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中,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有着重要的地位.发展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的政绩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内容,以"权为民所用"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握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要以正确理解GDP为线索,并据此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对领导者职能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尺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本质 ,劳动价值论也是如此。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引发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在实践中科学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刊组织的“劳动价值论”学术笔谈 ,正是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 ,对劳动价值论创新发展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东海 《前进》2009,(9):35-36
一、发展问题的由来以及发展的界定 发展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亘古而常新的历史课题,无论是在自然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人类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从未止步过。人类在探索发展的进步和挫折中得出这样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校要树立新的发展观王体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总结了17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提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宏伟蓝图必须贯彻的九条重要方针和应当处理的12个重大关系。《建议》和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6.
王虎 《前沿》2005,38(1):17-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本论文试就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实践途径做一探析。文章认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 ,它是我们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从实践途径来看 ,要想实现这个发展观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 ,还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季相林 《桂海论丛》2003,19(1):63-65
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的基本取向是 :从改造自然、技术、环境等转向改变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论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金融中介、信贷配给、存款契约与银行挤兑、期限转换等,主要观点有:新金融中介论、逆向效应论、道德效应论、债务期限与证券化论。了解现代银行理论的框架,对于广大银行工作者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杰 《前沿》2010,(19):34-37
马克思发展观面向的时代问题:把工人阶级从异化的生存境遇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设想。马克思发展观中蕴含着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从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艰巨任务出发,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履行好发展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关于发展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因此,在全党树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执政理念,必将有力地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把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新的伟大历史实践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帷幕即将落下。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必将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预料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带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为了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正在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宏伟蓝图,实践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奠定时代发展的基础。回首改革开放这几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分析实际上为研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要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必须首先对生产关系,进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的进行革命。发展生产力还存在另一条途径,即发展科学技术。上述两方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但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又需要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十三五"规划建议紧紧围绕这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提出若干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因之成为一个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作为灵魂而贯穿始终的、关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对发展观的中国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4.
徐纪平 《今日浙江》2003,(21):26-27
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推进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模式,它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的新型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保持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新型关系,它所要建构的是整个社会发展系统持续而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这些理论特色源于时代的发展,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源于发展观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整体性是它的突出特征 ,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桑玉成、刘春荣在《复旦学报》2008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眼下主要以群众自治等"非国家政权组织"为载体所推动的基层民主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这种形态的基层民主,除了其自身不完善所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的精辟表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发展。正是因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重要性和崭新性,它引起了国内外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最近,《观察与思考》记者参加了浙江省社科院举办的有关科学发展观专题的学术研讨活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