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的日益严重,成为当前政府信誉下降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因素源于行政中的自娱自乐、自我服务,管理中的私利膨胀,行政的目无法纪,行使行政权力的任性,监管职能的缺失,行政执行中的欺上瞒下,以及神秘行政等。因此,破解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高度关注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诚信的缺失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瓶颈性问题。本文基于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2019)》(CSMR)的民调数据,揭示了受访民众对政府官员及办事人员信任程度不高的现象,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北京市2019年推出的"接诉即办"改革,探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重构民众政治信任差序格局的优化路径与策略举措。新时代加快政府治理思维转变,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对于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8)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偶发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从而折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政府公信力的考量维度不一。根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政府公信力包括公共政策公信力、政府廉洁公信力、政府诚信公信力和政治控制公信力,并分析它们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据此提出完善公共政策过程、全面惩治腐败、完善行政问责制和健全管理机制四条政策建议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地方政府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生命线,体现的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主观评价。公共危机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危机管理理念、危机管理法制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及地方政府公务员素质和民众参与意识等方面积极提高以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支柱,是地方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社会和谐的重保障。而实践中依然存在地方政府以民为本行政理念缺乏、行政行为不规范、价值取向有时背离公共利益等现象,究其原因主是受历史文化因素及政府自身因素的影响。公共治理视域下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提高政策可信度;规范地方政府治理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引导社会组织合理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热度持续升温,由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各种制度的缺失,给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度,对于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以及各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河北A县近期发生的典型个案,对A县政府信任危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A县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现状和原因得出了解决A县政府信任危机的基本策略,为A县政府乃至其他地方政府建立公信力政府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的法治公信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公信度。服务型政府要提高服务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同样,法治政府也要提高法治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一、政府法治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一)人治政府让公信力缺失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反映了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现象,政府行为外部性与地方政府不作为有直接的关系。制度真空导致的地方政府失位、错位、越位,使得政府不作为现象愈发显现出来。要从政府行为外部性入手,加强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政府内外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政府声誉、政府执行力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均形成不良影响,而其根源主要是由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综合所致。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构以及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互动,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风蚀机理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静 《求实》2004,(6):76-79
政府信用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和最大的经济损失 ,难以克服的信用能力限制与“全能政府”冲突必然导致政府陷入信用危机的困境 ;地方政府规制无度 ,破坏了政党的理性预期 ,必然使人们丧失对公共政策的信任 ;绩效管理的陷阱、责任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妨碍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的又一障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 ,应把加强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 ,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对政府公信力案例分类研究时发现,公民权利保障与政府公信力有密切关系。依据人权三个层面内容所揭示的公信力弱化的规律,探讨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的机制,能够解释政府公信力弱化之根源和机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近20年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我国各类政府公信力案件的发生及在媒体上的传播,加速了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问题的关注。从2006年"政府公信力"概念首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当前,一些政府自身的公信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前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提出构建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途径来增强领导干部树立信用意识。构建政府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政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我国进入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防控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群体性事件频发与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直接相关,所以,重塑政府公信力是化解城乡群体性事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公信力是政府取信于社会公众的能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如果政府不能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就会容易失去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失去信用,损害其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执政地位。近年来政府公信力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这其中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不足是许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又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增减。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推行阳光行政,促进廉洁政府建设;积极搭建互动平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自身的信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和公共管理的效能。政府信用缺失现象凸显,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理念、体制、利益和行为因素几个方面。建设我国诚信政府,必须推进服务行政、公开行政、责任行政、依法行政和有限行政。  相似文献   

17.
对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思考——以扬州卖地事件为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提高政府诚信度的重要保证。然而。扬州市政府却因扬州卖地事件损害了自己的公信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缺乏以民为本的理念。依法行政的观念淡薄,科学发展的意识欠缺。因此,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行政理念,大力推进政府法治化进程,建立政府诚信监督机制及民众与政府良性互动机制,完善政府诚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如  曹源 《唯实》2010,(3):74-77
组织信息的封闭性、法律制度的缺失、政府的全面渗透以及社会的消极影响,是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弱化的因素。应从慈善组织的规范性与专业化,政府扶持的外部性与法制化,社会引导的开放性与社会化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8)
在近年来我国高频率发生的环境利益冲突事件中,民众往往将抱怨及抗议的矛头指向地方政府。迫于公众压力,地方政府对相关的建设项目大多采取匆忙宣布永久性停建的方式以求平息争端。这不仅造成项目本身巨大的沉没成本,也带来经济、政治等多层次的社会成本,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环境利益矛盾中官民对立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经济、政治关系以及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弊端。构建政府公信力,需要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努力追求公共决策过程的"群众认同",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维护环保法规的尊严,正向回应社会期待。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信力与群众工作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成预防和治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子.政府公信力事关稳定大局,做好群众工作,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让底层民众重拾信心,恢复社会信任感,这是政府合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基础.从治本与治标两个层面治理群体性事件,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