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是统一国家团结巩固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在认识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方面,毛泽东同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民族问题光辉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提供了思想指针。  相似文献   

2.
仇昱 《民主》2004,(7):6-7
邓小平同志关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本思想,概括起采就是“四个统一”,即“一国”与“两制”是统一的,“爱国”与“爱港”是统一的。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与维护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与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也是统一的。当前,“四个统一”的思想体现在香港政制发展问题上,就是必须明确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左”的错误,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崭新的重大战略决策.1978年底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在制定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决策时就形成了这个思想.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在向美国参、众两院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立场时,第一次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他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知识分子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十条,但最重要的是第九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的时候说:“中同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非常迫切非常重要。”尽管党中央再三强调要重视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但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和小生产、甚至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轻视知识、歧视和排斥知识分子的现象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因此,在学习和贯  相似文献   

5.
我们民革中央衷心拥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就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原则,求同存异,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针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充分体现了包括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已为举世瞩目、国际赞誉。本着这一实事求是的方针,中英两国政府进行友好谈判,终于使香港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无疑,这一前所未有的构想,不仅为实现国家的统一,解决当代国际争端,指明了出路,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六日,邓小平同志在和台湾、香港知名人士谈话时,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祖国大陆同台湾统一的构想,后来又推广到用来解决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问题。几年来,经过中英、中葡的谈判,香港、澳门的主权收复问题,将在本世纪末予以实现。台湾问题也将按“一国两制”原则得到解决。祖国的统一将变为现实。“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  相似文献   

8.
孙信成 《党政论坛》2001,(10):28-29
“干部年轻化”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1979年7月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 ,”“我们的人才是有的 ,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 ,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 ,邓小平同志又说 :“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 ,再过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 ,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  相似文献   

9.
《团结》1995,(Z1)
民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中央机关各部门:春节前夕(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坚持原则、求同存异。根据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针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所采取的又一个重  相似文献   

10.
“干部年轻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这个问题。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说:“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及时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且在实践中解决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存在的许多弊端。这些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邓小平同志在人权问题上发表了不少重要论述。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同志理论旗帜 ,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人权理论。江泽民同志对人权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邓小平的人权观念、江泽民的人权论述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权 ,深刻认识人权与法治的关系 ,实现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大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一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切实解决认识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求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品的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文化价值的统一.是时代赋予企业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所作为。富有实…  相似文献   

14.
“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精髓,也是他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题与特色。邓小平同志“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把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方法论,以此来认识和改造当代现实社会,从而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邓小平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讨论其中的三个要点。一、恢复和确立唯物辩证法的权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特征。因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唯物辩证法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  相似文献   

15.
唐德中  袁虹 《理论探讨》2002,2(2):86-88
孙中山是提出和实践国家统一思想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而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杰出开创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对与时俱进的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直接继续”和创新发展 ,认真总结、承继孙中山革命思想对顺利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一国两制”论的深刻启示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论,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战略方针和基本...  相似文献   

17.
十年浩劫给我们的社会道德风尚带来了严重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人口思想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祝彦 《理论视野》2013,(10):51-55
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英明指挥 周恩来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时,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好”,邓小平也认为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有一个“好的党中央”。这个团结坚强的党中央形成于党的七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林庭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百年耻辱一朝洗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率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变成了现实。一、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