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通讯员 卢翠连)今年以来,柳州市融安县以"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为抓手,建基地、进园区、拓市场、抓培训,帮助农民工实现有序转移就业.1—9月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41人,其中跨县就业1927人,跨省(区)市就业6114人,劳务收入约达18.9亿元, 该县主要做法:一是建基地,产业项目带动一批.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通讯员黄城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天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培训资源优势,找准扶贫发力点,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目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就业先行"就业脱贫工程,扎实推进全市职业培训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实现"两个同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确保培训"精准定位"玉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下发《玉林市"精准脱贫,就业先行"就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组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一季度,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部署,认真履行部门扶贫职责,扎实推进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等四项脱贫攻坚公共服务工作。一、迅速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为方便农村劳动者尤其是农村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迅速整合培训资源,并于3月8日下午召集市本级16个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定点培训机构脱贫攻坚职业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恩施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州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部门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五个一批"指导意见,充分发挥部门特长,精准发力,全面施策,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一、优化就业创业政策,力促精准脱贫2015年全州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就业部门在人社主管部门领导下创新创业机制,强化创业扶持政策保障,协助党委政府和州人社局先后出台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精准扶贫就业创业扶持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以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体目标,务实创新,精准发力,通过实施"抓实平台建设、就近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引导"举措,建立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就业创业扶贫长效机制,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帮助城镇新增就业5134人,帮扶11841户农户就业创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53户;发展私营企业2557户,其中新增238户;发  相似文献   

7.
<正>丹江口市集山区库区和移民大市于一体,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该市把扶贫工作当做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将脱贫攻坚主阵地作为"两学一做"检验场,实施"党建引领脱贫"工程,出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十条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双建双培双带"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当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排头兵和领路人,探索出了一条党建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贫困宣战,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其中不少地方开拓创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出"非遗+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南宁市结合自身非遗优势,积极创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本文以南宁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例,试图探究"非遗+扶贫"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创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培育特色品牌、全力助推非遗工坊发展等举措,促进非遗工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9.
从2014年到2019年,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围绕"五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实施"十大工程",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4年至2019年累计脱贫15117户58912人,贫困村脱贫出列94个。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初,玉林市全面启动"精准脱贫,就业先行"就业扶贫工程,围绕"一个率先"(在全区率先实现贫困劳动力家庭通过稳定就业全部脱贫),抓住"两个关键"(发挥就业和创业公共服务关键作用),实现"三个覆盖"(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全覆盖)等目标,通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有力措施,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  相似文献   

1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可持续脱贫任务艰巨、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特殊贫困人口亟需强化社会保障、低收入人口遭受"挤压"效应等。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举措、就业扶贫举措以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等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呈现整体向好态势。截至2020年2月底,全国约93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601个贫困县摘掉贫困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对此,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两手抓",认清形势,明确靶向,找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稳固脱贫成果。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脱贫工作带来新挑战,脱贫工作推进难度加大,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线"作战,积极防范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等情况出现,切实保证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按照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制定"四个一"目标,围绕"两个需求",突出"五个创新",大力推进城乡劳动者和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就业转移脱贫一批的路子,取得初步成效。一、制定"四个一"目标,精心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马山县国土面积2345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2015年期末总人口56.3万,农民人均收入6664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助推脱贫攻坚基层群众政策宣讲工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八要素"中明确提出"培训农民"。在"培训农民"中"讲好身边故事,传递政策声音,激励感恩奋进,提高满意程度"是摆在各级宣讲团面前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永德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永德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实践中创新思路,以"12345"脱贫步骤推进永德脱贫攻坚。"1个统揽"。2014年以来,全县识别出贫困乡4个,贫困村99个(深度贫困村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55户55396人。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谋划、统筹。  相似文献   

16.
给贫困群众一个稳定增收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使其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现代化生产劳动,促进思想蜕变,将向往富裕生活的愿望,转化为自身努力实现的劳动,达成"有尊严脱贫,脱贫不返贫"目标。勉县在脱贫攻坚中通过组织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贫困人口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既为贫困群众找到了稳定增收的路子,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支撑。这是勉县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收获,更是推进就地就近就业所应秉持的核心理念。笔者以勉县近年来建设扶贫车间就业、县域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践,分析就地就近就业在脱贫攻坚中促进增收的重要性,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广西贺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发挥就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积极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两后生"就业搭桥引线,通过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微型创业项目、提供求职登记、提供推荐就业服务等措施,助推贫困人员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截至8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19699人次,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27000人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工作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是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点工作。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在天津市委和集团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对天津市蓟州区困难村的帮扶工作,通过打造"五好党支部"、建设"技能培训平台"、建立健全制度、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等措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是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完成"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战略目标,今后几年必须抓住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点,即将"输血式扶贫"全面升级为"造血式扶贫"。将中央教育扶贫政策、国内教育扶贫工作示范区域的先进经验与陕西省清涧县教育扶贫现状结合起来,可以对陕西山区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效有序开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以"志智双扶"思想为指导;二是支持乡村教师发展;三是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扶贫;四是教育扶贫要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期对陕西山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贫困呈现总人口大幅降低,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集中的态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脱贫攻坚要做到"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线长,民族众多,文化、宗教信仰多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呈现集中连片特殊贫困特征,是我国脱贫攻坚最后一个"堡垒"。本研究从边疆民族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由来入手,梳理了精准扶贫的提出,阐释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选取2个民族自治地区个案,分析当前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内容的脱贫攻坚的现状及问题,探讨边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