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城市,青少年犯罪早已成为社会学的专题。很多专家已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建立了理论基础。远的不说,较近期的就有Robert K.Merton(1938)的“AnomieTheory”(失范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原因是由于社会认可的个人成就与给予个人成功的机会不相称所致。由于有一部分人没有机会以合法手段来取得成就(如财富、名誉等),他们便要用不合法手段来争取。Edwin H.Sutherland(1955)则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青  相似文献   

2.
今日香港     
一、“自由港”概貌 在祖国的南海水域、珠江口的东侧,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它同九龙半岛隔海相望,中间是最狭处不到两公里、长约十来公里的海峡。这海峡的两端有天然出、入口,东面的叫“鲤鱼门”,西面的叫“汲水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的犯罪成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它以特有的社会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有许多原因与对策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笔者根据最近两次赴南通市某县进行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所得的资料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青少年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高低对青少年犯罪率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抓好文化科学  相似文献   

4.
文身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身 (tattooing)不光是一种普通的现象 ,它还与青少年犯罪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从文身的起源、文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什么人文身的比例最大来说明文身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在发现子女有文身情况后 ,家长如何教育子女以防止他们进一步发展到犯罪的地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亲子分离式的劳动力迁移,并在迁出地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照顾和监控,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的学习表现、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都要差于其他青少年,进而使得他们有更高的犯罪倾向。来自65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很好地支持了以上假说。工具变量方法估计显示,人口迁出显著增加了迁出地的青少年犯罪,人口迁出率每增加1%,迁出地青少年犯罪数将增加8.6个百分点左右,青少年犯罪率将增长7.8个百分点左右。回归分解发现,人口迁出率也是扩大各地级市青少年犯罪差异的因素,其中,人口迁出率对青少年犯罪数差异的贡献率达13.93%,对青少年犯罪率差异的贡献率为9.52%。因此,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可能需要深化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家庭的整体迁移。  相似文献   

6.
自我控制、价值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价值观、自我控制能力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在价值观的接受权威维度,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青少年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在平等主义维度则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不良交往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这必须是正常交往。青少年由于其身心特点很容易发生不良交往 ,而不良交往往往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不良交往 ,不良交往的特点、原因、危害及预防 ,从而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模仿性最强的时斯,最容易和最喜欢模仿别人。有的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无日不在模仿之中,尤以儿童时代,为人类模仿的中心时期。”青少年的模仿心理,是身心发展的正常现象,如果引导和发挥得好,可以较快地学习、模仿和掌握很多新知识。但是,青少年的这个心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那么,就容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題。人们往往譴责犯罪分子“沒有人性”、“兽性发作”。人为什么“沒有人性”了呢?“兽性”为什么能在人身上“发作”?犯罪和“人性”、“兽性”有什么关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犯罪无非是统治阶级在法律上认定的人的一种行为,青少年是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就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那部分犯罪。因此,本文试以人为出发点,对犯罪和青少年犯罪作些初步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自去年八月贯彻《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的决定》以来,在市委和各级有关党委领导下,把团伙犯罪列为打击的重点对象,并坚决执行“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摧毁了近千个刑事犯罪团伙和一大批团伙犯罪分子。从已捕判的团伙犯罪分子的情况来看,约占三分之二的案件(包括绝大多数的大案,要案)系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世界工业强国之一的苏联,青少年犯罪问题也相当严重。本文就苏联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及其对策问题作一评述。一、历史与现状从历史的回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十月革命至今的六十多年过程中,苏联青少年犯罪大致可分两个大的高峰阶段:1917年至1925年时期,即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年代;1958年至现在,即大致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时代。第一个大的高峰的出现,有着其明显的国际国内的历史原因,也是沙俄时代青少年犯罪的延续和发展。列宁称之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沙皇俄国,政治上极为反动,对外侵略扩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以来,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但青少年犯罪却出现两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一是刑事罪犯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二是青少年罪犯中少年犯所占比例明显上升。1986年与1984年对比,广东省法院判处的青少年犯在刑事罪犯中所占比例增长了7.1%;少年犯在青少年犯中所占比例增长了4.6%。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建国以来两次人口出生高峰使近几年青少年人口激增。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与青少年犯罪防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梅 《青年研究》2005,12(4):24-31
恢复性司法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实现修复正义”和“重塑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青少年犯罪防控模式。本文就我国在青少年犯罪防控中探索恢复性司法模式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末,由共青团长沙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公安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物资局、长沙火柴厂、湖南开关厂、新生水泥厂、长沙监獄等8个單位团组织参加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为期四十多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題已日趋严重,它突出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一个侧面。青少年犯罪有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中的青少年在当今人类所遇到的诸多社会文化问题中,有些问题因特别具有挑战性而引人注目。以下讨论的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几个问题。一、文化断裂在某些社会中,尤其是在不发达社会中,正如在现代社会里的某些次文化中一样,儿童与青少年所要完成的任务为他们长大以后的作用准备了具体条件。在较复杂的文化中,各个年龄阶段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连续的,就是说,对早期作用和后期作用的期待是矛盾的。例如,儿童或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以后,变得服从,性别角色不明显,没有责任感,而长大以后,又希望他们与此相反。为了实现这种急剧的转折,就必须使青年人高度社会化”。再举一个例子,尽管我们的城市工业社会有复杂的职业网络,但  相似文献   

16.
今日美国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率逐年增长,犯罪手段也越来越残忍,恶性案件直线上升,已成为广大公众极为担忧的社会问题。据美国联帮调查局统计:从1983年到1987年,虽18岁以下的青少年总人口减少了2%,但他们中因违法乱纪而被逮捕的人数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中犯杀人罪的增长了22.2%;犯恶性伤害罪的增长了18.6%;犯强奸罪的增长了14.6%。在这些数字后面隐藏的是一起起骇人听闻、惨不忍睹的血案: 1988年9月,在休斯敦,一个15岁的男孩奸污并杀害了一位66岁的老妪,尔后又将受害者家中抢劫一空;1988年4月,在马萨诸塞的斯普林菲尔德,一个13岁的女孩在公园散步时,遭到5个男孩(最大的不超过16岁)的袭击,幸亏有人闻声及时赶来,才使小女孩幸免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者论青少年、青少年文化和青少年研究吴小英编译一、变迁中的青少年与青少年研究青春期作为等待、发展、成熟并完成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一个时期,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肯定是一个延长了的生命阶段。在养育孩子实践中所遭受的各种社会压力和变迁似乎决定了生命中儿童时...  相似文献   

18.
朱诚亮 《学理论》2009,(31):140-14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对策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要遏制住青少年犯罪蔓延扩展的趋势,必须形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立体网络,建立预防为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屏障。  相似文献   

19.
一、香港的自杀情况 自杀率以10万人为基数,以香港1971年的自杀率9.6为例,即平均该年每10万人中,有9.6人自杀致死(见附表)。在过去二十年来,自杀率曾有一些波动,而二十年的平均自杀率为11.3。在二十年里,以1982至1984间的自杀率稍为偏低,在1976年至1980年间的自杀率为高。附表亦显示在这二十年间,个别年龄组别的自杀率的升降与所有年龄平均趣向甚为相似。普遍来说,1976至1980年间的自杀率较高,在年长的年龄组别中更为明显。在自杀率与性别的分析显示,男女性自杀率比例为1.3比1,比起很多的西方国家如美加地区等,其自杀率介于11至12之间,以日本和新加坡两亚洲国家作参考,其自杀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青少年犯罪与防治对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比较 ,概括了两岸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特征 ,同时指出了其中的差异 ,归纳了两岸防治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