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公民广泛积极有序地政治参与,而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出现政治冷漠现象。本文试图在经济、历史文化、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渠道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冷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公民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由于民族群众受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其政治参与具有宗教性、依附性和疏离性等特点,这对于当代民族政治参与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呈现了向现代公民文化过度的特征,表现为在政治认同上向现代政治认同转变;政治人格特征上向多重性和独立自主性转变;政治态度上主流化趋势比较明显,由参政冷漠向参政热情转变。因为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建设公民文化必须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培育公民意识践行公民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稳定与公民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实践和参与能力都不断增强的同时,政治冷漠现象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突出特点.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行为不力的局面,还需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赵保胜 《理论前沿》2003,(10):44-4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历来是中国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倡导,是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追求。江泽民同志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十六大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本也应有较高程度的政治参与。然而,透过大学生参与政治的途径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政治冷漠已日趋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影响这种政治冷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历史、就业压力、学校教育等方面。青年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政治参与影响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必须找到相应的策略,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并实现理性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作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在建设和发展。而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除了要重视民主价值理念的积极构建和民主制度的改革完善之外,还应重视民主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科学的民主技术不仅是民主价值、民主制度的技术支撑,而且还是提高执政合法性和政府管理有效性,形成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培养现代公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实践的科学总结,对世界先进政治文明的成功借鉴,为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广泛渠道,为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治冷漠是民众消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现象,它有违现代民主政治的自由理念,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伊斯顿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建立我国县域政治系统的的政策输入——输出模型从而对我国县域政治系统决策过程做出剖析,进而探寻公民政治冷漠的制度成因,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离不开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养成。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存在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心理,主动性和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不足,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弱于男性政治参与意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制度不足方面的因素,也有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公民自身素质的影响等等。因此,应该通过多方面力量的整合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乡村民间组织作为农村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力量。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乡村民间组织对于培养农村居民的公民精神、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加快农村社会法治化进程、推进农村社会管理走向善治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政治理论界发展出一种与主流民主理论相对立的民主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对主流民主理论所认可的大多数公民的政治冷漠是民主政体稳定的条件提出了质疑,主张民主应该通过自我管理过程中大众的直接参与才能实现,强调只有大众的直接参与,政治冷漠顽疾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治参与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素质,也应是大学生群体的素质要求之一。对在校大学生政治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总体良性发展,表现为:良性的政治认知、积极的参与态度、鲜明的参与主体性和独立性等。但局部也存在着“政治冷漠”现象、参与动机的功利化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民无序政治参与对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民主政治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和谐社会需要的是有序的、理性的公民政治参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组织、提升公民政治文化素养、进一步规范民主制度等措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弱化无序政治参与对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政治参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参与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制度、经济、农民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非制度化参与呈上升趋势、政治冷漠现象、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环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健全参与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素质 ,优化农民政治心理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8.
政治冷漠作为全球化政治中共同面临的问题,造成政治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或者说政府与其公民之间的某种隔阂,使政治参与效能低下增大政府系统的内耗,市民社会所带动公民意识的生发,是解决当今政治冷漠的积极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政治与政治民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支撑,这是从民主所具有的制度化的规范功能而言的;政治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其蕴涵了道德性、法治性和价值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最终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民主理念的深化而克服。合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决定了民主是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制度是党在总结国内外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它对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协商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运行,需要法治社会的建立,因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