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马山县脱贫目标任务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治理片区县。全县辖7镇4乡,共151个行政村(社区)、2298个自然屯,总人口56.33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63亩。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贫困户23691户94366人。2016年,全县有7个贫困村摘帽,2.916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6.76%下降至2016年末的11.61%。根据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地处桂东南端,是广西54个贫困县之一,并被列为2016年脱贫摘帽县。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村67个,贫困户19889户,贫困人口85817人,贫困发生率达10.14%。2016年,陆川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玉林市关于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以6.3万贫困人口脱贫。  相似文献   

3.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贫困村摘帽的难点主要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的难点主要是发展产业和实现就业。为推动贫困村产业扶贫和集体经济发展,文章在总结横县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促进产业融合、引育新型经营主体、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贫困村扶贫示范园提质增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确定的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以来,共有3个省级贫困乡镇,40个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54户15663人需要脱贫。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贫困户+产业+其他方式”为重点,在产业帮扶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正"太感谢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他们与我们村结了‘亲戚’,免费组织贫困户学技能,让我们贫困村脱了帽,让贫困户脱贫走上了致富路。"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庄埠村委妇联主任黄格丽满怀欢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6年以来,桂林市人力资源社  相似文献   

6.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近年来,建始县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整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机遇,鼓励就业、促进创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如今,全县就业形势更加稳定、创业亮点精彩纷呈。"企业双创+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建始县有92个贫困村,4.1万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3.7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仍然占到绝大多数。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作为精准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南宁市马山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紧紧把牢"第一书记"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强化"管理、指导、服务"六字诀,坚持强化团队作战与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打造"空店"创新模式,把牢队伍建设和创新工程两个抓手,全县7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扶贫氛围,有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进程。截至2016年11月底,马山县12个预脱贫摘帽贫困村新增25个产业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以来,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决战四年、提前一年"的脱贫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建立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务工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抓手,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工作,助力精准脱贫公共服务工作。一、主要工作措施(一)扎实开展挂点贫困村精准识别基础工作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挂点贫困村是龙州县逐卜乡板要村和三叉村。2015年10月,崇左市人力资  相似文献   

9.
正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脱贫攻坚聚焦于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三个核心任务,它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互促共进的。对于脱贫攻坚中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问题,如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等问题,应进行一个"形而上"的宏观思考。领导·组织论。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统一部署下的全局性、规模性、社会性的战略大行动,是检验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通讯员程耀扬)2015年12月4日,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兼)蒋劼深入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慰问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自治区公务员局副局长谢兆东、自治区公务员局考录处相关负责人一同调研。蒋劼一行看望了自治区人社厅派驻古零镇4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并在里民村村委会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重点听取了4位"第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贫困宣战,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其中不少地方开拓创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出"非遗+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南宁市结合自身非遗优势,积极创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本文以南宁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例,试图探究"非遗+扶贫"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创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培育特色品牌、全力助推非遗工坊发展等举措,促进非遗工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通讯员陈建玲程耀扬)7月4日至7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部门各出妙招,倾力帮扶马山县贫困村。自治区纪委派驻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纪检组组长郑文临、副组长王新力率纪检组党支部一行5人赴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了解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对脱贫致富的设想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操作与执行中出现了申请贫困对象的资格认定与筛选工作繁重;扶贫项目的审批、运行及资金监管权责不明;各贫困村未制定长期、科学、合理的脱贫计划,村民缺乏致富脱贫的行动理性等问题。应通过重构乡村利益共同体、助扶代际传递贫困户、搭建社会融资平台、构筑社会支持体系等措施来调动国家、组织、个人等力量,为精准化扶贫、理性化致富、系统化脱贫,以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主体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云南省牟定县探索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农业全面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2月5日,松滋市洈水镇九岭岗村党支部书记邹英英光荣领取全市"三农"工作一等奖的奖牌时,她不禁回想起2016年的扶贫攻坚战,想起了松滋市人大办驻九岭岗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的领导和帮扶。洈水镇九岭岗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13户278人。两年已经预脱贫63户153人,2016年脱贫数为35户73人,立志2017年全村全面脱贫脱帽。  相似文献   

16.
扶贫攻坚期应聚焦农村低保群体的稳定脱贫。但扶贫开发出现不稳定脱贫倾向,如贫困对象识别行政化和非动态化,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率高,村两委脱贫带头能力建设滞后等。农村低保标准已超过贫困线,但不能用低保替代扶贫开发,应根据贫困群体类型相机选择低保与扶贫融合方式。建议建立贫困群体参与的扶贫开发模式,分类下放扶贫开发资源分配权限,分类识别扶贫对象;统筹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程,加强本土人才集聚和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盘活贫困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促进社会精英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7.
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以项目制为基础的产业扶贫方式使政府得以将企业作为国家资本“代理”嵌入贫困村参与扶贫;为了激发村庄的内生发展能力,地方政府以政治精英下沉嵌入和村庄内生嵌入的方式,引导扶贫干部、合作社、大户三大重要的扶贫力量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解决贫困问题。但基层政府对“短平快”效果的追求、企业纯粹逐利进入、村庄共生关系淡化及贫困户被动的策略性接受,破坏了这种嵌入性带来的结构性转变,造成产业扶贫中产业发展与脱贫目标的靶向偏离、贫困户实际创收有限、产业扶贫难以为继,形成一种脱嵌式产业扶贫。因此须构建一套完整的对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努力探索开发扶贫目标下农户能普遍获得资源和项目成果公平性分享的制度安排,以期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通讯员 蓝 洲 李年政)南宁市上林县将旅游业的发展与促进贫困户就业脱贫深度融合,作为"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的"重头戏",近期,上林县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进场招聘企业46家,提供就业岗位4047个,现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 2 万多份,接受求职应聘和政策咨询1554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89人.其中6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村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易地扶贫搬迁中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方面,部分地区扶贫搬迁规划地方政府说了算、贫困户名额和脱贫名额村干部说了算、是否贫困及是否脱贫贫困户自己说了算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易地扶贫搬迁中愿意搬迁和能够通过搬迁实现脱贫的可能并非是最困难的贫困户。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扶贫搬迁项目科学性水平、助力完善贫困户脱贫退出机制、实现对贫困户的动态跟踪帮扶。通过将大数据技术融入精准扶贫全过程、完善扶贫财政保障机制及人才队伍培育机制,可以保障技术、资本和劳动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贫困村既是难点,也是重点。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省有3000多个贫困村整体脱贫。还有4000多个尚未摆脱贫困。尽管实现贫困村的整体脱贫任务艰巨、难度很大,但我们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好的机遇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