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都说工作很累,而我却因为工作而轻松快乐。我本来可以嫁到大城市里,但为了爱情,我放弃了工作,在农村当起了家庭主妇。随着新婚的远去,生活的激情渐渐褪去,没有了激情,朋友也在不知不觉间被丢失,生活变得平淡而无味,随之而来的是颓废、沮丧、懊恼的情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拥有了一份工作,有了精神寄托,所以生活变得充实,我快乐了起来。为了工作干得出色,我产生了动力,因为工作的需要,所以我结识了很多朋友。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保密战线上工作了1 7年。从副局长到局长,《保密工作》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每期必读,她一直帮助着我,指导着我做好工作。记得我刚到甘肃省保密局工作时,对保密工作不熟悉,业务上更是十分生疏。这时,老局长给我送来了一摞《保密工作》杂志。翻开杂志,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她  相似文献   

3.
我是1978年秋《党员之友》筹备复刊时来到这里工作的。也是我踏入人生最关键的一步,是《党员之友》给我打下的基础,从而奠定了我一生从事文字工作的基础。中间几次工作变动,最终又回到我热衷的文字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基层宣传、理论工作36年了。在县委宣传部工作23年,在县委党校工作13年。有一位同志问我:“干了这么多年这一行就不感到腻?”我的回答是:“至今兴趣未减。”我感到在党的事业中宣传理论工作太重要了。我这个话也许并不能为所有的同志所理解。怎样才能做好党的宣传理论工作?我有很多想法。本文就打算把我的一些体会理一理,以作为同重视和热爱党的宣传理论工作的同志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事党务工作,我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刚接触时,心里不免有些发憷,不知工作从何抓起。在老同志指点下,我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每逢工作生活中有了解不开的难题,我就从中寻找开启的钥匙。她成了我工作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不断进步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这些年,我一直在大学工作,少不了经常与书同行,每每阅读,都兴奋不已。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多工作上不了手,让我措手不及,于是便狂读书,学习名人工作方法,通过阅读,我找到了要领,也找到了工作方法。渐渐地工作开始顺起来,于是便养成了爱看书、常看书、看好书的习惯。现在,哪怕是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只要一有空闲,我就要逛图书  相似文献   

7.
我叫吴钟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外交官。由于工作原因,我到过天涯海角,常年身处他乡,但我的一颗中国心从未改变。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我在职时,我的工作体现了我这个北京人的爱国心。退休后,我的生活仍充满祖国情。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中,最令我动情、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独  相似文献   

8.
汤群芳有句“名言”流传很广:“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百姓工作到底!”如今,正在恢复期的汤群芳对工作依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以前,我常说,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愿意做我的工作,我适合做我的工作,我能够胜任我的工作,我可以把我的工作做好。现在,我还是这样想。半年后,等身体恢复了,我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群众服好务!”  相似文献   

9.
咨询处     
我是一名10年前就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干部。最近,我听说建国前在村上工作的,有的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我是1947年在村上做妇女主任工作的,我这种情况是否也可以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能否将退休改为离休?  相似文献   

10.
<正>我性格开朗,爱交友、爱笑、爱闹、爱说话,是朋友眼中的"话痨"。2012年,我调到县纪委工作。我的人生从这一年的春天产生了变化。朋友小聚,对我的新工作充满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居于工作纪律,很多问题我不能回答,鉴于岗位职责,很多问题我不可以回答。朋友觉得我"不直道""不够朋友",我觉得与她们相处令我烦心、让我不适,我开始害怕各种聚会。渐渐地,我们互相疏远,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小,我感到孤独。"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我的心情写照。第二年,我开始参与案件查办工作。我参与调查的第一个线索是某局用公款到娱乐场所消费的问题。我和同事对线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正>工作20余年,我一直在教育战线上求索着、奋斗着,从未停息过。2014年9月,因工作需要,组织上将我从局办公室调进局资助中心,负责主抓贫困师生资助工作。到了新的岗位,从没接触过这块工作的我该如何去做才能把工作干好呢?我心中一片茫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从头开始,不懂就问,不懂就  相似文献   

12.
贾新霞 《实践》2008,(9):14-14
我是组织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一年前。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走进了磴口县委组织部。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穿过罩在这份工作上的光环,渐渐理解了组织工作平凡而又神圣的职责,解读到了组工干部那种甘于奉献、担当表率的真正内涵,我也越来越为我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3.
正一1995年,我从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为我研究党史军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1999年初,我的母亲邵华又建议我就近到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不仅是妈妈的工作单位,也是我姨妈刘思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我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复习,在2000年秋,我考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师从刘国语主任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被批准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卖菜     
华凯 《当代党员》2006,(12):23-23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后来那家公司倒闭,我失了业,只好重新找工作,但找了半年没结果。工作这东西,好象一个调皮的孩子。总跟我捉迷藏。躲在我找不到的地方,我苦闷极了。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个参加工作已两年多的青年人,刚到车间工作不久就交了入党申请书。最近,和我一起入厂的一个同学入了党,我却仍是个积极分子。我的朋友劝我:别太死心眼了,光工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2月,我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防火办调到区委组织部。刚进部里,领导就给我拿来几本《党的生活》,让我研读。翻开这本封面亮丽、内容精彩的刊物,我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由于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文字综合,因此,阅读和学习《党的生活》就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这本刊物中,我不但熟悉了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工作的业务知识,还学会了撰写各种类型的文字材料,让我逐渐变成了熟练掌握各种公文写作技巧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17.
工作变奏曲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私企.工作半年后,我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小主管,从那时起,我的自信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的小小成就感都源于下属对我工作能力的信服和对我所作出决策的认同,每天工作并快乐着。但在这家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在我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我应聘到家乡的一所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卖菜     
失铭 《廉政瞭望》2004,(6):51-51
我工作的那家公司倒闭半年了,我依然没找到工作,不是没公司愿意录用我,而是我原来那家公司月薪2000元,我要找一份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父亲得知我的想法,要我跟他去卖菜。  相似文献   

19.
<正>对我而言,2017年是特别的一年——今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工作了12年的纪检监察岗位,开始从事党务工作。正当我开始熟悉新工作、了解新环境、思考如何做出新业绩时,我在《党的生活》上看到一条好消息:党的生活读者俱乐部微信群成立了。我像找到了组织一样兴奋,立即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7)
<正>退休前,我在哈尔滨电业局工作了40年。2012年,我继续被返聘为哈尔滨供电公司"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荣誉队长。40多年里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以主人翁的意识干好本职工作1970年我被分配到哈尔滨电业局,成为了一名变电检修工人。1986年我调到了道里供电局,从事直接把电送到千家万户的配电生产工作。我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