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0月15日至30日,广交会将迎来它50年100期的盛典。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热热闹闹地准备迎接这个日子的到来,媒体自然也不例外。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一个会展的50年100期也许并不稀罕。然而,历史上的广交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会展,它曾经承载了这个国家太重的使命,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会展应该承载的责任。50年来,哪怕时代变幻莫测,这个以国家信誉作为后盾的会展风雨无阻,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文明。广交会是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细胞。50年来广交会的变迁,折射出中国现代文明演进…  相似文献   

2.
同为垄断性质的中国对外贸易专营机构,广州十三行在告别垄断后,轰然倒塌。100多年后,告别了国家使命的广交会,又将如何利用这个最具国家信誉的会展品牌,升华其商业使命,承担塑造中国商业形象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明理论涵盖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方面。全面建设政治文明能够从思想、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所以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将学术界近来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综述如下 :一、政治文明提出的背景我国在 2 1世纪初提出政治文明理论 ,有其特定的背景 ,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与时俱进是使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 …  相似文献   

4.
贸易自由是经济自由的一个非常显著的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是由国家直接掌控的,企业和个人没有对外贸易的权利,贸易的形式也有多种严格的限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广交会就曾经是贸易自由的一个替代品和基本运作形式。经济自由(economicfreedom)的关键要义是个人选择、自愿交易、竞争的自由和对个人及其合法财产的保护。为自愿交易和保护个人及其财产的基础性结构(使之免除寻求使用暴力、强权高压以及欺诈来获取资源和利益)所提供的制度和政策,是与经济自由相一致的。哈耶克认为,经济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必然结论。但他再…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属于此类。 世界贸易组织(WTO)脱胎于关贸总协定(GATT),其目的是建立起一个自由、公平、公正的多国贸易体系,实现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经济世界的最终目标。WTO的核心是贸易——贸易是因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因时代推进其形态也不断进化。 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社会在精神上摆脱了桎梏,科学技术、工业革命随之而至。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分工高度精细,人们必须通过贸易来维持生存需求。于是,贸易成为维系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任何政党、政府都要受监督和制约。"民主化应从党内开始。"中国仍需要民主的启蒙。"中国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7.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0):30-32
中国如何在"丝路经济带"这一全新概念下,在既有的能源对小商品的主要贸易结构中,提升自己在中亚的经济和综合影响力,仍是待解之题。从9月3日至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俄罗斯,其间除5日和6日两天出席在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外,大量的时间用在中亚多国的行程中,反映出中国对中亚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视程度。此次成功访问对于中国与中亚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政治文明范畴是对马克思关于政治文明用语的直接继承和具体运用 ,也是对党先前的社会文明理论的范畴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阐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根本内容与辩证关系、内在途径与主体所在、外在途径与相关原则、重点内容与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10月 2 2日至 2 4日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为题在青岛召开了学术年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等单位的近 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 ,与会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内民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现将此次研讨会探讨的主要问题及观点作一介绍。一、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是本…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是依据农村社会大系统发展的规律,通过创新农村社会各子系统以及农村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关系,实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将整体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农村社会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通过系统的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我国妇女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 ,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正视和分析我国妇女参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科学认识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探讨解决妇女参政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对于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和推进全国小康社会进程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政治文明的关键是政党政治文明 ,政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执政党依法执政。所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加强执政党的法制化建设。执政党的法制化建设 ,一方面是执政党以法治精神、法治工具对自我进行理性的约束 ,这是政党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社会基础的保障 ;另一方面是执政党对法制的积极创建和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的第一要务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地位及建设重点,并把它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起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新贡献,也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理论创新.深入领会和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方面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刊记者特地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良栋教授.  相似文献   

14.
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之战 2005年8月2日,中海油正式宣布退出这场总金额达185亿多美元的收购战。从年初1 月始延续至8月底的这场漫长的跨国婚约,最终以胜利者雪佛龙低调拜访中海油以谋求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这样令人不解的情节戏剧性收场。国人感叹:商业毕竟是商业,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海油的傅成玉被比喻为一个失意的真心英雄,这或许也可以作为对2005年中国激进的海外能源战略的一个合理注解。  相似文献   

15.
伦敦作为商业服务的第二大出口国,英国占该部门世界贸易的比重为7.8%。英国资本主义在这一部门特别具有竞争优势,而伦敦在英国金融扩张中扮演着支柱性角色。伦敦在国际金融和商业中的关键性角色肇始于18至19世纪英国主导世界贸易时期和英帝国主义崛起时期。其国际性的地位在英国经济衰退之后依然保持不变。直至1945年,伦敦仍是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而英镑是主导性的货币。战后,英国这一角色被美国所代替。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伦敦通过买卖在美国以外流通的美元,在欧洲美元市场中建立了一个新的角色,并在面对来自日本和德国兴起…  相似文献   

16.
张传国  蔡晓艺 《台湾研究》2009,(6):25-29,48
本文依贸易影响力指数模型,从进口、出口以及进出口贸易比较三个视角分析了中美、中日贸易关系对两岸贸易关系的影响。在出口贸易方面,中美贸易对两岸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中日贸易;在进口贸易方面,中日贸易对两岸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中美贸易;从进出口贸易比较看,两岸进口贸易受中美、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两岸出口贸易关系所受的影响。分析发现,美日等国际经济因素对两岸贸易关系的影响正趋于下降.两岸贸易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两岸自身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亚太甚至远到俄罗斯、中亚、中东和欧盟等地的经济力量都日益扩大,这越来越影响到中国的近邻和主要贸易伙伴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13%的年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料到,在下一个10年,中国将从购买力平价角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日本经济不能摆脱萧条,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经把中国大陆变成“世界工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统一的商业体系和迅  相似文献   

18.
读者与编者     
《国际展望》2007,560(6)
澳日防务协议的背后澳大利亚与日本将于2007年5月签订防务安全协议,这项协议将使澳大利亚与其头号贸易伙伴日本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此协议是除《日美安保条约》外,日本与他国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协议。对于这项双方声称没有任何军事目的的协议,澳日两国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11日,是明成祖朱棣下诏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日子。当欧美媒体围绕郑和是否最先发现北美、澳大利亚考证之际,中国人则把郑和视作中国“和平崛起”的象征。一个被普遍忽视的事实是,今年也是“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着手写作《海洋自由论》400周年。尤其耐人寻味的是,6个世纪来坚持典型的“海洋闭锁论”的中国,事实上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亲近于16世纪的荷兰和17世纪的英国对海洋文明的格劳修斯古典主义立场:为海洋自由、贸易自由辩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复兴是多维度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领域。从文明史的视角审视中国复兴,可以做出四项重大判断,即中国复兴意味着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复兴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中国复兴意味着东方文明的复兴,中国复兴意味着人类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关系将重新进入平等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