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网络微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微博时代"。微博是人们抒发情绪、进行交流及分享信息的平台,是普法宣传、培养法治意识的新途径,是反腐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监督的有效工具。但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不实信息泛滥、微博审判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言论失当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对法治社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借鉴国外对微博管理的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在微博时代的法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玥琦  方媛 《法制博览》2015,(5):135+134
司法围观现象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对司法审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归纳总结了司法遭遇到围观所带来的挑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分析了当代社会司法围观对于司法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媒体和司法机关的角色,提出了应对司法围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吕逸榛 《法制博览》2015,(2):188-189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司法领域的改革创新。微博直播庭审作为一种审判公开的新形式固然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其也有弊端。面对全国各地法院推行微博直播庭审的现状,应当认真权衡利弊,并结合实际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乃至少年司法发展的一大因素,是没有建立独立的、符合少年司法规律以及案件办理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现有考核评价机制基本上是以办理成人案件为标准设计的,以此评价少年司法工作,不利于对少年司法工作者的辛苦付出给予客观、公正评价,也不利于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制度落地生根。应建立科学的少年司法考核评价机制,以期对我国少年司法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司法者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其职业道德水平不仅对个案公正产生影响,甚至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司法者的职业性质及其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司法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然而,我国司法者职业道德的现状相较理想状态还有待提高。近年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不断推进司法改革。本文将围绕司法者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少年司法的特殊理念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年司法理念就是对少年司法应当是什么的理性认识,是少年司法的理论基石。少年司法理念与对儿童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思潮对少年司法理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国家监护权理论和儿童特别保护观念才是少年司法独特的思想基础。这样,通过凸现尊严和自由,加强对少年的特别保护,强调少年福祉,注重实质平等,促进全面发展,从而完成个人和社会对少年司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张伟 《法制博览》2015,(7):182+180
司法公信力便是主体信用与受众信任作用的产物,司法的时代性是在特定时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特点,顺应时代特点来提高公信力是有效的方法。新媒体时代固然对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同时也是提高司法的公正性的一个手段和契机。新媒体时代下,司法公信力面临信息传播迅速广泛、公众对司法公正要求高等挑战,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以保持司法的独立和透明、提高司法程序的质量、追求经得起推敲的判决和建立司法与受众之间的双反馈机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罗茵 《法制博览》2013,(5):86-87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和社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微博著作权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种类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父亲终于退休了,让全家人没想到的是,原来退休前经常憧憬着退休后要好好享清福的父亲,却因为不适应退休后的清闲生活,变得郁郁寡欢起来. 为了帮父亲尽快度过退休不适应期,张丽姐弟三人针对父亲喜静不喜动的特点,决定给他买台电脑.或许是成天待着太无聊了,父亲对买电脑一事并没有排斥,反而认真地跟张丽学习起电脑的基本操作来.父亲性格内向,不善交谈,为了让父亲有个倾诉的空间,张丽除了教会他看新闻、下棋外,还重点向他推荐了微博.父亲听了,对微博产生了兴趣,让张丽帮他建个微博,并给自己的微博起名为“白头闲翁”.  相似文献   

10.
汤晖 《法制博览》2015,(3):73-74
新时期的反腐倡廉运动体现出了新时代的特征。以微博反腐为代表的网络反腐进行地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反腐的各方面特点,总结反省出传统模式下制度反腐中监督机制的缺失,并以微博反腐为启示,对传统反腐模式下监督机制的改进提出了几点思考与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