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领导和审判独立都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两者关系是统一的。实践中要克服党委包办案件的倾向纠正党内个别人非法干扰审判活动的违法行为。加强和完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确保法院的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就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而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论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是人们权利或利益的合理分配。公正观不同,公正内容也不一致。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活动公正的一种企望,一种司法价值评价。司法公正应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三个内容。要矫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必须特别强调程序公正的历史价值。司法改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经之路。在这场改革中,能否解决好司法独立的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明社会,司法公正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作为守护者的法官则是此防线的最后保障。法官是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法律必须依靠法官来公正有效地适用,而在法官构成要素中,法官良知又是其灵魂,法官良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司法过程的结果,决定有无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法官作为一社会主体,具多重角色冲突对公正司法有很大影响.本文拟用法社会学分析的方法,辩析法官如何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作出裁判的.然后,提出就在观念和制度上作哪些更新和改革,以避免多重角色冲突,尽量消除影响法官公正司法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法律保障着人类的平等、自由和安全,是维护正义的手段,而法律得以有效实施,得益于程序完备的司法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半是源于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的主要缺陷表现在:司法权力地方化、司法活动行政化、司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等。这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法律的有效实施,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因此,司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论司法公正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正是司法亘古不变的灵魂和生命。在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下,人们习惯于把司法定位于解决社会冲突、使社会达到公正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路径,而法学家们及法律实践者们长期以来也把司法的作用囿于提供公正。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当司法制度仅仅为追求公正而付出太多代价时,公正也就不成其为公正了。因此,效率这个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与公正一起成为现代司法理论和实践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法律推理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法律推理过程中正当程序对司法公正实现的保证作用,对如何运用法律推理实现司法公正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司法机关的宗旨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司法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我国司法队伍现状和发展特点,司法改革应从司法人员的选任、司法权力的配置、司法机构的设置、司法权力的运作以及司法程序的建构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切实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手段 ,而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司法体制及作为司法体制之一的法官制度的改革 ,法官制度的改革与司法公正密切相关。一、现行法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司法公正的影响。1 .进入渠道繁杂 ,整体素质偏低。鉴于“文革”中砸烂公检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后适应改革开放实行法治的需要 ,恢复法院时为了便于尽快开展工作 ,大量引进了法院工作人员 ,有“文革”前在法院工作的老同志 ,更多的则是部队转业干部及招干 (以高中毕业生为主体 )、其他行政机关调入的 ,其后逐步增加了大专院…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法律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公正司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要坚持和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法治活动的总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重视对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基本规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党执政环境的变化,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则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十六大报告依据对这种变化的客观分析,在深刻总结党的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任务,科学回答了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新的时代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征途上,如何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提…  相似文献   

14.
树立现代大战略观、大经济观、改革创新观和大人才观,实行领导观的与时俱进,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决策方向正确和内容科学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当遵循执政为民、依法执政、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应当采取正确的途径,把握好“改革和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正确解决当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坚持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新形式带来了新闻报道内涵与外在形式的变化,也使得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网络媒体的报道下,司法审判更为引人关注,也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和挑战。然而,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司法和媒体并没有根本的冲突,二者都是现代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的两种力量,所以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司法和媒体更要受各自职业伦理的约束,媒体客观中立报道,司法谦抑应对。  相似文献   

18.
刑事裁判文书的发展经历了雏形、改革、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司法公正也得到塑造、不断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俊杰 《理论前沿》2003,(22):30-31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现实的呼唤,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已经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也必将能够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再铸辉煌。在当今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三亿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