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一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突出效率兼顾公平为基点的“适度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一本世纪初以注重公平为重点的“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政策的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集群发展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借鉴我国浙江、广东以及国外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培育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条可行的道路。产业集群的定制生产方式,能够避开大规模生产方式对市场规模的高度依赖、对外来资本的依赖,培育集群的过程也是培育社会资本的过程、不断激励创新的过程,而社会资本与创新能力正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集群发展有其内在机理需要转换思路。  相似文献   

4.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现实选择。在这一战略框架内形成的西部开发,中部“隆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新的联动关系,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实现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谋求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本文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综述,指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是以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为空间构架,以两步走阶段式发展战略为时间构架,建立起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 (AKamattsuKaname)提出了“飞雁理论” ,打破了传统“梯度最小律”原则的局限性 ,揭示了通过政策“导航”实现地区间产业深度传递的规律 ,揭示出政府意义和国家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本能迁徙”的重要作用 ,对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 ,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7.
韩富英 《求知》2004,(4):29-30
统筹区域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原因和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曹立 《求知》2006,(12):3-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对落实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展现了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地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自然资源、政策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资金不足、人力资本欠缺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制约因素。为此,应因地制宜,多方举措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园区增长极战略、人才集聚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生态文明战略,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支持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本世纪前半叶实现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西部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将与东中部地区融为一体。如何协调东中西三大地带关系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受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现代化还相当落后。当前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现代化建设 ,需要处理和解决好西部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面临着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程度深、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持续扩大、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分割化”现象突出、养老保险政策衔接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当前,西部地区科学、统筹发展的理念和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视,经济持续增长和财政支持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参保意识增强,现有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使得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条件.应通过政府的全面主导,分三个阶段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并轨”和“体系整合”:到2015年以前,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到2020年以前,建立全面稳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30年以前,初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并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调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并研究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产业调控战略。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区域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统筹区域发展客观要求探索新途径治理区域市场壁垒。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区域的发展”。这对消除“陕西现象”,统筹陕西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陕西现象”是异常发展状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居民消费水平均增长4%左右,建设成就巨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大增强,各类开发区建设蓬勃展开,形势喜人。但在新情况下,出现的“陕西现象”应引起关注。“陕西现象”,主要是指“科教居明显优势,经济居明显劣势,二者排序前后反差之大为全国之最”这一异常发展状态,是指工业后进所造成的三大产业之…  相似文献   

15.
李英东 《求知》2017,(3):25-27
“十三五”时期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开拓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在实现区域发展动力转换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创新理念为核心,通过科技、理论和制度等全方位、系统化创新来实现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发展动力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6.
梁剑峰 《理论探索》2007,2(6):40-42
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发展.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制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出发点,重点与非重点的对立统一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辩证法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遵循的认识论原则.因此,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纯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和谐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略超前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没有直接指向区域经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未来教育发展潜力有限,长期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政策倾斜,促进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的结合,实现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8.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陆海统筹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陆海统筹的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打通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路径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陆海统筹需要通过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和促进区域帮扶与合作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也面临陆海统筹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通过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完善陆海统筹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探索海陆区域间帮扶合作新机制、提升陆海经济的一体化水平以及加强对海岸带陆海系统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业、大力扶持主体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推进技术进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蔡继明 《民主》2004,(5):7-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 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首先,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变来看。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