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建设,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浓墨重彩地提出,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加快重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五个重庆”建设蕴涵着浓郁的人本思想,每个“重庆”建设既是经济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改善民生的体系。 一年来,围绕“五个重庆”建设,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促增长、重民生、保稳定”为重点,创新人大工作,加强和改进代表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等活动,使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提高了人大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有力地保障了“五个重庆”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正值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决定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就重庆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标志着重庆发展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回顾总结我市直辖以来的立法工作,明确今后立法工作目标和方向,对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2,(10):49-49
近日,2012年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评审结果出炉.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同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民企获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加上之前获批的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广怀集团,共有5家民企获批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重庆规划工作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和“五个重庆”建设,以“大江大山、开放人文”为主题,紧扣开放高地构建、城市空间拓展、特色风貌塑造、民生工程规划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有力地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1年10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新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对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在老国企重庆制药五厂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大新药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独具“大新药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对重庆未来发展作了全面规划,提出了要"着力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奋斗目标。此后,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关于"五个重庆"的专项决定,对"五个重庆"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五个重庆"坚持以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0,(1):96-97
重庆的打黑风爆拔得头筹,排在了民生决策的首位。自2008年起,重庆确定民生建设五大目标,拟在3年内投入5000亿人民币,建成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畅通重庆和宜居重庆。尤其自2009年6月以来,在历次“打黑除恶工作”基础上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相似文献   

8.
在渝北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渝北区人大代表、重庆石船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银。张光银董事长向记者介绍说。重庆石船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77年,历经了三十年艰苦岁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区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经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3年8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改制成重庆石船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16日,重庆市委召开深化平安重庆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批示和中央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深化平安重庆建设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重庆,关键是如何妥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十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工作大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重庆这一宏伟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不断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历史翻回到2003年1月8日,重庆市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这次大会描绘了重庆未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制定了富民兴渝、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2.
一、五年峥嵘初现辉煌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成立,展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设立重庆直辖市,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纵深的战略举措,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重庆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1994年10月,江总书记为重庆确立了“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1998年3月,江总书记提出重庆要集中精  相似文献   

13.
1997年3月11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重庆发展由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为新世纪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成为了引领重庆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纲。2008年12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在我市考察时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解决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促进城乡讲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别会见了参加渝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的香港、浙江来宾,就深化渝浙港合作进行了交流。薄熙来说,中央把重庆定位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和统筹城乡的直辖市。重庆市场腹地广阔,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正通过建设“森林重庆”、“健康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和“宜居重庆”,改善提升综合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人勤春早     
“五个重庆”建设是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市六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人大组织开展了“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的主题活动。目前,此一活动在全市各级人大的精心策划和引领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并且一步一步地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总结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完成了各项换届选举的重要任务,是全市政权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并为重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重庆直辖八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5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608元,跨上1000美元新台阶。这标志着重庆在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步伐。 2004年重庆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与时俱进推进了八项重点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推进新型工业  相似文献   

18.
策划人语: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对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而言,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就此启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既是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重庆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的三十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  相似文献   

19.
黎藜 《公民导刊》2010,(4):25-25
成都和重庆,这是两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城市,2007年6月7日它们同时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与成都在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两地的差异性,重庆不可能复制成都模式或照搬成都经验,但是在观念上、认识上、软实力建设上,应当向成都学习,并且还要结合重庆实际进行创新,同时重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重点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到20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相当于2000年重庆市工业的规模。设立北部新区是重庆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北部新区首批通过了国家验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发建设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