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志阳 《长白学刊》2023,(3):149-156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把握劳模精神需要从生成、理论、价值三个维度入手。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它以自身生成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相统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方向遵循。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以生产劳动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映射,是以人民至上为政治旨归的生动诠释,是以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它的科学内涵,集中凸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内涵,提供了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动力源泉,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对人民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劳模也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们的身上,能准确体现出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传祥、张秉贵到李素丽、许振超,看似不同的劳模个体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这种曾经感人至深的劳模精神呢?本期“人物”栏目的三位主人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9,(2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他多次指出,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  相似文献   

4.
劳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性、鲜明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劳模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行为规范、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4,(7):72-7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劳模代表讲话时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多元碰撞的新时代,如何弘扬好劳模精神、发挥好劳模作用?南通海事局劳模群体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突出的工作业绩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南通海事"劳模群体"现象及其特征南通海事局建局10多年来已成功培树了1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6个地市级共11名劳模,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正"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时代贡献,充分肯定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产业工人聚集的铁路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先进立新功、交通  相似文献   

7.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劳模也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他们的身上,能准确体现出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从时传祥、张秉贵到李素丽、许振超,看似不同的劳模个体中又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的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怎样传承和发扬这种曾经感人至深的劳模精神呢?本期“人物”栏目的三位主人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正劳动模范是时代的标杆,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王进喜到蒋筑英、袁隆平、钟南山等,每个时期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在当前全党全民团结抗疫、恢复生产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更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一、发挥劳模作用,就要真心实意呵护劳模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是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树立、奖励与宣传、学习劳模的运动中孕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即"勤于劳动、精于业务、敢于斗争、善于创造、乐于奉献",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劳模们敢当先锋的气魄,顽强拼搏的作风,敢于斗争的勇气,献身革命的品格,服务人民的情怀。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既有伟大的历史作用,又具有新时代的独特价值。它丰富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涵,提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凝结了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独特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源自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批判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萌发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内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蕴与时代内涵.通过弘扬劳模精神,既能在劳动这一人的本质实践向度内建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又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正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30日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一名党员,就是一个先锋战士;一名劳模,就是一个先进标杆。面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两场"大考",我区各级工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注重发挥党员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动员全区  相似文献   

12.
劳模是企业员工的杰出代表,是企业精神的展示,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商业企业劳模文化是指劳模在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服务理念、服务理论、服务道德、服务艺术以及由此对企业和广大员工产生的影响和形成的氛围。劳模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个性的反映,并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戴花要戴大红花……”这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 劳模,为一个时代所膜拜。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传统本色的劳动观、劳模及劳模精神面临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追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意志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境界的内在统一。新时代劳模精神有助于引领个体劳动品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应通过固化劳模榜样示范效应、优化舆论宣传形式、强化劳动实践引领等方式,不断增强新时代劳模精神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70年劳模事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二是改革开放时期。在此期间,劳模在促进政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引领先进文化、以及劳模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对新时代我国劳模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启示:劳模事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劳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对劳模事业规律性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力量。亿万劳动群众用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诠释了源远流长的劳模精神。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下,有必要梳理劳模精神的发展与丰富过程,阐明其融入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时代价值,从而探析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途径,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维俊  龚煊 《政策》2006,(6):53-56
“五一”前夕,我省隆重表彰王华汛等298名省劳动模范。这些劳模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本期《荆楚风采》栏目特刊登东风汽车公司设备制造厂夹具车间铣工、高级技师刘军荣等6名省劳模的简要事迹,希望全省干部群众向劳模学习,积极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为加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正>"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新时代全面推进"精彩呼铁"建设,就要着力激发工匠精神,厚植工匠生长的土壤,培育一批批敢担当、有作为的"铁路工匠",助力草原铁路振兴发展!一、激发工匠精神,助推"精彩呼铁"高质量发展1.敬业奉献,担当新使命。伴随现代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特殊钢及延伸产品、重型矿用车及装备机械主要生产企业。北方重工集团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倾力打造劳模文化,一批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的模范职工脱颖而出,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兵器工业劳动模范6人,内蒙古劳动模范36人次,包头市劳动模范79人次,集团公司劳动模范588人次,不同时期的英模群体成为企业发展的领跑者。近年来,北方重工树立劳模是企业的精英,是职工身边的“金牌工人”的理念,坚持在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管理劳…  相似文献   

20.
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凝练现代东北核心价值。作为现代东北核心价值的主要来源,劳模精神具有鲜明东北特色、东北方式,应当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探索劳模精神与东北全面振兴的融合,应从基本立场层面理解"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号召勤于劳动、勤于创造;从核心目标层面理解"勇于创新、争创第一",号召敢于创新、善于创业;从价值追求层面"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号召乐于平淡、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