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剑锋 《法制与经济》2009,(14):61-61,63
信赖保护原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首先得到发展,现在许多国家的行政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已成为国家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的应用,由于行政行为的多样性,使得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上受到了影响,本文从我国现有立法出发,阐述我国的信赖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2.
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引入到行政管理领域,对被许可人的信赖利益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无疑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一大进步。然而,由于《行政许可法》的这一规定非常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性,行政许可信赖利益的法律保护实际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完善与行政许可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法规变动是法治社会的常态。实践中法规的变动可分为四种,即新法规对旧法规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了新的规定、新法规对旧法规已有的规定作出了不同的新规定、法规规定没有变动但有权机关对法规的内容重新进行了解释、法规规定没有变动但执法机关对法规作出了不同于既往案例的新见解。这四种情形下所形成的信赖利益各有不同,保护的措施和方式也有所侧重。既可以分别采取存续保障、损失补偿或者制定过渡条款方式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也可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时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上风险利益保护的本质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其建立在风险自担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基础上,即风险利益作为投资者自担风险的一种回报,本质上属于个人财产权之范畴,理应受法律保护,且不受非法减损.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利益不仅欠缺直接立法规定,而且被侵害现象极其普遍,仅依靠信赖利益保护根本无法获得有效救济.基于此,对风险利益的保护不仅要规范立法,更要在法律规则的基础上将其上升为一项法律原则,以实现风险利益与信赖利益的并行保护;此外,根据风险利益产生渠道和风险几率的不同,应当建立风险利益分类保护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第8、69条确定的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制度是行政法上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体现。根据信赖保护原则的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撤回或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前,必须对行政许可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全面衡量,只有在不能给予被许可人存续保护时才会产生撤回或撤销行政许可的补偿和赔偿问题。从我国行政许可立法的现状来看,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制度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赖利益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法律关系中,而"信赖利益"能否作为民法保护客体,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信赖利益成为民法客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分析,将信赖利益纳入民法保护客体中,使其法律化,从而完善我国民法对信赖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信赖保护原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指导与其在本质上有一种内在的亲和性,自然也应受该原则的制约.研究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指导中的确立、运行,寻求信赖利益有效保护的途径,对行政指导的顺利实施、维护政府诚信、促进依法行政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与信赖利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政府要在全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氛围,它首先必须自己是一个信用的政府。而要使政府诚信于民,重要的是将政府的权力运行纳入法制轨道。政府诚信也因此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道义要求,更是一种具体的法律义务。《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标志着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确认,对建设诚信政府和法治政府具有深远意义。但我国对信赖利益保护制度尚缺乏足够法律构建,诚信政府的法制建设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与民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拥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在行政协议制度中引入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需要克制。以富勒与帕杜对契约利益的三分法为基础,当前行政协议审判实务所使用的“信赖利益”概念,其真正的内容对应了期待利益、返还利益和信赖利益的不同组合。信赖得到存续保护或积极保护时,“信赖利益”实际上对应的是期待利益;信赖得到财产保护或消极保护时,“信赖利益”对应的有时是期待利益,有时是“信赖利益+返还利益”,也有时是返还利益。问题的症结在于信赖与信赖利益之间被粗糙地画上了等号,解决的方案是区分行政协议领域中的信赖与信赖利益,让行政协议中的“信赖利益”与合同法上的信赖利益在概念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是平衡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的重要原则,是形式意义的行政法治走向实质意义的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信赖保护原则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拘束国家行政机关,对于稳定行政法律关系,对于建立诚信政府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对于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并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的关注点不仅在于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初步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还原了行政法其控制政府权力的目的,还来源于其第八条信赖保护原则的确立,预示着行政法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在今后的时间里,随着国家职权的转变,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国家与人民关系的变化势必在行政法上有所反映。而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许可法上的确立正是对该趋势的反映。本文试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之信赖保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勇 《行政与法》2004,(5):89-91
在行政法上确立信赖保护原则是现代行政行为理念的召唤, 是营造诚信政府、责任政府和依法行政的应然。确立有权机关保护行政相对人因信任行政主体的合法性、正当性、权威性而无过错参与其实施的授益性、合意性、指导性等行政行为所期望到的合法或合理权益,有助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是二战后首先由联邦德国提出来的,现已成为许多国家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原则的基本内涵和积极作用,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就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研究,并针对我国当前在信赖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职权的转变,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国家与人民关系的变化势必在行政法上有所反映。而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许可法上的确立正是对该趋势的反映。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纳税人的信赖利益进行法律保护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随着税收权利关系学说逐渐被税收债权关系学说替代,我国开始日益重视纳税人信赖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本文从为什么要保护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和为什么值得保护纳税人的信赖利益两个角度入手阐释了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以期对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私法上的信赖保护分为积极的信赖保护与消极的信赖保护,从积极的信赖保护来考量,信赖保护成为一种因法律行为而生的责任之外并对其有补充作用的独立的责任基础。信赖保护原则发挥了一般法律原则应有的立法和司法上的功能,具备了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普遍性,应当成为私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从禽流感补偿角度讨论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分析了在行政许可领域确立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廉大伟 《法制与社会》2010,(28):178-178
信赖保护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诚实守信,保持行政行为的相对稳定,给人们以明确的预期。在我国《行政许可法》中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不仅有利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更有利于社会成员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政府的信赖,促使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长期以来法治进程的滞后使得在理论上对信赖保护原则鲜有研究。随着《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规范的颁布施行,信赖保护在我国已纳入了法治轨道。成效值得肯定,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行政许可、行政指导等方面。因此,我们应在加强与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把信赖保护的适用范围从行政许可扩展到行政指导等更广泛的领域中,以期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信赖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赖与信赖利益考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信赖是当事人相信要约或合同而为签订合同所导致的财产减少和与他人订约机会的丧失,信赖利益是对合同或要约赋予了信赖一方当事人所故有的,因信赖可能或已经受到损失的利益,对信赖利益的救济包括期待利益损害赔偿和信赖损害赔偿两种手段,且对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不应以期待利益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