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宵 《学理论》2012,(21):19-20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扩大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有序合法的方式和途径关注国家政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两会"与青年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择业动机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影响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心理学为研究起点,探讨大学生村官择业动机的类型及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影响,从政府规范引导、社会号召引导和学校教育引导三方面来研究积极择业动机实现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3.
张卿卿 《学理论》2012,(35):320-32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要求。必须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认清发展形势,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新时代的青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引导大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一)众所周知,青年研究发端于青年问题的滋生;青年文化研究肇始于青年文化现象的繁杂及青年越轨文化的盛行。社会各阶层对于青年问题及青年文化问题的关注,必然导致学术界对于“对象问题”的聚焦。七十年代末“第三代”、“第四代”始终占据着社会问题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5.
河北大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高春花一位伟人说:青年的性格就是时代的性格。作为时代传感器的大学生,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今,走在世纪之交这一时间隧道上的他们,有着怎样的思想道德观念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在河北大学作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吴学高  窦洪源 《求知》2023,(8):38-4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天津市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打出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工作组合拳。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方法,深入了解天津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工作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和成效,分析当前天津青年人才的发展困境和需求,积极探究改进对策和建议,以期完善天津青年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丁晓玲 《求知》2011,(11):15-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社会责任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1)
"90后"大学生的公平观整体是好的,但由于受"90后"思想特点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投机思想,在大学生群体间不公平感普遍存在,且在面对不公平问题时,部分大学生难以作为等;分析原因在于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高校公平教育引导缺失等。由此提出高校中提升大学生公平观教育引导的三项对策,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努力营造校园公平的氛围。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公平观和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入伍以来,我先后被授予“优秀地方大学生排长”“优秀机关干部”“优秀教员标兵”等荣誉称号,得益于自身“悦读”习惯,读书用报成就了我成长成才“三级跳”。 从“青年大学生”到“优秀排长”的跳跃。2000年,我这个昔日地方大学生被任命为某团排长。大学我学的是党史、法律,对照排长的工作,感到学用不“对口”,工作不能得心应手。我坚持岗位工作、读书用报两不误。案头摆满了有关时事政策、理论武装、军事工作多种报刊,其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年研究的思考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伴随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起步的我国青年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以笔者拙见,十几年间的青年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初期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二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学科建设为主攻方向的研究;三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用实证手段对青年状况进行宏观描述,并试图建立青年研究的指标体系的“准规范”研究。比较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之成败得失,对于我国青年研究以崭新的面貌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二十一世纪,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对大学生、高校以及国家的精神文化与信仰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空间,这种社会空间发展状态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很多的挑战和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务必要主动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在坚持理论创新的同时,切实做好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网络平台,掌握网络平台的话语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积极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空间;坚持外在教育引导与自觉学习提升相结合的办法,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认同与践行等三个层面,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丰富与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教育与信仰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热持续升温,大学生信仰危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依据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阐述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信教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面临现实困境与危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等方面探索教育引导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党团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加强对面临困境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有过“风声、雨声、不闻读书声”的怪现象,响过“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而如今,“考研热”、“学外语热”、“学计算机热”、“科研热”、“副修热”等等,股股热浪,热遍校园,我们不妨名之曰:“大学生之热身运动”。不难发现,经过寻觅、探索的青年大学生,又一次蜂拥着重返书斋。  相似文献   

14.
苏维(云南省个旧市云锡物资储运公司宣传部):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社会发展既为其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最近,庆阳市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做老实人、当好干部”主题活动,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深学、细照、笃行。作为组工干部,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做老实人、当好干部”的表率。  相似文献   

16.
姜正林 《学理论》2012,(1):1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从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社会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四有"青年、青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  相似文献   

17.
国际视野中的青年:定义、属性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概念。本文从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视角,从青年定义、青年属性和青年问题三个方面对“青年”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概括,指出青年是“14至24岁”、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面临发展问题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新时代学雷锋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指导。用雷锋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引导他们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必要。用雷锋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理论逻辑雷锋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理念、人文精神。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雷锋在日记中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宛诗平 《党政论坛》2012,(19):63-63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劝告毕业生“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她提出的这三个“嘱咐”引发不少年轻人关注和热议。王安忆的三个“嘱咐”概括来看,分别是“无用之用”、“过程之美”、“竞争之失”,笔者以为,“王安忆三嘱”看似浅显.其实都是王安忆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读之品之,恰似一壶香茗,沁人心脾,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赵小羽  宫文展 《学理论》2009,(18):260-26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网络中一种被称为“玄幻小说”的文学开始流行,而且学生过度沉溺其中的看“书”成瘾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大学生“书”瘾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列举了这种现象对大学生学业、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书”瘾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