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2015版W H O肝癌组织学分类方法,对临床上犬和猫的肝癌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组织学鉴定。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肝脏组织的外部多处坏死出血与肝硬化。我们进一步应用HE染色的方法对肝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到其病理改变为细胞有异型,3层的细胞排列成柱状,梁索状和腺泡状,细胞异型性明显,核仁显著,最后确诊为为肝细胞癌。猫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胆管上的肥大部分,胆管的纤维组织显著增加,是狭窄胆管胞膛,黏膜红色。在狭窄的部位,胆管扩张。胆管上皮增生管状腺,纤维增加,淋巴细胞浸润。胃、十二指肠、结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分生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最后确诊为肝胆管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分别对5例犬类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及分析。疑似甲状腺癌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甲状腺癌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细胞大,存在包膜和血管侵犯。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Galectin-3阳性,而CT呈免疫阴性,判定肿瘤内甲状腺滤泡癌;疑似恶性神经鞘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神经组织可见波浪状,梭形细胞界限不清浅染,核细长间深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100、波形蛋白、GFAP、NSE和巢蛋白呈较强阳性表达,确诊为恶性外周性神经鞘瘤;疑似脑膜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脑膜瘤右叶硬膜下增厚,出现巨细胞,核异形、深染,发现小型结节有钙化斑,PSA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im呈较弱阳性表达,S-100呈阳性表达,结蛋白阴性,最后确诊为脑膜瘤(颗粒细胞型);疑似甲状腺癌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甲苯胺蓝染色后呈阴性且CD117、HLA-DR呈阳性表达,初步诊断为造血细胞源性恶性肿瘤;疑似肾母细胞瘤病犬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肺转移组织发现类似胚胎肾小球、肾小管组织。GFAP、NF阴性表达,CD10、CK、Vim和SMA为阳性表达,确诊为肾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昆明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对68份从农贸市场和屠宰场采集的猪肝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分别对HEV的抗原和核酸进行了检测,并对肝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83.8%(57/68)的肝呈HEV抗原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47.1%的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22.1%的肝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20.6%出现肝细胞萎缩。Mal-lory三色染色法染色结果显示,有25%的猪肝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RT-PCR结果显示,有1份肝呈HE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5%。进化分析表明,这株病毒属4b基因亚型,与广西猪源、越南人源毒株的同源性最高,证实HEV的流行具有地理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犬和猫的肺乳头状腺癌作为犬和猫肺腺癌的一种病理亚型,目前还缺乏相关病理学诊断依据。采用2015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方法,对临床犬和猫的肺癌进行病理学诊断。本次研究以患病犬类和猫类为样本,通过多取材,细观察,精确选取肿瘤组织样品,制备石蜡切片,然后石蜡切片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组织学鉴定。观察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病理形态,观察病理切片的细胞异型性,以此对犬和猫的肺乳头状腺癌进行病理学诊断,得出了4例病犬和病猫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肺乳头状腺瘤。  相似文献   

5.
以病理组织学观察为基础,建立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以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血清为一抗,分别以家兔抗山羊Ig G-HRP和家兔抗山羊Ig G-FITC为二抗,对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肺组织切片及阴性对照组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优化染色条件,以确保组织切片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所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PCR方法对病样的检出率相符,且高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法。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用于对临床病例的组织样本检测,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可直观地观察和探究该病原在机体内的定位、动态分布以及致病机理,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肉鸡的健康状况以便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从北京某肉鸡屠宰场采集了300份肝、200份脾和100份腺胃,采用HE染色方法对各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组织中的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gp85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对肝组织中的ALV 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肝中髓样细胞团块检出率为43%,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占75%;脾见有少量淋巴细胞发生坏死、排空;52%腺胃黏膜坏死脱落,25%腺胃黏膜下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肝样品中的ALV-J gp85抗原阳性率为61.7%,脾中阳性率为66.5%,腺胃样品阳性率为52.6%。PCR检测到ALV-J gp85特异性片段PCR产物阳性率为30.5%。利用Gen Bank比对发现与各株ALV-J的同源性为85%~90%。研究结果表明,该屠宰场肉鸡中存在着较高的ALV-J感染。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鸡感染弓形虫后的临床症状及组织器官的病理特点,以弓形虫GJS株速殖子人工感染鸡,然后在不同时间剖杀,观察其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取内脏组织器官,浸泡于100mL/L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运用常规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弓形虫速殖子。结果显示,鸡感染弓形虫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跛行、拉稀等临床症状。解剖发现,被感染鸡肝肿大,肺发炎,胸、腹腔液增多,心肌变性,脾肿大,肠道出血。HE染色观察发现,肺的病理变化尤为明显,出现出血、充血;肝汇管区增大,有炎性细胞浸润;脾出血、充血,出现弥漫性增生;大脑中纤维组织增生,脑细胞减少。说明鸡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能产生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稳定、方便地获得较高纯度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细胞转染和RNA干扰试验提供细胞学基础,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滋养层细胞,消化差速法纯化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PCR技术鉴定细胞来源。结果显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占90%以上,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滋养层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存活率超过95%,细胞活力良好。常规RT-PCR技术可扩增出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特有的干扰素蛋白-1基因片段。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较高纯度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为本实验室后续的体外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兔脑炎原虫引起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特点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丰度,经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对30只病兔和10只对照兔的脑组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病兔的脑组织出现了弥漫性或局灶性非化脓性脑炎病变及不同形态的特异性肉芽肿。用改良的革兰染色可在肉芽肿的上皮样细胞及坏死组织中检出蓝色的兔脑炎原虫;用甲基绿派若宁染色可在上皮样细胞的胞质中检出红色的兔脑炎原虫;用抗-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病兔脑组织中有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脑肉芽肿及血管套周围也有大量反应态星形胶质细胞,使之与正常脑组织隔离,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在血管周围、脑软膜下和室管膜细胞的基底部形成厚层屏障膜。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病兔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丰度明显高于对照兔,且与抗-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兔脑炎原虫能引起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反应态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各种屏障膜可保护脑组织免受更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采用WHO肿瘤最新分类方法,对临床上犬和猫的恶性组织细胞瘤及淋巴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基因重排等方法进行组织学鉴定。1例病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肿瘤细胞核仁明显,体积较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im、Lys、CD68及α-抗糜蛋白酶(α-AT)呈阳性;对CK、EMA及S-100呈阴性,依据2013版WHO对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方法该病例被诊断为中间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根据免疫组化及Ig H基因重排分析,依据2008版WHO造血及淋巴组织分类标准另1例病犬诊断为皮肤非亲皮性淋巴瘤。3例病猫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别为:1例经细胞标记的免疫组化分析,Vim、Lys呈强阳性,被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经免疫组化分析CD3、颗粒酶B和MPO均为阳性,诊断为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经免疫组化分析Pax5、CD79a为阳性表达,CD3、Ig G为阴性表达,结合2008年WHO造血及淋巴组织分类鉴别为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鸡胚传代对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影响,利用F3代马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2匹蒙古马,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例临床症状明显的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抗原定位。结果表明,该人工感染马镜检病变明显,鼻黏膜、气管、肺、心肌、肝、肾和脾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淤血、水肿,并伴以各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以及炎性细胞的渗出和增生。其中呼吸系统病变最为严重,肺表现为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呼吸系统的黏膜上皮组织中,初步证明了马流感病毒F3代对马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犬肠管的组织学观察及Ghrelin分布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犬肠管的组织学结构、检测犬肠管Ghrelin的表达定位情况。取3周岁母犬肠管的各段组织,通过石蜡切片制作、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组织学结构及Ghrelin表达定位情况进行检测。HE染色结果显示,犬肠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肌层完整,肌层发达,肠绒毛、皱襞和肠腺等在各段肠管都存在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Ghrelin在空肠、结肠和直肠黏膜层的表达呈强阳性,阳性细胞染色为深褐色;十二指肠和盲肠黏膜层表达较弱,阳性细胞呈黄褐色;回肠未检测到Ghrelin。犬在组织学结构上和一般家畜基本相似,但黏膜肌层比较完整,肌层较厚;Ghrel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犬肠管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均有分布,回肠未检测到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别对3例宠物家兔患子宫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通过石蜡切片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及分析。病例一,子宫肿块显示乳头状突起,腺上皮呈假复层或复层。肿瘤腺上皮细胞核颜色深,嗜碱性,核仁明显,细胞质稀少,有丝分裂低,异型性易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强阳性、vimentin阴性,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二,子宫内膜边界不清,伴肌层侵润,细胞筛状或实性排列,复层或多层,具有合体细胞聚集等特征。肿瘤上皮细胞由柱状、多角性细胞组成,嗜酸性,细胞质丰富,细胞边界清晰,细胞核深染,从卵圆形到椭圆形不等,核仁明显。其免疫组织化学表型AE1/AE3阳性、α-SMA阴性。肿瘤间叶细胞,细胞核呈梭形或多形性,有轻度或深嗜酸性纤维质,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核从卵圆形到圆形不等,核分裂现象易见,呈脉管侵润。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阳性、AE1/AE3阴性、CD10阳性,确诊为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病例三,子宫内部充满组织液,局部呈虫卵状。有实体性组织肿块,瘤细胞梭形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核均匀,未见异型细胞。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阳性、desmin阳性、S-100阴性。确诊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14.
乳牛流产胎儿中新孢子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血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产胎牛体内新孢子虫的鉴定。取新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乳牛的流产胎牛的脑、心、肺、脾、肝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经HE染色观察到脑组织中存在类似于新孢子虫包囊样结构,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排除刚地弓形虫包囊的存在,确认该包囊为新孢子虫包囊。同时提取流产胎牛脑组织DNA,应用新孢子虫特异性引物Np6/Np21进行PCR扩增,扩增出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的序列与新孢子虫标准株Nc-1的gene 5序列的一致性为98%。首次证实我国大陆流产胎牛脑组织中存在新孢子虫。  相似文献   

15.
以30日龄仔猪睾丸组织块为培养对象,应用飞利普TECNAI10电子显微镜对培养前后的生精细胞类别进行了观察,对培养后的组织块进行生精细胞分化程度鉴定,建立了仔猪睾丸组织生精细胞爬片体外培养模型。培养前后电镜观察及HE染色结果显示,培养前细胞种类主要有2种: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有少数几个初级精母细胞;培养第20 d的睾丸组织块HE染色观察到3个精子细胞,电镜观察到2个精子细胞。证实,在没有添加睾酮的情况下,此培养体系能够提供睾丸组织块生精细胞分化所需要的条件,使非精子细胞类生精细胞减数分裂为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兔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产抗菌肽细胞的分布定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产抗菌肽细胞在兔圆小囊的黏膜上皮、圆顶上皮以及淋巴组织的滤泡生发中心、圆顶区和帽区均有分布;在兔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的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阳性反应增强.免疫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显示,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中存在抗茵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外,在淋巴细胞内也发现阳性反应信号,尤其是在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的DNES细胞内发现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表明圆小囊的DNES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产生抗菌肽.  相似文献   

17.
从疑似棘球蚴病病羊的肝以及肺分离包囊,抽取囊液,离心取沉淀,分离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NADH脱氢酶亚基1(ND1)基因并测序,对棘球蚴感染羊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并对患病羊的肝和肺病灶进行了病理学分析,以确定病原体的性质及所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获ND1序列与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ND1序列的相似性达99.9%,判定该病例由G1型细粒棘球蚴引起。取包囊及其周围肝、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包囊的形成对肝和肺造成的损伤是多方面的,除有压迫性组织萎缩,结缔组织及胆管大量增生造成的肝硬变外,尚见肝急性变性、过敏性炎症反应等。肺除压迫性萎陷外,还有间质增生炎症、囊液外渗引起的过敏反应等。本研究表明,采用PCR方法可以准确确定该病的病原性质,结合病理学观察分析,可揭示羊细粒棘球蚴病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器官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自然感染病牛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自然感染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病牛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记录,对病牛进行病理剖检,观察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取心、肝、脾、肺、肾、淋巴结、肠道等组织,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以及HE染色,并利用NIS-Elements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记录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该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特征为坏死性肺炎、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及肾出血。通过与牛肺疫和牛结核病的比较,证实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与两者的病理学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观察手段对H5N1亚型禽流感毒株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感染雏鸡胸腺、腔上囊及脾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损伤。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可造成雏鸡免疫器官组织损伤,这是导致感染雏鸡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琼脂扩散试验、PCR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别对疑似马立克病(MD)病鸡进行确诊和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琼脂扩散试验中马立克病病毒(MDV1)抗原呈阳性;PCR扩增出567bp的MDV1特异性片段。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脾、肾和心程度不等肿大,色泽变淡,形成有大小不等和数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部分病鸡坐骨神经呈单侧性不规则肿粗,弹性降低或丧失。病鸡实质器官及坐骨神经组织中均出现大量多形态的类似淋巴细胞、成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网状细胞的肿瘤细胞聚集和散在,并可见典型的MD细胞,尤其在血管周围和淋巴管周围。各型肿瘤细胞和MD细胞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周围实质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间质水肿。核仁区嗜银蛋白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增生活跃,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