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墨 《南风窗》2014,(12):26-28
<正>中国的亚洲安全观主张"亚洲问题亚洲化"、"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是对美国借亚洲同盟体系主导亚洲安全问题的一种直接回应。5月21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的峰会,被赋予亚信进程历史上具有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彻底动摇了全球经济的基础。危机虽然发源于纽约,但是亚洲却感受到了其中一些最为强烈的震动。许多亚洲国家贸易急剧下降、经济增长陷入停顿或者发生逆转。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危机。其后果有可能改变一个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重要地区的国际政治板块。  相似文献   

3.
地区主义是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中间形态,是当代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选项。地区主义的核心要义是超越国家层面,以地区的视角、思维、方式解决地区层面的公共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盟以及因海上争端而致局势紧张的东亚所代表的东、西两大地区主义进程均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地区主义远未过时。相反,它正从短暂的退潮中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推动这轮地区主义浪潮及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动力是亚洲作为一个地区的崛起,从而使这一波地区主义"浪潮"具有明显的亚洲特色,被称为"亚洲地区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应具备地区思维,并以地区主义视角解决周边外交中的矛盾,以地区为平台担负起大国责任,以地区治理为切入点化解全球治理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亚洲经济正在崛起,这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体系。未来10—20年,随着亚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世界市场体系、全球分工体系、国际贸易结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投资发展格局等,都会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亚洲经济和"亚洲世纪"也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体系产生深刻影响。首先,亚洲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欧洲、美国和亚洲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亚洲生产总值、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在全球所占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在处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正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拟对联合国在世界环发事务中的作用做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兴起,人类社会出现了并行发展的两个历史趋向:一个是民族、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向,一个是经济全球化驱动下的全球化历史趋向。前者表现为主权国家体系(国际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保体系,后者表现为全球体系的生长和发展,本质上是一个相互依赖体系。这两个体系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又存在互动联系,既可以是另一方的动力,又可以构成另一方的阻力。随着全球体系生长,相互依赖的扩展,任何一方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表明传统的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均衡无法应对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霸权治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战前所面临的问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导致了全球体系的出现,但也引发或掩盖了诸多的全球问题。面对国际体系与全球体系并存的世界,霸权治理已无法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全球共同治理世界已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区域界限的普遍性问题.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治理才能得到改变.廓清全球性问题及其对中东地区发展的影响,是推动中东治理的基本前提.西方国家一方面将全球性问题带到中东地区,阻断了该地区既有发展道路,加剧了该地区的发展困境和安全困境;另一方面又在中东地区制造一系列新问题,许多问题又外溢为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动荡程度,增加了治理难度.应对全球性问题及其对中东地区的冲击,需要提升中东国家治理能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性问题和中东地区性问题的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8.
全球问题具有全球普遍性、复杂性、整体性和严重性。它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的出现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有关,更同人的片面发展有关。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全球问题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问题,必须更新人的思想观念,提升人的素质。当前,人类已经开始关注全球问题,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球安全形势可以概括为,世界总体稳定,一些地区热点问题降温,但新的热点同时升温。对话与合作依然是大国关系的主流,但大国矛盾和利益冲突明显上升。威胁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蔓延并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国际安全中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亚洲安全面临新挑战,亚信会议肩负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檀跃宇 《当代世界》2011,(8):44-46,52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具有全球性,并对人类社会的生存构成根本性挑战的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于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联合国体系内专门负责协调和催化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国际机构。它的成立,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全球环境的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如果能够化气候危机为能源契机,将是地球之福祉,人类之福祉,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之福祉。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出访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令人瞩目的焦点自然是经济问题。但在奥巴马上任后  相似文献   

12.
<正>亚洲是如何从相对包容的发展,走到被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最保守的国际组织敲响警钟的地步?答案就在几个密切相关的趋势里。过去30余年,全球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亚洲,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演化出复杂的官僚机构以助力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生产与出口,并部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保持和提升经济制高点的同时,相对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的一个时期。这些成就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赞誉,也使得其被贴上了亚洲"经济奇迹"的标签。当然,这种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出现在冷战与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忧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美、日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亚洲能源安全问题而在中东地区提出新想法、新行动的时机已然成熟。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亚洲国家本身。那些正处上升期的亚洲国家正力图保持其发展和稳定,因此能源安全问题被置于亚洲地缘政治的最前沿位置。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对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访问,既表明了中国要在保持中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走上崛起的道路,尤其一些东亚、南亚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冷战结束后,在亚洲出现了更多的国际成员。面对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启动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明显的落差摆在这些新生国家面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成分最复杂、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大洲,亚洲从近代以来就是世界上矛盾冲突最多的地区之一。与发展经济相比,避免各类冲突引发的破坏性影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21)
正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为了不同的需要而填海造陆,有些国家是为了示权,有些国家和地区则因为人多地少,而必须生产出土地。2015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2016年可能打破2015年的纪录。由于地球升温,北极表面的温度已比20世纪初期增加了摄氏3.8度,剧烈融冰造成海平面上升,已比1993年升高了7公分。地球的气候异变,已是人类危机的最大考验。面对海水平面的上升,最近亚洲的印尼作了重大  相似文献   

16.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是国际反毒品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场.世界三大毒品产地中的两个——"金三角"和"金新月"都在亚洲,他们所生产的鸦片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5%,几乎垄断了全球的海洛因交易.  相似文献   

17.
在亚洲,海军项目代表了一种世界其它地区所未曾有的多样性。在1997年的经济危机过后,该地区各国海军经受住了预算项目削减所带来的阵痛,并且很快恢复到了每年20亿美元项目开支的标准。但是该地区对于沿海作战、“9.11”后时代、“邪恶轴心国”这种全球关注热点没有多大在意,它们的目光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海军角色和任务上。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息     
《南风窗》2003,(10)
在刚闭幕的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迎来了700多家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有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通用、奥迪、宝马、标致、雪铁龙、日产、丰田等国内和世界知名厂商的支持,他们的到来大大提升了中国汽车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据上海车展筹办委员会主任介绍,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汽车市场最具潜力的地区,已被全球知名汽车厂商列为重点市场,此次车展中,参展商们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他们最强势与高科技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程保志 《当代世界》2010,(10):68-70
在全球资源争夺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极。虽然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上国旗的行为仅是一种象征性举措,但却使该地区尚待解决的领土归属和划界问题、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及北极地区的军事化利用等纷争凸显。它表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争夺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突出的一个主题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纳粹主义溃败70多年后,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消亡近30年后,在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和福山"历史终结论"被证伪近10年后,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21世纪,美国仍有一小撮人为了所谓"战略利益"和"全球霸权"再次玩弄起"文明冲突"和"种族主义"伎俩,炮制"对华文明冲突论",赤裸裸地挑战现代人类社会的文明底线。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共进的辉煌史。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指出,文明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