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忆漆侠先生     
孟祥才 《春秋》2013,(3):27-28
漆侠先生是我仰慕的史学界前辈。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在大学历史系学习时.就开始读他的文章和专著如《秦汉农民战争史》、《王安石变法》等。先生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踏实的文献基本功、驾驭重大史学课题的能力、沉实老到的文章风格,都让我感佩不已。当时我就想.如能有机会拜见先生.当面聆听他的教诲.那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2.
孟祥才 《春秋》2011,(6):35-37
我1960年考人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有幸亲历三位后来在历史学界颇有名气的先生.他们就是治世界近现代史的刘祚昌教授,治中国近代史的胡滨教授,治中国古代史的安作璋教授。这里单记述我记忆中的胡滨先生。胡滨先生(1927--1996),江西清江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是邵循正的研究生。他的英文很好.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读书时,我有幸聆听周谷城先生讲授"世界文化史"课程,现在回忆起来还饶有兴致,激动不已。"文革"前的复旦历史系名师荟萃,人才济济。老一辈学者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王造时、陈守实、耿淡如等蜚声学界,中年学者金冲及和胡绳武等在我国学术界亦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4.
孟祥才 《春秋》2011,(6):35-37,1
胡滨,中国近代史研究著名学者。他饱学而不炫弄,为善而不倦怠,在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不堪后,仍旧能以一颗赤诚之心诚实无欺地做学问、提携后学。《忆我大学时代的老师胡滨先生》记述了上世纪中后期一位知识分子的际遇和修为。  相似文献   

5.
郑佩鑫 《春秋》2009,(6):26-29
上世纪50年代当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历史系和中文系还不像现在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理谁。那时文史系要交叉开课。历史系给中文系开中国通史课,中文系给历史系开中国古典文学选读课。当时给我们开古典文学选读课的有两位老师:黄海章和王季思,黄从先秦讲到魏晋南北朝,王从唐讲到明。黄和王都是著名的老教授.可见中文系对这门课还是很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两间正气千秋在 ,百年风雨一书生。科海壮怀骊珠彩 ,如箭归心赤子膺。学府流迁烽烟急 ,绛帐高悬彻夜灯。树人原为根本计 ,敢作砥柱逆浪争 !披肝沥胆同舟义 ,谋深虑远国士情。盛世更忆真风骨 ,旷宇何处觅先生。忆周培源先生(七言古风)@金开诚$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陈漠 《今日广西》2010,(10):50-52
城市就像一个操作系统,它由各个组件构成,这个城市是几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哪种界面。以线来划分城市算是中国特色,实际上,除了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备建设有着明确的省别划分之外,中国当代城市的划分一直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8.
孟祥才 《春秋》2013,(5):25-32
田昌五先生(1925——2001)病逝已经十多年了,我早就想写一点回忆他的文字,记述我所知道的他的一些事情。因为我从1964年认识他,到他2001年10月去世,38年中,有28年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先是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后是山东大学历史系,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同辈人中他属于成就卓著者;作为性情中人,他又属于喜怒形于色,个性特别鲜明有棱角的人物,许多事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林希翎,浙江温岭人,有名的大右派,也是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0.
商鸣臣 《春秋》2012,(6):32-34
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朱维铮先生于2012年3月10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6岁。先生曾做过我大学时代的班主任,讲授“中国历史文选”课一年.上世纪80年代,应山东大学历史系聘请,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如今,先生走了,回忆50年来对我的教育、指导和关爱,无比悲痛。先生的刻苦学习精神.教学中的高度责任心,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多事的2008年5月,中国人民承载了太多的痛苦。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万同胞的性命,天地同悲,举世关注。5月30日下午2时45分,长期饱受疾病折磨的李群杰先生,以96岁高龄骑鹤而去。  相似文献   

12.
汤一介先生谈德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90年代的"国学热",分别把对中国传统的反思推到了前台,只不过前者的主调是否定的,而后者则变成了"弘扬"。在这时代的大转换中,儒学的命运和学界对儒家的评判始终处在漩涡的中心。作为中国文化的研究者,汤一介也经历了一个"置身其外"和"投入其中"的过程。从学术领域讲,他过去的特长不在儒学,而在佛、道;从研究态度看,之前较为秉承"客观"之理念,于儒、释、  相似文献   

13.
轮椅情缘     
我和轮椅的缘分是从无缘开始的。那是60年代中后期,正是中国人民在政治的尘嚣和经济的谷底挣扎的时期。16岁的我因胸椎骨结核瘫痪在床。我曾打油自嘲:"屋里春秋常度,屋外几绿几黄。面对三面都是墙,仰颏躺在炕上。"我渴望着摘一朵春花,吮一  相似文献   

14.
河西 《小康》2005,(9):78-78
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段日子,知识分子的崇高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风起云涌的自发性群众运动抛开知识分子预言家规定的知识章程和纲领框架,以自由行动而不是印证预言的方式展示着自身的社会处境。据此,福柯和德勒兹对知识分子群落下达了革职令,宣布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联谊会就地解散。知识分子不仅要摒弃知识分子属性中的传教士情绪和资产阶级雇佣兵成分,弃绝由权力中心所控制和支配的参谋/智囊式的共谋情境,而且要改变他们局外人的社会位置。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运动的漩涡(而不是担任行动指挥官),才能真正参与到当代知识构成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缅甸与中国     
《创造》2007,(6):37-37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上世纪50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翠霞 《两岸关系》2008,(11):66-67
回眸:台湾电影的绚丽与滑落 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陆和香港电影相比,台湾本土电影起步较晚,但不管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台语片、武侠片,还是60、70年代的乡土写实片、爱情文艺片,80年代的新电影,台湾电影在艺术造诣、市场开拓方面都曾经有过不俗的表现,为中国电影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农工党中央要举办"中国梦·农工情"征文活动,当我接到通知后,作为一个有27年党龄的老党员,深深感到农工之情萦绕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弘扬先进党员,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责任,激发和增强广大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农工党党员要积极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雨文 《传承》2006,(3):44-47
清朝:传统的汉族肥大衣衫辛亥革命前后:“文明新装”与长马甲二三十年代:旗袍的诞生和渐变30年代末到40年代:旗袍由华丽走向简朴50年代:解放装、列宁装与“布拉吉”60年代:中性的绿军装开始流行“文化大革命”时期:军装、工装一统天下80年代:喇叭裤、运动装演绎新时尚90年代至今:着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黄健 《当代广西》2015,(3):57-59
<正>王力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一代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他学贯古今,汇通中外,在继承我国2000多年语言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科学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第一个以西方诗律学为参照系、用技术定量分析手段总结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的人,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20.
黄岭峻教授     
《理论月刊》2012,(10):1
黄岭峻教授,男,1965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先后就读于湖北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岭峻教授早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对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自由主义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