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云南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积极...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美丽郑州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担当作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文化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成层面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基因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时代体现;从理论内涵上,是有机统一性、和谐共生性、生态价值性内在统一。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现代化格局,努力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就理应是落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这既是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传承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表达,更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绿色发展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要从现实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道路必要性,同时从地方党政的环保督察意识、客观的绿色发展考核指标、工业环保技术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新业态这四个方面为现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的广博胸襟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政治经济学的“红绿”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命题与新发展道路相结合,实现了从此前承袭西方绿色话语“跟着讲”发展到如今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接着讲”和结合当代中国实践语境“自己讲”。作为原创性思想与变革性实践的有机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系统思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统筹城乡区域陆海关系的空间环境正义以及洞悉全球生态危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生性向度,为破解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寻求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武器与制胜法宝。在以统筹共治为核心的治理逻辑牵引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治理的辩证关系,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总结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经验并反思西方现代化生态弊端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抉择。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体现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创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作出有力擘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必然逻辑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引领所作出的科学研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坚定政治立场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以系统整体观念统筹人类社会诸要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形成总体性视域。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志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标定了可持续发展方向,其必须从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方式和严格制度法治三个维度建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民对美好生存环境的期盼形成的一种新的绿色发展模式,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难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金钥匙"。绿色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懈追求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绿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历了孕育萌芽、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当前,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部分群众对于自然界基础性地位及必要性作用的认识偏差、粗放型发展方式与绿色发展方式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转化未能充分实现效能最大化等挑战。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治理水平、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全球治理,多维度合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社会剧烈变迁过程,数百年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创造了非凡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在人与自然之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物质变换裂缝”。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大潮中,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生态环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与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渐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前所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与本质要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必须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基本思路;必须以“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为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双柏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双柏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加快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品牌,走岀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脱贫攻坚“高水平”合融共生、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已然成为了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瓶颈。为了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在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有序社会。两者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关系、本国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云南是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社会则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生态良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云南藏区要坚持走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挑战和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要明确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尺度。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关注民生,才能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使生态文明建设利民富民。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应对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发展目标及重大原则,其中专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我们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科学态度、长远眼光坚决保护好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筑牢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立足民生需求,聚焦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进一步的调研成果,助力保山践行“两山”理念,维护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和国家核心自然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思想、自然生产力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当前我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