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瑶族主要居住在两广的山区,部分住在湘西南和云贵两省的南部山区。与汉、壮、苗、侗、傣、土家、哈尼等十多个民族杂居。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瑶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不一,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影响到瑶族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使得大多数瑶族迁徙不定,或被迫居住  相似文献   

2.
荔波县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县有瑶族4450人,集中居住于瑶山公社、瑶麓公社、洞塘公社。茂兰公社有少量瑶族,系由瑶麓公社迁徙去的。其中瑶麓公社的瑶族,是贵州省目前尚保留岩洞葬习俗的唯一的民族。瑶山公社,洞塘公社的瑶族,均无此种  相似文献   

3.
应“清迈山地民族研究院”的邀请,中国瑶族学者代表团一行17人,于1993年12月5日至12日,前往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参加第四届国际瑶族研究讨论会。本次会议是由泰国清迈山地民族研究院和国际瑶族研究协会共同主办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瑶族的文学与宗教——现代宗教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我们下榻在古色古香、很具泰国建筑风格的普康姆宾馆,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参加会议的5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泰国、美国、法国、日本、老挝、澳大利亚等国家,共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瑶族的宗教与语言文字、婚姻、丧葬、迁徙、生育观念等方…  相似文献   

4.
许潇尹 《新东方》2011,(5):77-79
学院派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为代表的,即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特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5.
关于苗族和瑶族的历史渊源关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目前在不少问题上认识尚不能达到一致,但是,苗族和瑶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同源于一个古苗瑶部落则已为汉文献所记载,为这两个民族语言的同源词、语法以及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图腾崇拜等大量的共同性所证明,也为大多数历史、民族和语言学家所公认。正因为这两个民族在各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点,因此在解放前不少人认为苗与瑶就是一个民族,“瑶人裔出于苗”。常把苗当作瑶,把瑶当作苗;有的人认为苗族因为避免反动统治的徭役而退居山地成为“无徭人”,瑶族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苗族迁徙入湘黔的为苗,入湘南、桂、粤的则为瑶等等。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它却反映了苗族与瑶族的密切关系。由于苗族与瑶族的渊源关系已经明朗,本文就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无谓的复述,在此专就苗族与瑶族的历史分化问题即古代苗瑶部落集团何时分化这一问题,从现代  相似文献   

6.
论迁徙自由     
迁徙自由是人身自由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实现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必要前提。在我国,迁徙自由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实践中逐渐得到肯定的曲折发展过程。限制迁徙自由最直接的表现是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壁垒,尤其公民的就业、教育、社保等一系列的国民待遇均与户籍制度相关,在扭曲了户籍制度原有功能的同时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其中受损害最大的是我国的9亿农民,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体国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切实保障人权、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将迁徙自由重新入宪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何新莲 《当代广西》2008,(22):21-21
作为“民歌十年”的总结,“大地习歌·2008”着力创作独具民族特色的壮族大歌《父母恩情广》、苗族大歌《蝴蝶双飞跳坡场》、侗族大歌《侗族蝉歌》、瑶族大歌《蝴蝶歌》,这些原生态野味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结合的民族歌舞,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民歌,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也给今年的民歌节增添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瑶族在历史上是个迁徙极为频繁的民族,居住极其分散,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生产、生活方式,已引起国内外许多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也是近年来西南少数民族民族研究领域中颇为引人注目的课题,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笔者在研读有关论述、介绍云南瑶族的文化艺术论著后,发现有的人对云南瑶族的称谓、语言等问题没有弄清楚,误称和张冠李戴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仅就近年的调查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介绍。云南是我国瑶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西双版纳、思茅、曲靖等地州的10多个县,他们与近邻的苗、壮、汉、哈尼、…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带有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因而风格形式多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世界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民族声乐艺术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风格特点和情感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剖析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的苗族民歌成为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虽然苗族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不同地区迁徙,并最终形成了苗族的分散居住格局,但是大多数地区的苗族民歌中依然保留着一定的族群记忆。广西苗族民歌不仅保留了苗族民歌的基本特征,也在内容、价值观、主题等方面延续了族性的阐释,形成了特有的族群记忆书写。这些族群记忆的存在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也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成为苗族人和其他民族区别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广西苗族民歌的传承过程中还需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书写族性,延续族群记忆,以苗族民歌中的族群记忆保留促成苗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龙有成  陈万 《前沿》2011,(20):157-159
羌族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唱词、唱腔,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羌族民歌的艺术价值之所在。文章从羌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现状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历来存在的迁徙意味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其具有深刻的内涵及悠久的历史渊源.通过古代文人作品所流露的迁徙意味,在此基础上,将迁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鲜明地提出来.从迁徙文化的角度阐释《青灯》中的迁徙意味,并进而归纳出一般意义上文学作品中迁徙意味的四种表现形态.最后,总结了迁徙文化的意义及其对于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管鹏 《今日民族》2005,(1):42-43
早就听说瑶族的《盘王歌》古老而神秘,不但在国内的瑶族地区传唱,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瑶族地区也有流传。为了揭开《盘王歌》神秘的面纱,笔者多次深入瑶族村寨走访了许多瑶族民间艺人。据介绍,《盘王歌》也称《盘古书》、《盘王大歌书》等,现仅存的只有民间流传的三种手抄本,每种手抄本都在三千行以上。《盘王歌》并不是专唱盘王的专集,而是瑶族最崇敬的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乐神的主要唱本,其歌词吟唱的内容既有瑶族民间的神话传说,也有瑶族先祖的历史,同时还有劳动和爱情等方面的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年逾七旬的瑶族老人盘国春向…  相似文献   

15.
瑶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其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中,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形态和诸如《盘王歌》、《十王歌》、《盘王牌》、《过山傍》、《桃源洞》、《干家洞》、《梅山洞》、《创世歌》、《甲子歌》、《开山歌》、《记事歌》、《婚姻歌》等浩如烟海的典籍,并伴随着瑶族同胞步履维艰地过山迁徙、漂洋出海而顽强地流传和存留到现在。然而,在至今研究瑶族历史和一些新方志等著作及文章中,都言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记事、抄书,瑶语表达。这对于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几百万人口、分布于多个国家的民族来说,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16.
钟芳 《今日民族》2012,(4):33-34
“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广西南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向来以文、武两庙闻名于世,独具瑶乡风味的恭城油茶更是芳名远播。瑶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来了远方的客人,都要打油茶喝,这是瑶族人民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  相似文献   

17.
瑶族人口有一百四十余万,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境内。以居住在广西的瑶族人口最多,占瑶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贵州有瑶族一万九千四百三十二人,占瑶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四左右,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另外还有少数瑶族居住在罗甸、三都、丹寨等县。过去三十多年,贵州对本省瑶族语言没有进行过系统调查和研究。一九八三年,我们参加了贵州月亮山综合考察队,我们语言组,从三月到五月这段时间,对分布在贵州的荔波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的瑶族语言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贵州境内瑶族语言面貌基本清楚了。  相似文献   

18.
浅析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文章分析了瑶族古代服饰的款式风貌,并从少数民族农耕经济文化、少数民族图腾、少数民族意识和少数民族审美情趣四个方面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瑶族是我国南方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比较落后,所以瑶族虽然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但仍然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时期母权制的残余。“同姓婚”便是瑶族在原始社会时期母权制残余在封建个体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三江乡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最偏僻的一个乡,总人151.37万人,其中瑶族人口占98.5%,是一个瑶族人口聚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