造广州、佛山、东莞的“大广州圈”。作为国内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瞄准的是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正在策划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城市文化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沈阳城市文化影响力,事关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事关沈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沈阳经济的繁荣和振兴。沈阳市社区文化发展研究会通过对737份有效问卷调查与分析,并通过走访调研、文献查阅等方式,围绕沈阳城市文化影响力状况及对策,开展了专题调研,经过整理归纳形成此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