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将于2015年底到期;国际社会正在密集地讨论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制定问题,特别是如何借鉴MDGs的落实经验与不足。联合国系统的多份报告已经初步设定2015年后议程的基本框架,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2015年后议程的具体目标肘旨标以及2015年后议程落实的责任承担问题。中国强调,2015年后议程应强调各国团结合作、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和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2015年后议程必须以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为核心,相关目标的设定必须在考虑MDGs及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坚持((联合国千年宣言》、“里约+20”峰会及其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的各项原则和共识,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新的时代挑战,同时兼顾世界各地区、各国的发展能力和特殊发展问题,进而形成综合性的指标框架。同时,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南北合作为核心、南南合作为补充,共同促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我们能从"千年发展目标"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真正的改革不可能由赞助者的金钱带来,更不用说它只是镜花水月般的赞助承诺了。  相似文献   

3.
陈迎 《当代世界》2015,(4):10-13
<正>2000年9月,秉承联合国会议和首脑会议精神,第5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千年峰会,各国首脑齐聚一堂,通过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各国承诺将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极端贫穷人口比重,并设立了一系列以2015年为最后期限的目标,即"千年发展目标"。由于千年发展目标即将于2015年到期,联合国启动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国际进程,各种讨论、磋商和谈判十分活跃。2015年后发展议程在理念上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联合国第68届大会的决议[1],自2014年9月第69届联大开幕之后,联合国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15年后议程)的政府间谈判便开始进行(首次会议于2015年1月19日进行)。为了促进相关的政府间谈判并对之定调,2015年1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全体会员国提交了题名为《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穷,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关于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2030享有尊严之路》报告)。[2]与此同时,潘基文秘书长表示:各国领导人应把握2015年的历史机遇,在经济、环境及社会方面做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乃至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立场和历史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结合与统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6.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于1999年提出的。2005年联合国大会确定了把体面劳动作为联合国系统推动实现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一。胡锦涛主席去年在"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致辞中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国际共运史学会顾问钱大东研究员,他向我们介绍了体面劳动计划的战略目标和实施原则,国际劳工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体面劳动冲击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体面劳动在我国实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刘青建 《当代世界》2015,(12):21-21
<正>2063年愿景是一项旨在50年内建成地区一体化、和平繁荣新非洲的议程。按照2063年愿景的规划,非盟的近期目标是在2020年结束本地区所有战争,在2025年消除饥饿。据此,从现在起到结束所有战争实现和平的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生成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内容上体现为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在布局意识、布局组分、布局思维和布局路径上分别体现了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从线性到非线性、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等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一种错误知觉——“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些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时尚”,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因此,深入透析“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并揭示其逻辑盲点和错误知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正确探寻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一致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的集中展示,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张凯 《当代世界》2013,(10):23-26
彩云之南,秋沐春城。2013年9月21-22日,“2013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中国-南亚和平发展论坛”在昆明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中国政治的理解,必须从以下两个逻辑予以把握:一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这就意味着,对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也同样需要从上述两个逻辑来把握。具体来说,就是从现代政治文明在中国生成与建构的视角来理解。作为后发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并非是一蹴而就和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着危机与风险。正是在应对和化解这些危机与风险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