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3、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测报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2.
余欣烨 《法制博览》2015,(6):252+212
中国的海外投资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一些国有企业得到国家的批准到海外进行投资。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我国企业搭上全球经济飞速增长的顺风车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以及海外投资领域风头正劲,如何保护中国企业的发展正以及降低海外投资风险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管辖权是国际投资者与国家发生纠纷时国际仲裁庭解决纠纷的基本依据,也因此有关管辖权方面的争议一直成为国际法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经验不断丰富,必须对有关管辖权问题作出回应加以防范。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概念,将管辖权作为整个文章的中心和主线,围绕管辖权探讨了属时管辖权、国际投资仲裁庭管辖权扩张,以及我国在面临管辖权扩张趋势下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台资与港资不仅在大陆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层面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台商对大陆投资推动了两岸交流与互信,密切了两岸经贸联系,促进了两岸关系发展,香港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桥梁与中介,港商对大陆投资在促进与稳定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台商与港商对大陆投资在投资动机、方式、规模、产业与区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之处,对其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台资与港资分别在大陆利用外资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各自的特殊性,以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时有所依据,以使其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更好地发挥特殊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果将中国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比作一首交响乐的话,那么,利用外资和建立涉外企业就是它的主旋律。截止到2000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06亿美元,建立涉外企业35万多个。大量外资的进入,不仅弥补了中国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对外行为,已经愈益影响到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着重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涵盖问题广泛,围绕利益和制度两大分析范畴,包含越来越多的政治变量。不同国家由于资源禀赋不同,面对对外直接投资流动会形成不同的国内联盟,而不同政治制度以及国际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的影响也不一样。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附带制度属性,对转型经济体的作用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国内制度和社会学习能力。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进展表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日益受到新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而探寻国际—国内结合的研究路径、注重特定产业内贸易的案例研究以及加强比较研究,则意味着进一步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日、欧一些政要纷纷要求人民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国际社会对此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长期以来从事东亚地区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并多有著述。近日,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麦金农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提出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麦金农教授认为: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债权国,人民币自由浮动会导致其反复升值。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走出去”与当代中国外交海外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国际展望》2012,(2):15-26,133
伴随中国经济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有关能源开发、工程承包、投资安全、领事保护等海外事务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新的参与者。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经验、能力等主观条件及客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限,日趋独立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当代中国外交的海外行动制造了一些棘手的困局。  相似文献   

9.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前者 包括经典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生产的折衷理论等;后者则 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增长理论等相联系。这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回答 了为什么一国的生产者愿意并能够到国外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他们是怎样选择投资地的, 什么因素决定了发达国家的生产者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 贸易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的意义、局限性及可能的扩展方向进 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际投资争议,是指在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中的争议。具体来说,即在国际投资活动中所产生的不同国籍的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它们相互之间因直接投资而引起的各类争议的总和。随着国际投资的日渐增多及国际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的日渐提高,如何妥善合理地解决国际投资争议,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中国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比作一首交响乐的话,那么,利用外资和建立涉外企业就是它的主旋律。截止到2000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06亿美元,建立涉外企业35万多个。大量外资的进入.不仅弥补了中国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起到这种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导致2017年全球经济明显提速的动力来自于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稳中有增、劳动生产率逐步改善、国际贸易增长加快、国际投资回暖以及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等,而更大的背景则是过去数年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累积效果的释放。全球经济还面临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主要表现在全球债务居高不下且资产泡沫仍在积累,保护主义正在成为阻碍贸易与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威胁,特朗普税改可能带来的扰动,东北亚朝核危机升级、中东地区冲突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地缘政治变化。预计2018年世界经济维持2017年增长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序言 1986年以后在亚太地区出现了一股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这股高潮的资本投资来源主要是日本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投资的内容主要是面向第三国国际市场或返销投资国市场的面向出口工业生产基地转移投资,投资的实体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新书讯     
《国际政治研究》2009,(1):F0003-F0003
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俄〕齐甘科夫等主编6开300页2008年12月版定价:39.00元该书是由俄罗斯一些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撰写的论文集,对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特点、国际关系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现状、安全问题、国际谈判、民族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审  相似文献   

15.
在与世界的碰撞磨合中,中国若能以未来观审视当前一些棘手的外交问题,或许可以少一份怨尤,多一些新思维。按照北京的战略眼光,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走完将近一半,剩下的11年里,国际体系应该不会发生大的翻转,而中国将与同处上升期的新兴市场国家一道"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月生效的《全面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其中的投资章节产生于国际投资规则调整和重塑时期,借鉴了东道国—投资者利益平衡的改革经验,在东道国规制权上体现出从“限制规制权”到“优化规制权”的转变。这在国际投资规则上对于调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平衡东道国主权和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特朗普政府执政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往届政府的国际投资政策,包括频繁干预和阻挠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对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以及在涉及投资规则的国际谈判中强调国家经济主权和主张弱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其投资政策的调整主要源于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的经济民族主义理念,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跨国资本和商品的流动,推动制造业回归,夯实制造业基础。特朗普政府国际投资政策的变化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国际投资环境、国际投资规则、中美双边投资甚至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广泛影响。对此,中国一方面应该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缓解潜在的引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与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新的贸易和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薄燕 《当代世界》2013,(12):44-47
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应对这个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经过过去二十多年的努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已经形成并正在经历重大变迁。但与此同时,各国尤其是那些关键国家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分歧,使得该项国际机制的建设始终滞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发展速度。2013年11月12日在华沙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承前启后的一揽子协议之后于23日闭幕。  相似文献   

19.
莫莉 《工会博览》2009,(5):63-63
建筑工程投资全过程控制是一种全新的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管理方法。它强调建设工程是一个过程,建设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工程投资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人们在工程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对于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工作。目前,建筑工程投资全过程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戴睿  任益叶 《工会博览》2010,(7):257-257
受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增速逐月放缓。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有所增加,一些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日益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和企业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将继续面临严峻的国际商务环境。不过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反对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呼声的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不断努力,相信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环境会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