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陈赓果断地指挥着红十二师3个团,坚守阵地,顽强阻击着敌人4个团的冲击.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突破防线.只等十师、十一师和七十三师及时赶到,一鼓作气,将敌人一举全歼!  相似文献   

2.
陈赓果断地指挥着红十二师3个团,坚守阵地,顽强阻击着敌人4个团的冲击。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突破防线。只等十师、十一师和七十三师及时赶到,一鼓作气,将敌人一举全歼!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05,(5):18-21
第一次“让官”:由团长改任副团长徐海东是一员出了名的猛将,在战场上,他常常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入敌阵,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敌人见了胆战心惊。后来“徐老虎”的威名也就不胫而走。1932年2月初的一天,漫天大雪,寒风凛冽,在河南潢川县附近的豆腐店一带,红四方面军与敌人展开了恶战。敌第二师、十二师、七十五师、七十六师等部共20多个团,从河南向红军压来。当时陈赓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徐海东当时任三十六团团长。陈赓早就听说徐海东是一员猛将,特别能打仗,于是,他把徐海东团摆在敌人主攻方向。令徐海东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残酷,…  相似文献   

4.
安砂 1934年4月初,为了牵制敌人,在敌人非堡垒地区开创新苏区,红军独立七团配合红七军团的19师、21师和红九团攻打永安。红七团首先攻占安砂,扫清永安北路外围的敌人,开辟永安与中央苏区的联络点和物资运输转运站,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安砂人民建立区、乡苏维  相似文献   

5.
快 50年了 ,每当我捧起那枚金灿灿的军功章 ,抗美援朝中那段血与火的经历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1950年 11月中旬 ,我所在的华野特纵炮兵第 16团 ,随华野第 9兵团入朝参战。当时我在炮 16团警卫连一班当战士 ,我们团的代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 70 4部队。第四次战役结束后 ,部队通过休整 ,于 1951年 4月下旬进行第五次战役动员 ,要吃掉美军 2个师、李伪军 3个师。战役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撕开敌人的防线后 ,我志愿军采取了猛打、猛攻、猛穿插的战术 ,战斗进行得很顺利。敌人被我吃掉大部 ,战场上横七竖八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和丢弃的武…  相似文献   

6.
三、艰苦转战粉碎敌人第一次“清剿”一九三五年以后,杭永岩漳地区形势日益紧张起来。主力红军长征前,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向苏区进攻,但在敌后广大地区布防对付红八团的兵力比较薄弱。他们主要守卫在龙漳公路上,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红军长征以后,汀州、瑞金被敌侵占,我军在铜钵的战斗以及红九团与红八团在永定金丰会师,引起敌人很大的震惊。敌人从进占汀、瑞的兵力中,抽调了第十师、八十三师、三十六师增兵龙岩,布置对我实行“清剿”。此外,在上杭、新泉、长汀苏区有敌第三师、第九师进行“清剿”,在岩连宁苏区有敌五十二师进行“清剿”。  相似文献   

7.
郑恩喜同志是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战斗英雄,沈阳警备区后勤部原副部长,现已离休.1951年2月14日晚8点钟,郑恩喜所在的第50军150师448团2营5连,接受了攻打二圣山的任务.二圣山是汉江南岸敌人依据向我江北进攻的前进据点.在5连的左前方,伏卧着四个山头,最高的是二圣山,是敌人的主阵地.前面三个山头是二圣山前沿的火力点.郑恩喜任排长的三排是5连的尖刀排.当时5连的全体人员都集合在汉江边上,大家讨论着如何过江的办法.正在他们着急的时候,从南方  相似文献   

8.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第一纵队第二、三旅和第二纵队第十五旅两个团,在王树声率领下,先后越过平汉铁路、襄河封锁线,向鄂西北山区挺进。在南漳、襄阳、谷城地区,国民党调集第十军驻守阻截,敌整编六十六师在突围部队后穷追不舍,形势相当严峻。 7月21日9时许,南路前卫部队第二旅抵达谷城石花街西南的苍峪沟,突然遭到国民党整编第一八五师第五五三团的堵击。敌人占领山头,居高临下,与此同时,驻守石花街的敌整编第六十四师第一四五团计6个连的兵力向行进中的纵队直属部队及后卫部队三旅进攻。虽然天气炎热,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已极度疲劳,但战斗一打响,全体指战员仍是精神百倍,人人争先。先头部队的一纵二旅四团,在团长王定烈和政委杨劲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迅速抢占附近几个山头。随即部队隐蔽于山后草丛之间,休息吃饭,恢复体力。下午3时,一营、三营发起正面攻击,牵制敌人主力,二营于左侧迂回攻击敌人侧后,使敌人措手不及。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命令第四十四团配合一纵队的行动,反击扑向后卫部队的敌第一四五团,经过激战,黄昏时将敌全团击溃。此次战斗,共歼灭敌人300余人,缴获电台、机枪、迫击炮等大批物资。同时,第三旅第七、九两团阻击尾追之敌,当天敌人渡过北河逃窜,余敌藏在石花街的工事中。这  相似文献   

9.
1936年2月,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进入贵州,3日攻占黔西县城.红十五团指战员执行贺龙、肖克等军团首长的命令,开赴遵义方向,阻击凶猛扑来的蒋介石嫡系万耀煌部队.9日,红军先头部队到达石片坪冷水沟时,与敌人十三师先头部队短兵相接.因地势不利,红军退到枷担弯高坡上阻击敌人.这是红军在黔西县打得最为激烈、顽强、悲壮的一次战斗,时间持续十余个小时,红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和一批红军战士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10.
打退敌人的“秋季攻势” 我志愿军在一线的6个军(六十四、四十七、四十二、二十六、六十七、六十八)中,有4个军的阵地遭到敌人9个师的攻击。敌人最先行动的是美军第三师的两个团,在100多门火炮和60多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阵地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地段猛攻。防守夜月山的我军一个连,在我军炮火支援下与敌激战一天,工事被敌炮火全部摧毁,坚守主峰的一个排全部牺牲,  相似文献   

11.
“革命就像这大别山, 风吹不倒,地震不摇!” 1932年9月底的一天,在湖北省英山县西界岭一带,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冲杀声响成一片,山上山下,到处是硝烟。红9军第27师师长徐海东正奉命率部在这里阻击敌人,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阻击战已打了10多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敌人的兵力越来越多,已十多倍于红军,形势越来越严重。 第27师的3个团已被敌人完全分割,徐海东直接掌握的只有第79团,另两个团由师政委和副师长率领,且情况不明。当时红27师没有电话、电台,相互间联络只能靠通讯员和号兵。 “号兵,吹号同政委和副师长联系。”徐海东大声对号兵说。 号兵挺着胸,鼓足了劲,嘀嘀嗒嗒吹了一遍又一遍,但对方始终没有回音。徐海东派出去联络的人也没有找到另两个团的踪影。徐海东  相似文献   

12.
正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准备到黔东革命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10月7日,红六军团途径石阡时在甘溪与桂军发生遭遇战,红军损失严重。16日,为粉碎国民党军24个团10多天的围追堵截,红18师52团800多人,在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的率领下,奉命断后,掩护军团主力突围。红18师52团在石阡县龙塘困牛山一带与敌人发生了激战。困牛山,悬崖峭壁,山腰怪石嶙峋,是猢狲难攀之处;山下河道,水流湍急,河面均被敌人封锁。红军抢占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二年六月,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调集了六十三万人马,向我各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敌人五个师的兵力东至浙江江山、玉山,西至贵溪波阳,向赣东北苏区猛扑过来。当时福建闽北崇安、浦城、建阳、松溪地区敌人有一个师的兵力(地方军阀刘和鼎的五十六师),而我们在这个地区只有一个团的部队,对敌威胁不大。赣东北省委决定留下一个独立师配合地方游击队和农民赤卫队在苏区与敌人周旋,红十军渡过信江河直插崇安浦城地区转入敌后在外线作战,取胜后调敌离苏区,  相似文献   

14.
“王疯子”本名王近山,1915年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桃花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被迫给地主当长工。1980年3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一军第一师三团(后改为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九团长、二十八团团长,第十师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王疯子”这一称号的来历,还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那还是王近山在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当连长时。一次,在战斗的紧急关头,部队与敌人展开了肉搏。王近山虽已负伤,但他全然不顾自己的伤痛,扑上山头,抱住一个敌人从山上滚下了悬崖。崖石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父亲朱镇中,是江西省瑞金县壬田乡洗心村人,1932年参加红军,先后在红军瑞金补充师第二营和红一军团当战士。长征时父亲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第八连的一名班长。1934年12月初,红一军团第一师受命在广西全州黄沙河一带阻击敌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父亲随三团从大  相似文献   

16.
黄安之战,“王疯子”的绰号不胫而走1931年11月,秋末冬初。黄安,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召集发起黄安战役的作战会议。已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0师30团营长的王近山在坐,当时30团担任的是围点打援的总预 备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徐向前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布置任务:“第一步扫清外围敌据点,切断守敌通向宋埠、黄陂的交通线;第二步紧缩包围圈,吸打援敌;第三步总攻黄安城。”当时黄安是敌人伸进红军根据地的重要据点,虽然黄安县城附近大都已为红军控制,但敌69师却仍占据着最重要的制高点——海拔1000余米的蟑山主峰。蟑山山峰陡峭,而担负守蟑山的是新编入红11师的黄安两个独立团,团长是著名的“游击大王”赵赐吾。这种特殊的客观条件预示着这将是一场恶战。战前敌我双方互相试探对峙着。不过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将我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依仗其  相似文献   

17.
正1950年11月25日晚,抗美援朝第二战役全面打响。其中,志愿军第38军是第一线迂回部队之一,其下辖的112师、113师,成功地迂回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和北堂站等地,切断了敌人的后路。随后,向南溃逃之敌为了打开生路,拼命向112师扑来;前来接应的敌军,也疯狂杀向112师。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美军,112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激战中,由112师335团1营3连扼守的松骨峰是敌人争夺的要点。美军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和千余步兵向该阵地发起猛攻。在一片火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0月,敌人刘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围剿”越来越紧。领导上决定,在敌人新的大规模进攻之前,主动退出根据地,首先南下打到敌占区域,然后再相机西征、北上。部队火速从津市、澧州、临澧、石门等地集中到桑植一带,进行了短时休整,作好出征准备。11月19日傍晚,大军告别了创建刚满一年的根据地,开始了新的战略转移。在整个二、六军团的西征大军中,我们红六军团17师被指令为先头部队,49团作为先头团,任务是:抢渡澧水、沅江,把敌人依江筑成的双重封锁线撕开一个缺口,为全军打开进军的道路。傍晚,部队出发了,我作为师参谋长,随49团走在前面。  相似文献   

19.
正1928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之后,不仅壮大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而且也开启了他与毛泽东长达30多年并肩战斗的历史。"今后要一起战斗了"1928年7月下旬,平江起义刚获成功,即面临着敌人的重兵"围剿"。这天清晨,当平江起义领导人、时任红五军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的彭德怀正在汨罗江畔散步时,第四团党代表黄公略急匆匆地走来,说:"彭军长,省清乡督办署调集部队,组织湘鄂赣三省‘会剿’,敌人3个师10个团分三路进攻平江。你还有心思在这散步?"  相似文献   

20.
在以长矛、大刀为主要兵器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火牛陷阵不乏其例,并有过辉煌的战果。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兵器已发展到飞机大炮,红军在对敌作战中,还曾采用这种“火牛”战术。 1931年10月,贺龙指挥红三军七师和八师攻打天门岳口就是其中一例。岳口地处交通要道,经济繁荣,敌人一向用重兵把守这里,是我巩固扩大天潜苏区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一大障碍。当时,驻防岳口的有国民党41师芮其学团3个营,下设12个连,外加一个机炮连和迫击炮连及其他武装,总兵力一千多人。敌人在岳口四周布防严密。城门口碉堡林立,护城水沟内插着竹桩等物,外面围有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