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唐朝及以前,炉山因仙人结庐修道而闻名于世,道教史书谓庐山。庐山山体挺拔峻秀、山顶凹陷、状如香炉,故地方史志称香炉山,也叫香炉峰、炉峰山,可炉峰山脚下马透平原的乡亲们习惯叫炉山。连江炉山同江西九江庐山普通话福州话同音,地理地势、自然风光也相似,人称福州"庐山"。我老家在炉山脚下的透堡镇馆读村,七八岁时同三个小伙伴登高第一次爬炉峰。天蒙蒙亮,我们  相似文献   

2.
王艳萍 《当代广西》2009,(12):55-55
柳城县古砦乡,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这里的汶炉、独山、上麻、大岩、罗峒等五个村委,毗连罗城、融水两县边界一带的山弄里,是仫佬族集中聚居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炉前女政委     
《中国妇运》2002,(7):40-42
1999年6月,山东莱钢股份公司炼钢厂任命黄健、杨西银、田伟秀三位女工程师分别担任1号、2号、3号转炉的总炉长助理、政工干事。此事在厂内引起巨大反响。炉前工们更是议论纷纷:“女流之辈到炉前来干什么?”、“炉前这活儿她们能干得了吗?”、“厂里搞什么花样呀?几天就把她们轰回去!”……  相似文献   

4.
“香港”名称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广为流传的有以下几种: 1.由《红香炉山》一名演变而成。据说,清初在铜锣湾海旁,有红香炉从海上飘来。村民便在沙滩上建庙,庙后的小山便被命名为“红香炉山”。由此演变成“红香炉港”,后简称为“香港”。  相似文献   

5.
贾铭 《乡音》2014,(7):44-44
乐亭县缸炉烧饼起源于清同冶四年(1865年),当时,在乐亭县城北街有一位经营面食的师傅,名叫石老化,他在做包子、饺子的同时,不断摸索,并加菜馅做成烧饼,然后放在吊炉里烘烤,烤出的烧饼却很好吃,风味独特,就开始在铺面销售。因烧饼味美价廉,十分畅销。之后,他为了提高烧饼品位和烤制效率,又反复琢磨,不断改进馅的调料配比,特别是经人指教利用水缸做成缸炉,以缸炉烤制而取代了吊炉。这缸炉烤烧饼火头匀、炉壁上贴得又多,且烤出的烧饼色泽焦黄,外酥里嫩。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9,(9):39-45
山体 武昌城内十三山 系指武昌城内诸山而言。蛇山,古名黄鹪山.宋代曾称石城山。明代以前.蛇山由西向东分段有5个山名:黄鹄山、蔡东山、殷家山、高观山、棋盘山。明代以后,总称为蛇山。黄鹄山(黄鹤山).亦称黄鹊矶头,在蛇山西部,为古黄鹤楼所在地;蔡东山,又名黄龙山,山下为斗级营街;殷家山,在司门口引桥头地段;  相似文献   

7.
丹风(八)     
妻伏在船头淘了米,蹲在船后煮起饭来。火在炉里熊熊地烧着,太阳光斜照着她脸上很红,她有着乡村少妇的典型美。阿三望着远远的山,心头不再是那样沉重,他有着美丽的希望,像太阳那样地红。妻把锅上都端正好了,望着阿三最近才凹下去的面孔,感到一阵母亲似的爱:“你来歇歇罢,我来替你。”阿三说:“水大,还是让我来,肚子倒觉得有点饿了。”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9,(11):4-4,8
一、鄂西圈“山水人文”旅游品牌的开发思路 (一)鄂西圈“名山”旅游品牌内涵及开发思路 鄂西多山岳,“山”是鄂西的骨架,“峡谷”是山的流动,“石林”是山的盆景.“溶洞”是山的空灵,“山”是大自然赐予鄂西人们的厚礼,处处有山,山山是景。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在深山不见山,人居深山不喜山。  相似文献   

9.
叶长林 《今日浙江》2011,(22):53-53
去年11月,我经选举担任鸡山乡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文教卫等工作。鸡山乡是玉环县的海岛乡,由鸡山、洋屿、披山、大鹿岛等20多个岛屿组成,海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靠近披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
叶圣义 《今日浙江》2012,(14):56-57
从永嘉县城出发,沿41省道往仙居方向行进,一路青山碧水、浅滩深潭,尽饱眼福。沿楠溪汀上游往源头方向溯流而上,不久可见一山,名曰西郭屿山,山虽不雄伟,但有密林修竹,翠绿欲滴。2011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屿北村就坐落在屿山之北。  相似文献   

11.
紧临都江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誉,自古以来,青城山就是骚人墨客的流连往返之地。他们或题壁,或书额,或吟诗,或绘画,留下了众多的墨宝,而在这诸多的名人中,在青城的时间住得最久,给青城的遗老留得最多,对青城山的感最为丰富深厚的,当首推国画大师张大千了,张大千与青城山。可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初到青城山1938年夏,张大千冒险逃出了北平(今北京)沦陷区日寇的魔掌后,辗转经天津,上海、香港、梧州、桂林、回到了大后方四川,同年秋,他即率家人上了青城山,青城山幽雅恬静的人文环境和…  相似文献   

12.
魁城在闽中大田县的中部,四面环山,山势一律陡峭,人称如“旗”。空阔的洋面也有一山,其状浑圆,誉为“印”。更有“鼓”山、“牌”山之说,全都酷似。三鼓、四旗、金牌、玉印,人道是魁城风物的特别之处,连氏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13.
李梓儒 《乡音》2014,(11):43-43
河北省元氏县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县内封龙山为冀中汉碑最为集中的地区,现有《汉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两块碑存。另有《汉封龙山颂》《汉三公山神碑》《汉三公之碑》以及唐人翻刻的《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录碑》等四碑有拓片存世,《无极山碑》仅有碑文流传。封龙山诸碑皆因山而得名,在见诸记载的封龙山七碑中,两块有御语山名,六块有三公山之名。问题是,封龙山、白石山今天依然沿袭旧称,而三公山、御语山之名,现在元氏东麓山脉中已早无此名。那么,这两座山究竟是今天的邪两座山呢?  相似文献   

14.
泰山最大的特色是以她雄伟的自然形态,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的社会人生、政治历史、哲学文化、世俗观念等意识形态,互相磨合、影响、振荡,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据现有出土文物推测,距今6000年以前,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都存在着人群部落。传说黄帝、炎帝、量尤、颗硕、帝会、尧、舜诸人,无论是出征打仗,还是传授经验,只要与巡行相关,总离不开山。黄帝东至九山、泰山,西至码头山、哇崛山,南至湖山,北至原鹿山。舜巡行至秦山、华山、衡山、恒山。推测其中原因想必是古人们的地域概念不甚清晰,河流又极易变动,…  相似文献   

1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瑶族山瑶支系,是清雍正年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田东、德保等地迁来,部分从越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富宁山瑶又称“过山瑶”,自称“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语支,不能与瑶族靛瑶、板瑶两个支系互通语言,  相似文献   

16.
阿佤山印象     
走近临沧,便走近了阿佤,走进沧源,便走进了佤山;阿佤山再高,却有条条山路通向山外。佤山是神奇的,阿佤人的胸怀是敞开的。在大雾淌散,新茶待摘之时,我们走进了佤山。佤山沧源,我国佤族聚落之乡,全县现有佤族人口1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8%,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8%。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地区西南角,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峰峦连绵,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南滚河、小黑河,属萨尔温江水系;拉勐河、勐董河,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闻名遐迩的古崖画群、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相似文献   

17.
马莉 《今日民族》2012,(11):27-27
在湘西乌龙山地区,有一座苗族人聚居的山,又叫苗家山。苗家山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尤其是山风吹过时,温柔得就像妈妈的手。而山风中总会不时传来一种声音,优美而浑厚,那就是苗家男子吹的芦笙。  相似文献   

18.
天然盆景岈山李清泉岈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嵯峨山、玲珑山,因奇峰异石、空洞多窍而得名。岈山位于我省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7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140—512米,柏油公路直达山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岈...  相似文献   

19.
闲游太行猕猴山张爱玲,李永庆猴山座落在济源市北十多公里处太行山上,俗称太行猕猴山。是我省著名的动物自然保护区。金秋时日,朋友们相约乘车沿着弯弯的盘山道来到猕猴山养殖场。场内游人很多,有人和猴子照相,有人喂猴子食物。由于食物丰盛,丢下的花生、红果等,猴...  相似文献   

20.
在祖国的西南角上有这么一片土地,从高空俯瞰,它群山环绕,绿意盎然,这片土地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水,还是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