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解决是应对国际能源冲突的根本原则,谈判、调查、斡旋、调停、和解、仲裁、法院裁决是其主要方法,《世界贸易组织法》《能源宪章条约》等国际法,欧洲能源宪章、国际法院等国际组织,以及冲突应对惯例等构成的国际制度是其主要工具。乌克兰危机中,俄欧四大能源矛盾上升,俄欧通过启动能源危机预警机制、国际规则等能源冲突应对机制、能源多元化机制,阻止了双边能源关系的恶化,但其效用受国际格局、俄欧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压力等因素制约。俄欧应增强战略互信,提高危机预警水平,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应对措施执行力,妥善处理第三方因素、尤其是协调俄乌欧与俄美欧三边关系等方面,完善冲突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宪举 《人民论坛》2014,(10):53-54
<正>乌克兰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将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2013年11月下旬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已经历两个阶段——乌克兰政治反对派在美欧支持下通过暴力等手段攫取了政权,以及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决加入了俄罗斯联邦。这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乌之间最严重的一次冲突,也是20多年来俄同美欧之间又一次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其后果对于乌克兰、俄乌关系、俄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决意利用乌克兰危机继续打压和削弱俄罗斯,把俄在欧洲的战略空间挤压到最小程度,使苏联解体23年后俄在地缘政治上再受重创乌克兰局势随着乌东部冲突持续和马航MH17客机在顿涅茨克上空坠毁而急剧升温。乌东部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美国对俄制裁进入一个新阶段,俄的应对和反弹也更加激烈。美国很多媒体把普京称为"独裁者"和"专制者",竭尽"妖魔化"之能事。华盛顿认为,普京总统处处与美作对,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麻烦制造者"。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普京继续执政,美就不会与俄改善关系。华盛顿的目的是要通过制裁给普京制  相似文献   

4.
吴贺  陈晓律 《探索与争鸣》2022,(9):122-135+179
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认识俄乌冲突的根源,需要从俄罗斯当今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入手,借助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挖掘俄罗斯经济问题的起源。在认知俄罗斯经济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下存在着源自地理的固有劣势。随着世界地缘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劣势遭到放大,导致俄罗斯在现代金融、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于被固定在“世界体系”外围位置上。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了依靠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从而改善经济地理条件的路径依赖。当代俄罗斯也曾试图改善经济结构,以独联体为核心打造欧亚联盟来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欧美对乌克兰事务的深度介入使得俄罗斯的地缘经济布局被一再打破。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能够转变以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的旧有思路,则以和平方式破解困局的契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问题展开武装冲突,冲突虽然得到暂时平息,但其对国际局势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的强硬举动,冲击了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格局,延缓了北约东扩的步伐,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冲突使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俄美关系趋于冷淡,但不至于走向对抗;俄欧关系在合作中发展,但不意味着进入蜜月期;美欧围绕格鲁吉亚问题也出现分歧,但双边关系总的格局没有改变.俄格冲突还使独联体地区形式愈加复杂化,独联体分裂与凝聚力加强的两种趋势并存.另外,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举动,也加剧了世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徐康宁 《群众》2015,(1):19-20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2014年无疑是多事之秋年份。马航事件,全球航空业为之紧张;乌克兰危机,引发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国际油价暴跌,几多国家落入“油价陷阱”,经济前景难以捉摸。全球经济几乎是在悬念和猜想中送走2014年,迎来同样充满不确定性的2015年。  相似文献   

7.
当今国际军事安全形势正处于冷战后的最严峻时刻,冷战思维回潮,大国间互信降低,军备竞赛加剧,北约全球化等一些重大问题,都导致一系列矛盾的升级和冲突烈度的加剧,也给未来增添太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冷战与热战交织的俄乌冲突诱发出一系列问题,已经并还将释放出巨大冲击力,对当下和未来国际军事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防止大国冲突特别是核战争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一个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年初,台湾统计主管机构曾豪言全年经济增长“保4争5”,但受全球经济下滑、疫情蔓延、地缘政治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经济预期一再下调,结果无力“保3”。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台湾经济势必遭受更大冲击,民进党执政面临更多压力,直接影响2024年选举走向。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台湾难以独善其身受中美博弈、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及其诱发的全球粮食、能源危机、通胀飙升、债务收紧以及气候紧急状况等因素交织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遭受冲击。  相似文献   

9.
最近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美欧高举制裁“大棒”,俄罗斯则强硬面对,国际制裁这一行为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国际关系产生之日起,国际制裁就已存在,并往往被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一方所采用。它泛指实施方采取除武力方式以外的政治、外交、经济、金融以及技术等其他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月报     
《小康》2006,(2)
国际俄乌天然气价格之争白热化2005年12月,乌克兰和俄罗斯关于2006年的天然气供气价格和过境费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俄自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对乌“断气”,一些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也受到影响。而在乌前总统库奇马执政期间,两国关系密切,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享受每千立方米每百公里1.09美元的优惠过境费率,俄则以每千立方米50美元低价向乌供应天然气。2006年1月3日,双方经紧急谈判确定,俄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将俄天然气出售给中介公司,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几个国家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出售给乌克…  相似文献   

11.
高华 《思想工作》2005,(1):42-43
2004年欧洲与美国、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三角关系呈现出欧美关系复杂化、欧俄关系缓和化、俄美关系明和暗斗的特点。它折射出当今国际关系中多极与单极、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反复较量。欧美关系复杂化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一度使欧美关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一年多来,双方都在尽力修补因战争而加深的裂痕。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去了白宫,欧美共同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八国峰会声明帮助中东推行民主,北约接受了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布什第二任期当选的贺电中希望加强“法美友谊”。所以,尽管2004年的美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广日 《思想工作》2007,(3):38-39
从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断气”到2006年年底阿塞拜疆宣布2007年不再从俄进口天然气,从2007年1月1日拉脱维亚购买俄天然气的价格披提高50%到最近俄罗斯、自俄罗斯之间的油气争端,委内瑞拉石油国有化,这都使“能源之争”成为过去一年和2007年中不可忽视的主题。“能源之争”背后,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的萎缩趋势,是能源尤其是石油作为各国经济的“血液”重要性的表现。近来,因能源之争引发的大国暗中对抗、全球性小规模冲突的新图景正在形成。对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正在塑造着新的战略联盟,而旧有力量也将被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3.
新全球化时代的俄美能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俄美能源关系的聚合张弛,既取决于生产国与消费国利益如何平衡,更取决于两国战略利益是交融还是离析等互动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决定了俄美在能源领域必须寻求合作,但由于两国的能源战略各异、能源越来越浓的政治化色彩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持续变动.将使俄美能源关系长期处于竞争与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联 《人民论坛》2014,(10):50-52
<正>乌克兰局势反映美俄各自的战略企图,显示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同时又带有明显的旧时代印记乌克兰局势的一波三折,看似为内部两派政治力量的角力,实则源自美欧、俄罗斯等外部势力的拉锯,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未来会否如俄罗斯《观点报》3月2日所发文章标题预期的"普京出兵乌克兰将终结后苏联时代和单极世界"那样,当前的国际政治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纵然乌克兰局势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未来如何发展也尚存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独特的区位特征和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战略选择呈现周期性东西方摇摆。基于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历史上曾长期实行坚定的西化战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西部的地缘政治空间不断被美欧挤压;当前,在西方制裁下,其国内经济也陷入困顿。而东亚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俄罗斯的战略突围提供了腾挪空间。但俄罗斯的战略东移并不意味着其偏向中国,也没有显示其放弃西方。中俄结伴的首要动因是当前的共同战略利益。故而,俄罗斯战略选择的东西向摇摆既不是"简谐运动",也不是"平面单摆",而是具有定向性和球面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经济增长、衰退与复苏的基本情况1998年危机后,俄罗斯经济从1999年开始恢复增长,历经10年,其中2007年更是一个高峰年,经济增长达8.1%。此间俄经济恢复,居民收入提高,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学者认为美国“重返”①亚太的动因主要有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遏制中国、保持经济领导地位、平衡亚太力量对比、履行对盟友责任、在亚太保持主导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与旧的世界秩序,而对新兴国家进行的围堵.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重返”亚太触犯了俄罗斯利益,对俄美关系、中美关系都有损害,加深俄美、俄中之间的“战略互疑”,使亚太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为应对美国攻势,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加强与中国等亚太新兴国家的战略协作,以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来,乌克兰局势动荡以及俄、乌关系严重恶化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事态发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俄、乌反目有着深刻的根源。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变成了主权独立国家,与此同时,两国间也出现了一些悬而未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黑海舰队、克里米亚归属、1932~1933年大饥荒死难者问题等,这些问题困扰、制约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俄乌冲突对美国各界的对台政策认知形成了重大冲击,对台政策辩论日益呈现“乌克兰化”的危险趋势,这为美国政府趁势推动对台政策的“乌克兰化”提供了某种契机。为了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台海危机,美国对台政策的新动向包括:加速迈向战略与战术双重清晰、更重视助台打造“非对称战力”与提升美台军事安全合作、持续深化与盟友伙伴国家的对台政策协调。美国将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其对台政策,短期内势必对台海局势、中美关系以及亚太国际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1913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那一年,也是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经济水平最高的一年,俄罗斯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10.8%。俄、美差距为1比9.26。 《资料来源: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 1986年,即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46%。苏、美差距缩小为1比2.17。(资料来源:美国中央情报局《1988年经济统计手册》) 199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俄罗斯为6460美元,美国为29605美元。俄、美差距扩大为1比4.58。《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