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为最高目标,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将这一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目标,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物质、政治、文化、心理等一系列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也是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在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江畅 《理论月刊》2023,(8):5-14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研究了许多政治哲学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人类解放问题,实现全人类解放是他们毕生探索的主题和追求的现实目标。二是共产主义问题,实现共产主义从而使每一个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他们确定的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三是阶级斗争问题,他们把阶级斗争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共产主义要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四是先进政党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必须保持先进性才能履行其使命。五是真正民主问题,他们力图克服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追求建立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正民主制度。六是廉价政府问题,他们根据巴黎公社经验提出了以人民主权为基础的实现公共服务最优化且增进公共利益的新政府模式。七是各尽所能问题,各尽所能被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八是公平正义问题,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分配的公正。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人类不断追求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历史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得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世润  陈开敏 《前沿》2007,3(11):161-164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展开,也就是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现阶段上的现实目标和具体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尽管还不完全具备人的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丰富和发展都是它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从生产力、市场经济、社会体制、教育等角度分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把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明伟在来稿中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社会形态的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基于这种认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发展的问题上很少谈论人的发展问题。我们总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虽然有时我们也讲到人的发展问题,但我们又总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的发展之中。我们总以为只要社会发展了,每人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价值目标,是一个理论突破.现阶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评价尺度,合理发展既是生产力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人的片面发展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生产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虚幻共同体走向真实共同体提供物质条件;应当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正确解决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提供前提;应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的集体,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洪波 《理论月刊》2006,(6):20-22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科学概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世界历史的前途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那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双重内涵达到了最后的统一。因此,世界历史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札记之四严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中心论题之一。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就已认为,“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将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由于相互交往,组成社会,构建国家。为了保证人类自身的长久共存,形成并创造了一系列的规约,对社会进行着有效的治理与控制,从而达成整体的稳定、有序。然而,秩序并非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与衡量标准,秩序只有与正义达成和谐统一,只有符合正义的价值诉求,才能最终形成社会的有效化治理,人类也才能不断的走向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目标。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于海平 《桂海论丛》2006,22(6):8-10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从党的宗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和内涵体现,从物质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等方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18,(3)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act that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strengthened trend of mainstreaming of human rights, Xi Jinping's series of speeches and the 19 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s comprehensively explained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important discourse on human rights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people-centered: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is our goal and reveals the source of human rights. Chinese dream is a dream of the country, of the nation, and of everyone in China.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human rights points out that the state and people are important parts of collective human rights and it is an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human rights over sovereignty" of Western countries. That there are not the best human rights, but the better ones; fighting for human rights is not always done, but always doing scientifically reveals the operational form of human rights. The righ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the primary human right;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ight of peace conforms to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nd it has the support of the vast nu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 beings is a new vi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nly when the perf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itution and law are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ause are promoted, can the guarantee be provid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The important discourse on human rights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guided by Marxism, carries th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original intention of serving people and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It inherits the theory of "benevolence" and "harmony" in Chinese culture,stands at the height of history and times, and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for the liberation of all mankind. This scientific theory is successfully guiding China's human rights construction constantly towards new achievements and has had a profound and extensive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ause.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正义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不单单是一个法权概念,更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范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不仅仅是谴责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最重的是论证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缺陷性,这种缺陷使得正义和权利的存在成为必需.对正义的解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饱含着生产力和道德的双重标准,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尊重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样,尊重规律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也是一脉相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规律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根本目的和归宿。只有尊重规律,即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7.
知识作为联系世界的特殊方法,以信念为动力追求真理,其本质是普遍指涉性的思想,形式呈现是概念。以自然、社会、人文为对象探索形成的知识体系内核,是关于自然、社会、人共生存在的法则、公理、律令及其运作规律,构成人类如何善待自然、社会、人以及怎样适度生活的依据、尺度、边界。尺度之于个人或社会,构成其行为边界。在生活世界里,边界构成利害是否有度的分水岭,尺度成为衡量利害得失是否合法合德的依据。因此,求知既成为道德生活的动力,更是创文明的方式,因为文明的内在支撑是合乎人性要求和自然法则的知识体系。而自觉的求知努力,开辟出知识体系的构筑之路;不间断地构筑知识体系,制度道德、法律道德和教育道德才能普遍形成,生活道德才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18.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思想战线》2003,29(6):126-129
以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来解读广告文化中的性别展示,似乎过分夸大了广告文化的建构功能,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广告文化只不过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中性别意识获得参考框架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但是,在一个无法从广告文化中脱身的商业社会里,在性别成为广告创作利用最多的社会资源的背景下,又有谁能忽视广告文化的“性别规训”呢。  相似文献   

19.
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威威 《桂海论丛》2005,21(3):67-69
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创造文明的历史,人的文明是社会一切文明的前提,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永远鲜活的力量,是社会一切文明的核心.现代社会要稳定、持续和健康地发展,必须以人的文明为其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