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象华 《政法学刊》2010,27(4):55-59
侵占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理论和实务界对侵占罪的若干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了司法的混乱。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和客观方面"拒不退还"、"拒不交出"都需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2.
犯罪未遂是近代世界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和刑法学犯罪阶段论中最重要的问题。犯罪未遂制度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犯罪未遂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和刑法理论上都存在着若干需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未遂的研究过去比较薄弱,近一两年来正在逐渐重视和加强。从理论研究状况看,侧重点是在犯罪未遂的特征的认定上,对犯罪未遂处罚原则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3.
占有是刑法与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刑法上的财产犯罪,根据其是否破坏占有关系,可以分为夺取型犯罪与侵占罪。我国刑法对夺取型犯罪与侵占罪之间规定了较大差异的刑罚,如盗窃罪、诈骗罪最高为无期徒刑,而侵占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随着  相似文献   

4.
专业论文题目授予学位作者指导教师安全保障义务研究法律硕士李鹏远陈粗东物业服务合同研究法律硕士胡庆波陈报东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研究法律硕士王寅桥陈推东房地产投资基金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硕士赵末夏程宝库论海外商业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硕士顾晓锋程宝库关于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构想法律硕士云卫花程宝库论消费者的隐私权法律硕士徐斌程宝库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的责任承担法律硕士杨山林程开源一人公司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硕士张敬程开源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法律硕士李婷程开源专业论文题目授予学位作者指导教师国家责任理论…  相似文献   

5.
论侵占性质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占性质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贪污罪 ,实践表明存在立法界限模糊 ,罪刑关系失衡等问题 ,笔者从比较研究的角度 ,建议将刑法中具有侵占性质的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及贪污罪合三为一 ,以侵占罪予以概之 ,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要求 ,重要的是还可解决现行刑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专论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写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王新清李蓉(1·3)刑法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郭泽强(2·3)论正当法律程序下的最低限度公正孙洪坤程晓璐(3·3)马克昌刑法思想述要刘明祥郭泽强(4·3)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论纲钊作俊刘蓓蕾(5·3)开创讯问制度的新路裴苍龄(6·3)刑法理论刑法中行为理论探微向朝阳甘华银(1·11)正犯体系与正犯概念研究陈家林(1·20)论间接故意犯罪的中止赵辉(1·29)中国内地与澳门刑罚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研究赵国强(1·33)刑法的一种心理学分析袁彬(2·8)论犯罪标准体系王敏(2·17)论胁从犯不是法定的独立…  相似文献   

7.
侵占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的新罪名。它是指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决定》公布实施已近两年,期间最高法院下发了《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但是,由于侵占罪是从刑法规定的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的,其构成要件与贪污罪等有关罪名相近,在社会上又没有广泛知晓,在对这一犯罪的打击与防范上容易出现问题。一、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侵占罪的…  相似文献   

8.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生  高劲松 《河北法学》2001,19(2):98-101
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中 ,对如何理解侵占行为中的“代为保管”的涵义 ,对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外延界定 ,以及如何判断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认识 ,结合刑法理论与实践 ,对之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规定侵占罪是自诉案件,但是实践中,由于被害人举证难等原因,导致案件证据不足,而由公安机关依据“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立案侦查。侵占罪是刑法新增罪名,目前尚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于如何认定侵占罪,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笔者就在司法实践中认定侵占罪的几个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侵占犯罪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行侵占犯罪立法存在的缺陷分析   从《刑法》第 270条、第 271条对侵占犯罪的规定看,尽管对于全面、充分保护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与个人的财产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无庸讳言,其中尚存在着一些缺陷,值得检讨与改进:   (一 )罪种划分不尽科学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对侵占犯罪罪行的划分上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刑法依据行为人持有他人财物的原因不同,将侵占犯罪划分为侵占脱离他人持有物罪、普通侵占罪、业务侵占罪。我国台湾和澳门地区的刑法还将侵占公务上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即公务侵占罪作为侵占犯罪的一…  相似文献   

11.
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是财产犯罪,因此在刑法和民法规定中存在着交集。本文在原有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基础上,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与民法理论对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分方法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廖益新【论文】制论我国单一制下的地方立关于制定部门规章的根据侵占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论犯罪暗数及其调查方法国际与国内法下劫持航空论著作权法中的平衡精种商业秘密保密义务和竞业再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论“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厉伎权人代位权诉讼若干沉中国仲裁机构的新发展与杨利敏陈章干陈立周东平陈晓明钟瑞栋洪艳蓉朱崇实郑金火丁丽瑛曾华群【判解研究】江苏轻纺公司诉香港裕亿公…一纠纷上诉”评‘、450《厦门大学法律评论》1~6辑目录—关于仲裁制度价值、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及仲裁条款独立性等问题齐树洁、蔡从燕【台湾法】台湾“民…  相似文献   

13.
侵占罪虽然在立法上对犯罪对象采取分条列明的形式,但由于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其外延极不确定。并且刑法上类似罪名的习惯思维和民法中相关概念的介入使现实中的侵占行为更难性。具体分析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每一种存在形态,使有关侵占罪的理论易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几个问题刘星明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填补了我国刑法典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空白,促进了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制度与国际著作权刑法保护制...  相似文献   

15.
论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刑法对侵占罪的设立、弥补了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但如何界定侵占罪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的区别?有必要将此罪的犯罪构成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6.
侵占罪是刑法第2O7条规定的新罪名,是指行为人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行为人将他人的遗留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对侵占罪中诸如“代为保管”“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等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就会混淆侵占罪与其他财产犯罪、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对侵占罪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对正确定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法第270条把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界定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根据罪行法定原则除上述几种财物以外的其它物品,不能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非法占有这些财物的行为不能定为侵占罪。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类似侵占的行为,只是因为其行为指向的对象超出了刑法第270条规定的范围,而不能定罪量刑,导致出现司法盲区。漂流物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侵占罪是我国刑法犯罪化中新设立的罪名,在这里刑法没有坚持自己最后手段性的地位,在刑罚可被替代的情况下,将侵占行为作为犯罪,违背了刑法谦抑性的原则,并由此带来许多法律难题。  相似文献   

19.
刑法中的犯罪论体系,依据其是根据事物本身论理还是根据一定目的而建立,可分为范畴论和目的论。犯罪论体系是范畴论还是目的论,是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的原点问题。要解决形式与实质犯罪论这一新的刑法学派之争,必须联系犯罪论体系的范畴论与目的论予以考察。现代刑法提倡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同时,由于刑法法益保护目的的要求,在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问题上,它要求由以往形式判断转向从处罚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刑法中的构成要件。这种基于实质可罚性把握的犯罪论体系即为实质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专  论论我国刑事法学的协调发展夏吉先 赵卫东 (1 3)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模式之选择宋英辉 郭云忠 (1 1 4 )当前严打研究中的四个误区李 川 (2 3)论当前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何秉松 廖 斌 (2 8)论死刑的正确适用赵廷光 (3 3)论预防与惩治陈正云 许道敏 (4 3)我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前瞻徐静村 潘金贵 (5 3)我国死缓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思考张正新 (5 1 3)论刑法解释的若干问题姜 伟 卢宇蓉 (6 3)刑法理论依命令之职务行为正当化研究高铭暄 朱本欣 (1 2 0 )论民法意义的所有权与刑法意义的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时延安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