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是革命老区,又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困难群体面较大,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十分繁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黄山市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重点救助制度,启动住房、教育、法律、就业等专项救助和慈善等社会帮扶救助,仅2005年就有10万多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活动,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开展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保障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高质量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各级党政组织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民生工作来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朱辉 《中国民政》2012,(3):61-61
山东省禹城市四项举措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一是低保核查力度空前。市纪委、监察局和民政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城乡低保评议、调查、公示、审批等环节进行参与和监督。二是慈善助医创新实施。对因患重大疾病无法正常生活的城乡困难家庭,经个人申请、乡镇审核、驻地公示、民政调查、集中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医疗费用情况给予不同额度的救助。三是医疗救助规范完善。启动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6.
关心困难群体,改善民生,一直是各级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换届以来,高青县人大常委会采取视察、调查和会议等多种方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着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代表:认真履职提建议社会救助工作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起着最后"兜底"的  相似文献   

7.
悬崖效应催生临时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并保持高位运行,尤其是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给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受冲击的人群中,低保边缘户因为家庭收入水平仅略高于低保户,  相似文献   

8.
《广东民政》2008,(10):30-31
近年来,仁化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基础,与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打造阳光救助、诚信救助、公平救助,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中央部委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2,(4):23-23
近年来,湖南省在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省去年共救助1300余万人次,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6,(2):10-11
山东省民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勤政廉洁作为第一要求,用"为民"主线总揽各项民政工作,整合各种民政资源,不断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创一流。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是为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求助法》最新修订稿中将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的内容删去,不得不说是个缺憾《社会救助法》历时9年仍未获通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方方面面都想把与扶贫帮困沾点边的现行政策塞进该法,使得这项法律变成了一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始终不入高层法眼。现在经过减肥瘦身的《社会救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作用。当前,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新形势下,建设作为整个和谐社会“安全网”和“减震阀”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从国情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翼 《长白学刊》2014,(3):113-118
从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存在诸多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实现了综合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长期救助与短期临时救助相结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努力方向,包括实施积极的救助,树立救助过程中的公民权利观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和水平,提高救助的专业性,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首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既要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又要制定扶贫帮困的治本之策。”如何结合浙江实际,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钟山县加大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力度,采取“四率先”有力举措,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分化速度的加快,城乡贫困群体的问题逐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问题仍比较多。一、在指导思想上,重发展、轻救助,对贫困群众救助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二、在救助对象上,重城市、轻农村,救助工作本身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保障实际是城市人的保障,城乡贫困群众不能享受同等的保障待遇。具体体现在:(一)救助观念的差异。对城市贫困群体强调政府救助,对农村贫困群体强调自我救助、生产自救;对城市贫困群体救助理念强调保稳定,对农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11,(6):61-61
四川省邻水县民政局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着力建设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救助体系网。一是最低生活保障网;二是医疗救助网;三是基本生活救助网;四是流浪救助管理网。  相似文献   

18.
杨娟 《中国民政》2007,(4):52-53
四川省开江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开江县全面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济为基础,以临时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全县弱势群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1+15文件,在广东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该区从社会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法律、慈善、突发事件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0.
罗洪杰 《广东民政》2010,(4):37-37,46
龙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民心工程摆上议事日程,区委书记和区长多次听取汇报,召开区委常委、副区长联席会议,研究审定低保户帮建房、农村老年人活动室建设、低保资金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助学和慈善事业发展等一系列涉及民生民利的社会救助问题。区民政局及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逐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成了以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和街道(镇)、村(居)委会为依托的管理平台,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