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可使禽类盲肠和肝机能紊乱的一种原虫病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异刺线虫和蚯蚓。鸡、火鸡、乌骨鸡、孔雀、鹧鸪、珍珠鸡、环颈雉等均有被感染而发病的报道或文献记载 ,而丹顶鹤的组织滴虫病还很少见。江苏省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 1对丹顶鹤发生以排黄色粪便为特征的疾病 ,经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经治疗 1只痊愈 ,只死亡。1 发病经过及临诊症状盐城自然保护区珍禽驯养场饲养于 0 1笼舍内的 1对丹顶鹤先后发病 ,先是 1只雄鹤发病 ,初期症状为食量减少 ,精神不振 ,排黄色粪便 ,6d后另 1只雌丹顶鹤也表…  相似文献   

2.
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在6个火鸡场、8个专业户发现疑似火鸡组织滴虫病的病例,引起大批死亡,成为危害当地火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保证火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发病较严重的T、Y两个场的火鸡进行了较系统的诊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流行病学 1985年7月T场从广西购入6月龄青铜火鸡36只,由于管理不善,无青绿饲料,加之阴雨连绵,相继发病16只,病重的5只,死亡2只。同年12月3日Y场首次从河北香河购入61只4月龄的青年火鸡(其中贝蒂纳火鸡10只、尼古拉火鸡51只),回场后  相似文献   

3.
火鸡实验性组织滴虫病病理形态学观察邓治邦傅童生曾元根陈可毅卜晓英(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近年来,在我国许多省市均有鸡、火鸡、山鸡、鹧鸪等组织滴虫病的报道。为了研究火鸡组织滴虫病的发病规律和组织病理变化特征,本试验以鸡异刺线虫虫卵感...  相似文献   

4.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 ,以肝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 ,是多种禽类盲肠的寄生线虫。该病多发生于火鸡和其他雉鸡的幼雏。 2 0 0 0年 8月笔者所在单位孵化场的雏禽曾发生一起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病。1 发病情况该孵化场将 2~ 3月龄不同品种的雏禽 5 6只混养在同一禽舍内。禽舍面积为 3.0m× 2 .0m ,地面为砖地 ;运动场面积为 3.0m× 2 .5m ,地面为混合土。此禽舍夹在其他房舍中间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2 0 0 0年 8月 17日该禽舍有 32只雏禽先后发病 ,品种涉及…  相似文献   

5.
鸡的组织滴虫病,是由原生动物中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本虫对鸡的致病力主要表现在4~6周龄的雏鸡,成年鸡多成为带虫者不显临床症状。1983年4月在我县个体养鸡户的成鸡群中,发生了组织滴虫病,45只成鸡发病39只,死亡1只。现将诊治情况介绍于后。(一)临床症状 神精萎顿,呆滞,闭目,羽毛蓬松,羽翼下垂。鸡冠后部瘀血呈紫黑色,产蛋减少或停止,粪便硫磺色呈糊状。  相似文献   

6.
对组织滴虫病临床发病鸡的肝和盲肠进行了虫体的分离及体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基于18S r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连续稀释法进行了克隆和建株。结果表明,采用含有马血清和米粉以及抗生素的M 199培养基,从病鸡盲肠中能分离到芽囊原虫、鸡四毛滴虫和火鸡组织滴虫,盲肠中混合感染且难以分离纯化单一虫种;从病鸡肝中能成功分离到火鸡组织滴虫单一虫种;通过有限稀释法成功获得了火鸡组织滴虫的单个克隆虫株,命名为JSYZ-A株。将分离的虫株通过泄殖腔回归接种14日龄黄羽肉鸡,成功复制出了组织滴虫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虫体致病机制、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火鸡组织滴虫引起成年鸡发病已有报道。本文介绍一次组织滴虫病引起的成年来航鸡的严重特殊病变,供参考。 1983年5月本县一养鸡户的鸡群(80只,均在10月龄以上)大部分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鸡冠后部紫黑色,排出硫磺色糊状粪便,诊断为组织滴虫病,经治疗后好转。一个月后,有3只鸡突然发病,表现为绝食、沉郁、腹部极度膨胀,助消化药治疗无效。发病后第3天死亡1只,解剖2只,病变基本一致。表现为两侧盲肠膨胀如球状,肠壁非薄,肠内充满气体(图1);剪开肠壁,内有少量硫磺色糊状内容物,回盲口各有一个直径约2.5厘米的栓塞,其盲肠端呈喇叭口状(图2);栓塞剥离后,其纵切面可见由纤维素性渗出物构成  相似文献   

8.
火鸡组织滴虫病 (黑头病 )是严重威胁火鸡养殖业的一种寄生虫病。 1994年 ,仅对河北省、天津市两地区的 2 3个火鸡养殖场 5 0余万只火鸡组织滴虫病进行调查 ,平均死亡率达 1.5 2 %。在我国随着火鸡养殖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低估 ,多数火鸡养殖场对火鸡整个饲养周期的火鸡组织滴虫病都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该病在不同饲养条件的火鸡养殖场暴发流行 ,给火鸡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1 临床特征调查发现 ,火鸡组织滴虫病在河北省、天津市两地的火鸡养殖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多发生于阴雨潮湿的季节 ;3 16周龄火鸡易感 ,711周龄…  相似文献   

9.
1986年4~9月份,在武威地区的某鸡场,15~120日龄鸡只接连发病和死亡,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发病率达80%以上,致死率为87.6%。9月份该鸡场将5只病鸡送检我中心实验室,均分离出绿脓杆菌,其中1只还分离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并经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传染病教研组复检,予以确认。 (一)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颈呈蹲状,肉髯鲜红,两翅下垂,稍有食欲。随着病程进展,体温升高1~2℃,舌面及腭裂两侧出现小米粒大小淡黄色化脓病灶,微凸于舌面,病鸡食欲废绝,羽毛蓬乱,失去光泽。后期鸡体极度消瘦,多皮屑、脱毛,髯发紫,排灰白色稀粪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实验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方法研究邓治邦,傅童生,陈可毅,蔡瑾,曾元根(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引起鸡、火鸡的常见寄生性原虫病,以火鸡最为敏感。由于该病原对外界环境抵...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4月 ,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的育成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并有死亡 ,病鸡送甘肃省动物防疫总站检验。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鸡烟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甘肃省通渭县某养鸡专业户于 2 0 0 2年 1月购进 1日龄雏鸡 1万余只 ,40~ 60日龄开始发病。病初每日发病 1~ 2只 ,至4月初发病数增加 ,每日达 2 0~ 3 0只。至送检时已累计发病4786只 ,发病率为 47.9% ;死亡 43 6只 ,死亡率为 4.4%。经调查 ,该专业户曾在饲料中加入霉变玉米。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或嗜睡 ,不愿走动 ,食欲…  相似文献   

12.
(一)情况调查 在养鸡生产中,曾多次遇到仔鸡发生肌胃溃疡病。1985~1986年两年的时间就有15个专业户鸡场发生本病,如某鸡场养鸡320只,20日龄发病,10天死亡62只,占19%。另一个鸡场养鸡831只,41日龄时鸡发生死亡,因没有明确诊断,17天中死亡167只,占20%。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发病品种为星布罗、AA、罗曼肉用商品仔鸡,以20~63日龄多发,20日龄以下63日龄以上鸡尚未见发病。病程3~12天,随着日龄增大,症状表现轻微或不显症状,死亡率相应也低。  相似文献   

13.
某孔雀养殖场曾发生一起典型的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感染病例,死亡孔雀20余只。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它是多种禽盲肠寄生的线虫。当其他禽类食入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时,即同时感染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临床症状 笔者1999年7月15日应邀前往某孔雀养殖场,去时见1只2月龄孔雀放于舍外,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眼嗜睡,旁边有水样呈淡红色粪便,粪中有1条约15mm的白色线虫,尾细长。主诉:每年6~8月常有类似情况出现,使用抗菌药物治…  相似文献   

14.
1997年5月16日,北京市密云县某鸡场饲养的3250只26日龄海兰鸡开始发病,病鸡精神沉郁、眼肿、流泪、拉稀和消瘦,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发病后第4d开始出现死亡,第8d后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50~70只,至第17d(43日龄)仍有死亡,每天死亡3...  相似文献   

15.
七面鸟起源于美洲 ,躯体高大 雄壮 ,在其展尾吼叫时颈面部呈现蓝白紫等多色变化故称七面鸟 ,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用鸡 ,属火鸡的一种。 2 0 0 1年 8月 8日上午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某养殖户送来 2只发病的七面鸟 ,下午死亡 1只 ,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组织滴虫病。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该养殖场饲养 70日龄七面鸟 30只 ,8月初发现 2只鸟拒食 ,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 ,排黄色粪便 ,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均未见效。剖检变化 尸体严重消瘦 ,贫血 ,头颈部发绀 ;剖开腹腔见腹膜、肠系膜粗糙 ,表面附着纤维蛋白 ;肝肿胀…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是由鞭毛变形科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原虫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盲肠发生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肝脏出现坏死性炎症。本病主要侵害火鸡,其次是鸡,特别是8周至4月龄的雏鸡较易感染,成年鸡也可感染但多为带虫者。近年来,安徽的淮南、淮北、皖东等地相继发生过此病。凤阳县某个体养鸡场有10周龄星杂579商品代蛋母鸡2000羽,最近鸡群中发生了组织滴虫病,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10%。(一)材料与方法1.现场取病死鸡、病鸡、无临床症状鸡各30羽,依次分为A、B、C三组,逐一剖检,详细记录…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早春,位于我 区高寒阴湿森林区的吴砦 乡养鸡专业户饲养的鸡群 突然爆发了一种以急性死亡,伴以下痢为特征的鸡病,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检验为空肠弯曲菌性肝炎。 (一)流行情况调查 1.1991年3月24至27日,天水市北道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倒春寒,据区气象局资料3月24~27日,气温从5~11℃下降到0~-5℃,3月25日凌晨,吴砦乡养鸡专业户张某等5户散养的2332只10月龄产蛋罗斯母鸡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尤以黎明前为甚),至27日3天共发病1090只,发病率为47%;死亡316只,死亡率为31%。28日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发病死亡均减少为24%和9%,29日气温升至4~10℃,鸡群除精神欠佳外,死亡停止,受治疗鸡开始采食。  相似文献   

18.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223100)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鸡肝、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以盲肠出血、溃疡,肝表面坏死为主要特征。笔者在门诊上...  相似文献   

19.
1998年8~11月,北京某鸵鸟场饲养的16批600多只幼龄鸵鸟,因发生疫情累计死亡388只,死亡率达60%,经济损失惨重。发病鸵鸟为7~70日龄的幼龄鸵鸟,以15~40日龄的死亡最多,约占死亡总数的2/3。一般在发病后2~6d死亡,有的甚至突然死亡。1 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病鸵鸟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与症状 某养鸡专业户共购养雏鸡450只,3日龄,突有4只发生腿软、站立不起,2天后死亡。到8~10日龄时发病达到高峰,陆续出现同样症状的小鸡达120余只。当地兽医按缺钙症,施补过维生素D_2及钙、磷等矿物质,均无效果。前后共死亡132只,占总鸡数的29.3%。 患鸡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共济失调,病初肢体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摇摆不定,最后大部分患雏都呈侧卧式瘫痪。患雏病初均有一定的食、饮欲,但由于运动共济失调、不能行走(瘫痪)),最终因饥饿、衰竭或被其它鸡只践踏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