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社会化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化是指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规范,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而社会人则意味着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参予社会生活、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青少年社会化主要是借助于学校和家庭完成的。 一、缺陷教育的一种结果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升学主义的教育,老师和家长只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谓人的社会化早期教育,是指对18岁成人前的人所实施的教育。这时期的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既是开端,也是基础,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所谓人的社会化,是以人为物质基础,通过教育、参加社会实践等手段来完成的,其任务有三个:一是使个体认识社会群体对其应有的期待;二是理解衡量个体价值的标准是完成社会群体期待的质和量,三是促使个体具备完成社会群体期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青年社会化问题是理解青年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各学科学者对此都有相当精辟的见解。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因素(诸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等)与内在因素(诸如青年自身的需求、期望、知能结构、社会地位等)在过去被强调的程度是不一致的。传统的学术观点所侧重的是前者,印强调社会化的过程、结果乃至性质,从本意上说,就是将社会因素通过各种社会途径注入青年的意识之中,铸成其符合社会规范,传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对青年的科学认识的深入,强调青年的自主性的倾向逐渐抬头,反映在对社会化的新理解方面就是,强调青年的内在因素对各种社会因素的效用的制约性。即强调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因素的选择、再理解的重要地位。没有这种选择、再理解,社会因素对于青年的效用极可能是极为低下的,社会化的成功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理论导刊》2007,(8):98-100
家庭结构缺损、家庭教育失职,使家庭不能或不完全能给予子女起码的情感满足和必要的正常社会化教育,导致青少年心理发展出现障碍、社会规范的内化产生偏离以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是无可取代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在家庭领域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咨询、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全社会应关心帮助缺损家庭的孩子,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与健全家庭孩子同等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治社会化是要达到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形成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学校是促成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施教机构之一。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促成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职责。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其中之“德”,从实质上说,指的是达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化程度。但是,当前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实状况并非尽如人意,甚至在很多方面还出现了严重障碍。这不能不引起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中的青少年在当今人类所遇到的诸多社会文化问题中,有些问题因特别具有挑战性而引人注目。以下讨论的是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几个问题。一、文化断裂在某些社会中,尤其是在不发达社会中,正如在现代社会里的某些次文化中一样,儿童与青少年所要完成的任务为他们长大以后的作用准备了具体条件。在较复杂的文化中,各个年龄阶段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连续的,就是说,对早期作用和后期作用的期待是矛盾的。例如,儿童或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以后,变得服从,性别角色不明显,没有责任感,而长大以后,又希望他们与此相反。为了实现这种急剧的转折,就必须使青年人高度社会化”。再举一个例子,尽管我们的城市工业社会有复杂的职业网络,但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5)
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犯罪,历来是一件令社会及广大公众感到痛惜的事情,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无论源于何种原因的犯罪,都与未成年其自身所经历的早期社会化过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未成年的早期社会化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延伸和发展的,这一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家庭中开始并完成的,父母承担了未成年社会化的重要职责,父母是未成年社会化的施教者、引导者和模仿者。关乎未成年早期社会化重任的家庭教育,在未成年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家庭教育是未成年社会化链条上极其关键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环节的任何缺失和错位是导致未成年犯罪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一、对青年社会化涵义的惯常理解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中,青年社会化的研究占据了重要位置,各门学科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作了众多的阐述。然而共通的是,在国内外目前的一些研究和著述中,对青年社会化涵义的理解大多偏重于社会对青年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视青年为消极被动的社会化客体,认为社会化的过程只是青年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发展社会性的过程。试举几例以为证明: “个人为了以一个多少有效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个集团和社会而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倾向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社会化。”(布赖姆)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作为个体的未成年人,社会化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问题,使青少年社会化偏离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剖析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偏离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积极探究解决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闲散青少年是我国现阶段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社会排斥对闲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社会角色、人际关系、价值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使闲散青少年正常社会化严重受挫,导致其违法犯罪等偏差行为产生。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概况 (一)、研究的起因 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但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群体犯罪原增加使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另一个对青少年发挥着重要影响的因素,这就是伙伴群体因素。然而,在目前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中,对其它三个因素的研究较多,而对伙伴群体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勾勒出现阶段北京地区青少年伙伴群  相似文献   

13.
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适应,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同化、遵从、自制等途径逐渐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对于客观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上述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适当反应的过程。 本文所用的“青少年亚文化”概念,指从十四、五岁至三十岁左右这一社会代群在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概括和总和。 本文试从当代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出发对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做一粗线分析,以求教于诸方大家。  相似文献   

14.
谈发展我国的亲职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 ,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的“减负” ,已经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 ,但“减负”后的教育辅导工作 ,学校以外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亲职教育或称为家庭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青少年问题的产生都源于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变迁中家庭功能变化对教育影响的分析 ,探讨我国亲职教育的重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过渡时期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渡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变迁和阶层流动的剧烈性和无序性的特点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 ,会产生许多问题 ,本文认为文化传承的断裂、传统权威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是其中三个最主要的问题。文章对这三者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军事生活中的青年军人社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社会是社会总体结构中的分系统。军事社会中的军人是组成社会角色系统的一种特殊角色构成。把一个社会青年通过复杂的专门训练 ,使之具有特定的技能、思维、行为和价值判断 ,以适应军事生活的要求 ,这个过程就是青年军人的社会化。青年军人社会化不是一个自然过程 ,而是一个由社会化的执行者(施化者 )对接受者 (受化者 )的形塑过程。这个过程自有军事组织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但从军事社会学角度加以研究并给予理论阐释还少有论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22名初一至高三的青少年进行访谈,探讨了青少年在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特点以及该环境对同伴群体社会化的意义。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在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主要是群体活动;社会微环境是青少年调节情绪、形成和表现同伴群体文化的重要场所,社会微环境能够给青少年同伴群体提供自由平等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学理论》2013,(7):90-91
社会化是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家庭作为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对其今后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家庭教育存在重智力开发,轻道德品质的培养;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运用能力的提高;重身体健康,轻心理素质的锻造;重特殊技能的培训,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误区。本文就这一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焦阳 《学理论》2010,(22):79-80
家庭是人降生后第一个归属的社会群体,发挥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正确的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宝贝,宝贝》中周国平的育儿哲学从幼儿社会化的角度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思考,并对当前家庭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的特征会对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否存在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还缺乏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和呈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的数据,发现不同类型社区影响城镇青少年成长的邻里效应:单位社区的集体社会化程度高于街坊型社区;商品房社区的社会控制水平高于街坊型社区;这些会导致青少年在自我教育期望和同伴上进程度上产生差异,进而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青少年教育中的社区情境属性,对理解和推动转型期中国青少年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