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5月,笔者在<理论前沿>发表了<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制的"集中"问题>一文,现就此问题再做一些探析. 领导制度中的"集中"在许多时候即等同于决策.当"集中"作为决策时便成为领导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其本身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谁来"集中"?如何"集中"?"集中"什么?从思想认识和法制规则上明确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不同领导制度在不同领域内得以有效贯彻实行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分期问题的探讨是"文革"史学研究的基础,三十年来,间或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集中于"文革"下限的阐释方面.从当前学界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来看,两年"徘徊"时期似应划归"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3.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历史的"文革"已经远去,但作为文化的"文革"却在警示着我们.新时期以来,有关"文革"的批判与反思此起彼伏.今天当我们回顾历史,在现代、后现代化语境中反思"文革"时,不无惊奇地发现,"文革"思维并没有远去,其影像还依稀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些角落.  相似文献   

4.
共和国历史上有段岁月叫作"四清"(后段改称"社教"),时在"文革"前的1963年至1965年间.由于"文革"的荒唐,过来人在回顾、反思历史时,往往淡漠了"四清"的实践与影响.从我的感受看,"文革"固然疯狂,但属于人们已普遍发昏,社会陷于非理性的闹剧,而"四清"则是在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通过整个党政系统有组织进行的,参予者无不认真,甚至可以说是清醒的.所以,"四清"更能反映当时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及体制的特点.我所在的内参部曾花了很多精力服务于这项"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5.
《党建研究》2012,(6):55
临朐县组工干部全部公开联系方式并制成"服务名片",成为听民情、排民难的重要渠道。制定完善了四项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对党员群众咨询和反映的问题,坚持谁受理、谁负责、谁落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联合处置制度。对不属于个人职权范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实行了整整半个世纪。在过去的50年中,人大历经曲折和反复,终于迎来了改革时代,并在改革中获得了新生。人大制度起始于1954年9月的第一次全国人大及其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大成立之初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文革结束,人大制度、宪法和法制遭受严重损坏(文革开始以后长达8年零6个月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直到1978年2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各级人大才恢复正常活动。同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批判毛泽东晚年错误,否定文革。1979…  相似文献   

7.
一,中山装里的信息2007年10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中山市将申报中山装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我认为他们的做法很有道理。"文革"期间,不知中国历史的外国记者,经常将中山装写成"毛式服装"。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谁还敢站出来纠正外国人制造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文件辽委办发[2017]97号各市委、市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中)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12月27日(此件公开发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7]31号)精神,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落实全省各级国家机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推动民政系统全面履行普法责任,2018年8月22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民政系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现刊发如下。——编者民办发[2018]22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推动民政系统全面履行普法责任,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0.
1.改革现行供热收费制度。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和安排,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一向供热企业缴纳采暖费的福利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采暖用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纳采暖费,建立“谁供热、谁收费,谁用热、谁交费”制度,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制度是在1954年建立起来的。如何在和平时期保证一个民主的制度得到良好的实行并发挥预期的作用,需要有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条件来加以保证。我国人大从1954年9月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不到三年,1957年下半年就出现了地位和作用下降的现象。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几乎停顿下来,许多重大事项不再提请人大讨论决定。在文革期间,  相似文献   

12.
政治在现代社会是众人参与之事,虽然人有选择对政治不热情的自由,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政治热情,但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应有以政治担当和政治理想为支撑的政治热情.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时起伏太大:如果说在数十年前的"文革"时期,某些知识分子身上曾体现出无意识的政治狂热这一极端的话,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某些知识分子身上又体现出有意识的政治冷漠这另一极端.上世纪末有人说:"中国人爱谈政治,那是十几年前的老皇历了,因为那时中国除了政治,没有别的.现在中国人觉悟了,国内还有谁关心政治,老百姓都忙着去挣钱了,谁也不玩虚招子,都务实了.这叫否极泰来.20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讲政治的国家之一,到头来恰恰是中国人最不关心政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从制度层面深刻反思"文革"教训,恢复和创新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制度建设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全面改革为动力推动制度创新;把"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评判制度优劣的标准,在"南方谈话"中,系统总结制度建设经验,科学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的无序流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给流入地的人口和治安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厦门市公安机关根据特区实际,紧紧抓住流动人口管理这个"龙头"不放,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包括依照住宿地管理原则,抓好房东管理,落实"谁留宿谁负责";抓好基建工地民工管理,强化"谁用工谁负责";对工厂、三资企业的外来人口实行用工单位管理负责制;集中居住,对外来人口进行公寓式管理.实施暂住人口管理的新思路为电脑联网,全员输入,七日核查,推进管理.坚持依法管理,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依靠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协调,对流动人口实施综合治理,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外来人口管理是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区分局城关派出所实行外来人口本土化管理模式,认真落实"四个延伸"管理,即把居民身份证管理延伸到暂住证管理,把重点人口管理延伸到外来"三无"人员管理,把常住地管理延伸到暂住地出租房管理,把打击处理延伸到服务维权,真正落实外来人口"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本土化管理责任,较好地攻克了外来人口管理难的"顽症".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一个老命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明确和实行的分配原则。然而,在"文革"期间,这一原则却被"四人帮"污蔑为"资产阶级法权"。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7.
<正>后备干部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创新。后备干部制度产生于1980年代初期,那是革命战争经历的政治精英向和平年代成长的政治精英新老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陈建坡 《传承》2009,(4):12-13
"文化大革命"分期问题的探讨是"文革"史学研究的基础,三十年来,间或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集中于"文革"下限的阐释方面。从当前学界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来看,两年"徘徊"时期似应划归"文革"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歌曲的"四大高峰"十个三百六十五里路程走过,不知有多少流行歌曲流行.人们也许无法计算得清.虽然十年的时间不算短,可谁也不会忘记流行歌曲波峰浪谷中那些各领风骚的狂潮"顶尖",它们有的至今绵延不绝、方兴未艾,以各自的特色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印记.沿着十年歌路寻踪觅迹时,我觉得,在青年中最有市场、最具"共鸣效应"的应届以邓丽君开先河的港台流行歌曲;以迟志强为主将的"囚歌热";以崔健为代表的"西北风"和几乎与之同时并起的"东北风".1.邓丽君悄然登陆之后——缠绵不绝的"港台风"十年动乱结束之后,在"样板戏"一统天下被打破的同时,传统歌曲与"文革"的那些歌曲也几乎同时被  相似文献   

20.
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思路,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实行四项制度,着力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高了代表满意率,开创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新局面。实行"二次办理"制度理顺"主仆"关系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涉及代表和承办单位,同样的办理结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承办单位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