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依据调查数据论述了目前近郊青少年(以下简称"青少年")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和教育接受者三个纬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都市里青年的异性交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四类情感的出现和流行是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情感的大讨论.本文首先从人际交往视角分析了第四类情感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异性交往模式,它满足了现代青年对情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接着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分析了第四类情感的易感人群;最后分析了第四类情感的影响一方面第四类情感对人们的恋爱、婚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作用,但另一方面第四类情感对人们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家庭矛盾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性吏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功能:(1)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感的发展;(2)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3)有助于增进友谊,并为日后获得成熟爱情积累经验。同时,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并且,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教育误区,主要表现为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当前,有关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正确对待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教育构想,缺乏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专门、科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人活在世上,就注定必然和人打交道,包括与异性交往相处。与异性交往是一门艺术,颇有讲究。无论是在普通职场,还是在党政部门,都必须遵循与异性交往的基本规律,以恰切为度,处好关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因素影响下,中国家庭的结构、规模、功能呈现弱化趋势,而结婚之前的青年异性交往则呈现自由化、公开化、普遍化倾向。根据2013年对江苏N大学完成的恋爱与婚姻家庭观问卷调查而形成的"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的数据,对其进行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以江苏N大学为例,"90后"大学生的交往观念向"开放型"深化;在大学生是否接受婚前性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以及家庭特征的核心家庭因素、城乡户籍因素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交往,顺利实现社会化,本文在对河北省各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交往所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有效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 ,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 ,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 ,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 ,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 ,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 ,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 ,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 ,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 ,或者…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的性问题与我国的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滞后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探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情况后,针对现实提出促进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化性角色教育、突出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等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阿巴多"是哈尼族奕车支系青年人的一种聚会交友活动。青年异性配对成双,以酒会友,以歌达意,其目的却并不仅仅在于交友或恋爱。从活动的内容、意义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来看,"阿巴多"是一次培养青年人性观念、生存理念和生活智慧的青春期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青年人不仅获得了应对未来生活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技能,而且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其本身成为构建和巩固整个奕车社会关系网络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0.
谢青 《岭南学刊》2009,(4):125-128
领导干部在涉外交往中的言谈举止并不只是一己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形象的大问题。概括而言,领导干部当前在涉外交往中的形象欠佳及其原因主要是:文化观念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礼仪意识淡薄引起的形象受损,表达方式欠妥导致的交往失利。  相似文献   

11.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论国家统一前的两岸交往秩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国家与社会二元论的框架下,从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两个维度,对国家统一前的两岸交往秩序进行了综合考察.在外部秩序方面,检讨了立法与事务性商谈两种方式在建构两岸交往秩序中的成效,分析了其局限性产生的原因;在内部秩序方面,探讨了因双向需求、两岸居民的理性趋避、公权力机关的个案裁量以及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引起的两岸交往自发秩序情形,指出了在两岸官方政治歧见日深、互信严重不足的现状下,自发秩序对稳定两岸民间交往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大学生性别交往的教育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张革华 《前沿》2006,(8):46-48
本文从性别交往理论出发,指出树立健康的性别交往观念、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异性、从容应对两性差异是青年期发展的重要课题,是青年社会化和应对今后婚恋经历的必要素质。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性别交往的目标体系,并列举了学校思想教育应该采取的几项相应措施,试图使教育者能够从深层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交往行为、婚恋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年男女的恋爱交往不尽如人意,导致恋爱关系难以建立、恋爱关系破裂或双方矛盾重重.我们通过个案研究发现,这种恋爱交往的困惑和个体成长的家庭养育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包括亲子依恋、教养方式、童年早期经验等.所以,家庭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温暖健康的家庭氛围,重视父亲的作用,建立起孩子对父母平衡的依恋关系,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指在全部历史发展进程和整个社会结构中决定民族矛盾得以产生、发展的最深层的"终极原因",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之中,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之中.民族矛盾的一般原因,是指各种各样民族矛盾所共有的原因,包括民族差异、民族交往、民族利益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出发,采用史料分析与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手段,对我国西南地区苗族文化的同一性和相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实质以及价值所在,从整体上对把握族群文化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研究表明青春期的抑郁存在两性差异。在13岁左右,女生会比男生更多地倾向于抑郁。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几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红 《长白学刊》2005,1(5):57-59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交往范畴是在与生产、实践、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王昕 《传承》2011,(18):74-75
交往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理论为人类理性所反思,并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是现代的事情。在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的交往异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劳动异化观为分析视域,以对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9.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促进世界和谐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由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诊断把脉而提出了其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由交往行为、交往行为合理性、生活世界等主要范畴构成.它具有调和、乌托邦的性质,但对于我们处理国际事务和促进世界和谐亦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民族问题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交往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力求发现影响维汉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这不仅能巩固和增进民族团结,而且对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