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能度我     
云溪子 《小康》2010,(7):118-119
众信徒求佛引度,佛祖却说他没有度过人!人所共知,佛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祖为什么说他没有度过人昵?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就是“真理”二字,从政治上讲,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宗教上讲,佛祖释迦牟尼提倡“真理与大真理”为他人加持。因此,人人都要讲真理,我本人也是信奉真理之人。以前我出国时有记者问我:“你现在被认为是爱汉人者,你对此有什么评论?”我答:“我是一个爱真理的人。”  相似文献   

3.
水滴·大海     
每当我看到那浩浩森森的大海的时候,总被它那波澜壮阔的气魄所感动。它总以那宽阔的胸膛拥抱着万吨巨轮,吞吐那千百江河;令人感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忽然想到这么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久不于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始终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弟子们冥思苦想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呢?这是因为他们只是从一滴水去考虑,把一滴水孤立起来,把它看成…  相似文献   

4.
知与行     
杨宝妹 《乡音》2011,(6):50
一位书生,迷迷糊糊走了很久,20岁的时候终于有幸见到佛祖。他回顾前时种种,心中悔憾不已,自觉辜负了很多大好时光,错过了很多宝贵的机会。"如果时间向后倒退5年,我一定不会这样!"他恳求佛祖,给他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佛祖应允了,让他重新回到了负笈游学的5年前。那时候,他尚且是个  相似文献   

5.
观音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祖玉面色彩-深-浅,映衬相连,形象分明,自然天成。说是巧合也好,说是天意也罢,仿佛,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本来就在天下"玉石王"里面,只是鞍山人把佛祖和观音菩萨请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江洁红 《台声》2013,(5):104-107
好像是走进了金色的世界,又仿佛置身于瑰丽的殿堂,这里的工笔画,从气势磅礴的山河到栩栩如生的花鸟,从神秘的道人剑风华绝代的仕女;这里的唐卡,从慈悲为怀的活佛到各司其职的神灵,从大觉有情的菩萨到庄严神圣的佛祖,  相似文献   

7.
宏度法师 《台声》2002,(4):20-20
应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的虔诚奉请,举世无双的佛教圣物、国之瑰宝,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于2002年2月23日至3月31日在台湾环岛37天,供台湾民众瞻礼朝拜。这是两岸佛教界的盛事,宝岛参拜信众累计逾200万人次。佛指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入灭荼毗后留在人间的左手中指指骨,全世界仅此一颗。唐朝9位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宪宗、唐懿宗)虔诚信佛,每隔约30年先后6次把佛指舍利迎请到宫中供奉。公元874年,唐懿宗和唐僖宗父子二人以121(组)件唐代宫廷金银供奉器物…  相似文献   

8.
洛江山水人     
田恭灿 《政协天地》2009,(11):57-57
初上仙公山,怀着无限的向往,顺着巍峨壮观的“九仙天门”,入仙山,登仙道,过仙洞,山势雄伟,岩崖陡立,如临仙境,心旷神怡。佛祖白水岩,道观丰山仙洞,儒教朝天阁,儒释道三教在这里和平共处;仁义道德的儒家伦理,平等慈悲的佛教精神,顺其自然的道教思想,  相似文献   

9.
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厄莎·佛祖·耶稣——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变迁钱宁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山地,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近代以来,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改变了这一民族原有的宗教信仰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其中,既有属于本民族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和属...  相似文献   

10.
6月23日至7月2日,由北京市房山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和谐呈盛世,国宝耀房山——中华石经博览园奠基仪式、房山云居寺佛祖肉身舍利观瞻大典"在房山区千年古刹云居寺举行,这是阔别近30年后,被称为"海内三宝"之一、世上仅存两粒的佛祖肉身舍利首次被迎请到其出土地举行展览。这次国宝观瞻活动举世瞩目,是全球佛教界的又一大盛事,来自全球的10余万名佛教信徒、民众、游客  相似文献   

11.
说四月八———节日风俗钩沉辛夷农历四月初八是汉族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汉族的民间节日相融合,一个是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释迦牟尼顿悟成佛的“成道节”,与我国古代的腊祭同日;一个是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日,称为“浴佛节”,在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12.
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日子。藏历四月按藏历的说法,星象上将出现“萨嘎”星宿,即氐宿星,“达瓦”即藏语的月,因此被统称为“萨嘎达瓦”,把祭佛日简称为“萨嘎达瓦”节。四月一个月,信徒们不杀生不吃肉,专意朝佛供佛,有的闭斋修行,有的转经磕长头。  相似文献   

13.
名字叫海粟的人不少,取"沧海一粟"之意以自谦。大海里一粒粟,几乎可忽略不计。佛祖问弟子:"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远不干?"弟  相似文献   

14.
古代宗教事务管理机构在我国,历代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宗教过动,对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古已有之。据《大宗谱史学·管属偕尼》及《佛祖统纪》等载: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由朝廷的鸿肿寺兼管僧尼。至后秦始设僧管,称增正增灵等。南北朝时设立管署,专管佛教事务。北魏...  相似文献   

15.
民谚云:“邓州有座塔,离天一丈八”。福胜寺塔以其高大的雄姿,展现着邓州市古老灿烂的文化。1988年从其地宫中发现了一批由金棺银椁组成的佛祖葬具等稀世珍宝,更使其闻名遐迩。福胜寺塔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初建时为十三级,高二十余丈,后毁于兵...  相似文献   

16.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城子水库的三佛祖遗址便打破了往日的沉静,四面八方拥来的拉祜族群众,甚至来自缅甸、泰国的拉祜族同胞纷纷齐集于此举行赕佛仪式,把自己的虔诚通过拴线、歌舞祈祷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相似文献   

17.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有一种高达十五、六米的棕榈树十分引人注目,它的树杆笔直而浑园,没有枝桠,直挺挺地插入天际,显得异常高大而雄伟。这种树傣语叫“戈兰”,学名叫“贝叶棕”,人们通常称它为“贝叶树”。过去,傣族人民用它的叶子来刻写经文、文学作品、医药和天文历法知识,传播民族文化。用贝叶刻写出来的经书,叫做“贝叶经”。根据傣文经书《尼赕坦帕召》(关于佛祖历史的经书)和《坦兰帕召》(佛祖的经)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和传播,已有二千七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18.
危情时刻     
地处花溪绳十碧乡境内的版纳民族风情园 ,瑷伲家独特的建筑、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物、山顶上一尊释迦牟尼佛祖的大度与释然、依山傍水处瑷伲族草屋、傣族吊脚竹楼、雄伟瑰丽的大白塔等秀丽妩媚的风光与人们对佛祖的仰望 ,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游人。危情发生在1999年8月7日早晨9时半左右 ,风情园为解轻妇孺沿途徒步疲劳 ,在入园处不远用小船引渡过河 ,增设一项使游人感觉惬意悠闲 ,置身于灵山灵水之中又一旅游项目。一只只船 ,带着男女老少、欢声笑语登上彼岸 ,第4只船又满载着老人和孩子 ,两位舵手划起桨。突然 ,从岸边等船的游客后…  相似文献   

19.
李贽一生的著作颇多,成就最大的莫过于他的史论、史评,在这些评论中常常会发现“英雄”、“圣人”、“真汉子”、“真佛祖”等描绘英雄人物的字眼,形成独特的英雄情怀。笔者认为这和李贽孤傲、率真、敢作敢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上帝的刻刀     
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竣工之后,寺庙附近的善男信女们就每天祈求佛祖给他们送来一个最好的雕刻师,以便雕刻一尊佛像让大家供奉,于是如来佛就派了一个擅长雕刻的罗汉幻化成一个雕刻师来到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