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政干部。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也有一些人却不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出现了用人失察失误的现象,让一些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群众称之为“风马牛”(“风”就是看风使舵,“马”就是溜须拍马,“牛”就是吹牛浮夸)的干部得到了提拔或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浏览报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用人失察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比皆是。用人失察者们为了提拔重用与己有关的人,总要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力排众议”。如果所提之…  相似文献   

2.
“跑官”现象古已有之。史称“口有蜜,腹有剑”的唐代奸相李林甫,可算“跑官”有术的典型人物之一。李林甫从一个下级禁卫官升迁至大唐宰相,主要是靠“跑”。他“跑官”的办法有三条:一是“跑”外亲路线;二是“跑”夫人路线;三是“跑”情人路线。李林甫通过“跑”,得官之后在相位十九年,专事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  相似文献   

3.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4.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3,(36):22-23
政坛的新风 2013年,政治权力的自我变革,在政坛刮起阵阵清新之风,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印证。这一年,时光的脚步迈进了五年一度的“换届之年”。自1月中下旬起,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实现了省级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领导班子的集中更替。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元旦、春节将至。市纪委、市监察局近日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许跑官要官。 通知指出,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 一是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再依据规定处理。二是不许“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6.
客观地认识跑官要官现象□李兆中跑官要官,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本文提出这个问题,既不是鼓励、倡导人们去跑官要官,也不是说要对这些人给予理解,而是觉得应对这种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因为只有客观地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减少以致杜绝跑官要官...  相似文献   

7.
选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刘涛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讲原则,封官许愿;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一文中针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9.
浅谈跑官要官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张步强近年来跑官要官现象悄然滋生并呈蔓延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都应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地、旗帜鲜明地对跑官要官现象加以狠刹和制止。这是因为跑官要官现象一旦风行,...  相似文献   

10.
在倡廉反腐的新闻中,常可看到“跑官”的事。“跑官”者,即奔竞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之而谋官也。有关这类人物“跑官”的种种神态,描摹最为形象生动的莫过于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看一种新的腐败现象——“跑官”。它虽不普遍,却也并非罕见。顺口溜“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移动,又跑又送,往上调动”便是对这种“跑官”现象的辛辣嘲讽。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1):69-69
新年刚过,“立委”、“总统”选举的迫近就让岛内政治态势紧张了起来,连日来,蓝绿两大阵营不断出现人事变动风潮,国民党与民进党纷纷亮出惊人的动作或声音,每一步似乎都在为2008“大选”布局,而每个动作都牵动着“大选”的盘局,有岛内媒体评论说,今年台湾政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嘉庚风浩荡     
嘉庚风浩荡任镜波有位朋友跟我讲过,1946年在香港曾经见过一种叫《嘉庚风》的刊物。“嘉庚风”这个说法我觉得是太有水平了,这是对陈嘉庚先生的社会贡献和社会需要陈嘉庚精神的最生动、最形象的概括。风,本是空气流动的现象。《说文·风部》把风分为人种:“东方曰...  相似文献   

14.
张玮 《人大建设》2004,(4):32-34
古往今来,由于书读得好或教得好而走上仕途者如过江之鲫。“博士从政”就是明显的例子。最近,以龙永图、李达昌、吴建民等省部级高官陆续淡出政坛担任教职事件为代表,“辞官从教”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16.
盛巽昌 《现代领导》2001,(12):43-43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有一些干部在执行上级关于转变作风的具体规定时,存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或一阵风的现象。究其原因,关键是在考察干部的作风时,单纯采用的“内部作评价,领导作结论”这一传统模式,没有彻底把评价权交给服务对象,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17.
可圈可点     
省委书记“炮轰”跑官要官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上再度痛斥“跑官要官”之风,四次提到干部作风问题。徐光春说“,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并不是干部自己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对那些封官许愿、请客送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者,一经发现,坚决依纪查处!”◆点评:把给官的对象换成普通老百姓,这才是该有的考评体制。newscarto\学生宿舍分三六九等据重庆晚报报道,放弃免费的房间,放弃便宜的房间,一些大学生宁愿一掷千金,争着住进校园内的别墅,这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18.
张志 《小康》2006,(10):48-50
当跑官要官在一些地方成为风气的时候,陕西宜君县委书记熊晖贴出了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县官告示:跑官要官别找我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北部,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或许是因为这个县面积太小了,所以在地图上找到它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在问到陕西朋友的时候,竟然有很多人也不知道。但是自打2006年8月份,媒体报道了该县县委书记熊晖“出告示躲跑官”以后,该县及县委书记已然成为“众议”的焦点。中央部署,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领导班子将在2006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完成换届工作。根据陕西省和铜川市安排,7…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有一传染性很强的顽症:遇事好刮风。1958年刮“共产风”,1988年刮“抢购风”,1992年刮“炒股风”、“炒地皮风”。不是有个成语叫“风起云涌”吗?一刮风就来云,云一多天气就晴转阴。这大概也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当年刮“共产风”、“抢购风”和“炒风”所造成的惨重损失,人们还记忆犹新。不承想,有些人居然好了疮疤就忘了疼。当前在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又迅猛地刮起了三股风: 一是“股风”——有的地方不加区别地一律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甚至提出在“半年内全部完成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两年内县以下小企业全部实现股份合作化”。  相似文献   

20.
百姓声音     
“躲起来”还是“顶回去”作为执政党,面对日趋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跑官要官风,党员干部究竟是应该“躲起来”,还是“顶回去”?陕西省宜君县县委书记熊晖有一张“要官别找我”的告示。在我看来,熊晖的做法是“躲起来”,这样可以保持自身干净。无何如何,总比“迎上去”收礼受贿好。但是,如果连县委书记对跑官要官都躲躲闪闪,歪风如何刹得住?在跑官要官的歪风邪气面前,躲起来不如当面锣对面鼓理直气壮地顶回去。顶回去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清醒;顶回去也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看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和希望。(李月明)!买官者也要严惩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