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小镇建设是拉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新动能.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着贪多求大、人为造镇、新瓶装旧酒、搞房地产开发、忽视文化建设、急于求成、过度举债、破坏生态环境等倾向.扎实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采取特色产业建镇、突出特色文化根脉、注重生态建设、集聚人才、多元投融资、加强监管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桂林市一批特色旅游小镇正在逐步形成。培育特色小镇是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研究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程中特色小镇培育模式、培育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对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乡村振兴的特色小镇建设探析 ——以黄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小镇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发挥着独特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元素引入、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挖掘乡村特色资源、融合城市功能与乡村功能、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等新载体。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特色小镇建设对黄山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剖析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黄山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效与问题,提出了以乡村振兴促进黄山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特色小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布局、特色产业、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下足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山西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滞后、特色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重开发轻保护...  相似文献   

5.
特色小镇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是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特色小镇具有五大特征和六种形态,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创意供给是特色小镇得以脱颖而出的条件。特色小镇形成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区域集体竞争力;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能够影响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培育特色小镇,应坚持政府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以项目为抓手,分批、分类、分级实施。  相似文献   

6.
曹海林  何经纬 《求实》2024,(2):96-108+112
精准扶贫时期,在产业扶贫政策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兴起特色小镇建设热潮。随着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这些特色小镇的角色能否从帮“扶贫”转向助“振兴”,关系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调研来看,大多数特色小镇在脱贫攻坚结束后并未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其长期依赖外部扶持,自身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未能真正融入乡土社会,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要求。陕西省石泉县“金蚕小镇”的实践经验表明,赋能型增长与嵌入式发展能够有效应对当前脱贫地区特色小镇面临的“只能帮扶贫,难以助振兴”的发展困境。其中,赋能型增长主要通过对特色小镇的制度、经济、服务、人才方面进行赋能,为其从帮“扶贫”转向助“振兴”奠定基础;嵌入式发展则为特色小镇参与主体、产业协同、文化创新、数字技术等融入乡村社会建立起沟通桥梁,为其从帮“扶贫”转向助“振兴”提供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政策创新在扩散过程中可能发生内容变化,然而,已有研究往往将其视为扩散中的“噪音”或“例外”,“再发明”议题的重要性和在单一制国家检视理论的必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基于此,从内部资源、外部压力、府际互动三个维度构建起中国省级政府政策再发明的理论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特色小镇扩散的25个省份案例进行组态分析发现,因地制宜的灵活创新和千篇一律的趋同复制并存于中国的政策扩散实践之中,要素支持下的竞逐型、问题导向下的探索型、财政激励下的回应型等再发明路径解释了地方政府进行增量创新的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成功经验如以单一文化主题为核心打造小镇、文化产业推动城镇化的最终落脚点是人、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是小镇发展的关键、产业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等。启示如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是基础、需要形成产业链促进集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落后地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以引导为主、文化小镇建设可以避免城镇化变为房地产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以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建设,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当前特色小镇的产业生态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路径演变,即生产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生产、商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织与互动,柔性需求引致的产业交叉共生网络,以及产业、自然、社会、政务生态系统的区域耦合。通过对嘉兴特色小镇的调查发现,产业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是产业生态系统的“融合”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加快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双链整合,弥补社区角色缺位引发的“空镇”现象,建设高凝聚与粘合能力的新型文化共同体,强化政务服务和政策供给的有效导入等。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创新的根和魂,也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品质的保证。浙江省探索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安徽对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没有专门文件,正在探索与实践中。本文基于安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从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考核体系、创新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效运营机制、打造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分层挖掘与整理示范标杆、完善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配套服务设施、强化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支撑等等不同维度、多层次探索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引导区和孵化器,促进安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把握高校开学、毕业典礼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聚焦点,是促进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CNKI历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定量分析,以及对具体研究内容的定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国内高校开学、毕业典礼的研究经历了由起初对开学毕业典礼的直观感受和反思的简单记录,到从多学科视角出发体系化的探讨其教育价值、不足及对策、国际经验等问题的发展历程。三十余年来,学者们聚焦高校开学毕业典礼的教育价值、现存问题及对策、国际经验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开学毕业典礼的教育价值、国外启示等方面形成共识,但还存在研究成果数量有限、重难点不突出、研究方法较传统等问题。未来还需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加强高校开学毕业典礼问题的学理支撑研究,重视开学毕业典礼的价值引领研究,推进其特色化体系构建研究,以不断提升其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3.
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是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接的区域社会发展模式,是国家在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模式方面的重要探索。国家治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立足于历史经验、本土实践和社会事实,讨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是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新时期,不可回避的社会公众议题。在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在国家治理层面,充分引入市场和民众两个主体,实现治理体系多元化,对于完善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探索城镇化的中国道路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建立中国话语体系都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简明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十七大以后,很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论证了这个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特色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会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在国际国内发展双重压力的现实需求下,县城成为新时代中国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钥匙.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引入"适配性"概念,构建了"政策工具——政策建设场域——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对60份中央和省级县城城镇化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县城城镇化建设正处于...  相似文献   

16.
加快沿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对促进兴边富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者耦合协调等级进入中级协调阶段,但乡村振兴滞后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金融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对推进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察新型城镇化有许多不同的学科视角和理论方法。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新型城镇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权力的空间重组。在城乡社区的空间权力关系上,追求城乡平等发展权;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层级关系上,尊重地方的自主发展权;在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上,实现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良性互动,维护公民权;在全球化霸权与民族国家主权的权力关系上,提升城市竞争优势,争取城市发展的话语权。城镇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适时转变和不断优化,以及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及其与空间的良性互动。传统城镇化的突出问题正是表现在政府职能定位的错乱和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失当,包括政府职能的“越位”与“越权”、“缺位”与“失权”、“错位”与“乱权”。新型城镇化依托顶层设计,合理分权,构建府际政策协调机制;利用市场力量,简政放权,建构政府与市场合力机制,构建官方一民间合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还权于民,建构官民合作机制;提升城市竞争优势,争取话语权,构筑国际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创新融资模式是当前兵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在深入剖析兵团城镇化建设传统融资模式的困境及成因并全面解读PPP模式的特征、具体类型以及基本融资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城镇格局、行业属性、项目形态以及阶段特征四个维度探究了适合现阶段兵团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最后,针对当前兵团推进PPP模式的阻碍因素,从法律完善、市场经营、财政监督、风险防范、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剑伟 《求实》2016,(5):54-6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出现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城镇化不完全性等问题。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有关部门没能认清城镇化的本质,只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评价。因此,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基于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一套完整和可操作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当前,哈尔滨市村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治理方面存在“政治引领能力弱化,治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制度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升”“激励保障体系不完善,治理内生动力亟待增强”“后备党员人才匮乏,治理干部储备亟待增加”等问题。创新优化“选培育”机制,提高治理素质能力;健全制度化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机制,激发治理内生动力;建立后备干部“选训”机制,增加乡村治理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