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3年1月10日,朝鲜退出核不扩散体制,美国做出强烈反应。美朝第二次核危机出现。朝鲜认为美国拒不履行核框架协议中的承诺和布什执行敌视、扼杀朝鲜的政策,迫使朝鲜采取重新启动核设施的“自卫”行动。布什认为朝鲜的行为破坏了核不扩散体制,挑战美国的权威,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决定对朝鲜采取“对话”与“施压”政策,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并动员国际社会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由于美朝彼此敌对,缺乏信任,因此解决朝鲜核问题将会是艰难的讨价还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4,(6)
核扩散乱世中的六方会谈说世界已进入核扩散乱世,似乎并不为过。朝核问题实际与印巴乃至以色列核问题联系在一起。朝鲜认为自己有权发展核武器,自己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也有印度首开打破NPT约束的先例。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朝鲜就不可以?平壤搞不明白,华盛顿也没说清楚。就这样,自从美国对印度突破NPT的行径姑息迁就以来,真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诞生了。已经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止任何国家去效仿印度、巴基斯坦的作为,有的只是对强弱利弊的权衡。从目前情况看,朝鲜半岛的伊拉克版核查与制裁套路无疑是"此路不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美国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7个被纳入核打击名单中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以及叙利亚),在朝核问题6个会谈国家中间居然占了3个!而解决该地区军控与防扩散问题,恰恰需要这些国家的磋商与合作。随着大选的临近,布什为争取连任,迫切需要在朝核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独立报》2006年3月1日发表文章指出,俄国防部的将军们正考虑退出《中导条约》。这一消息的出现显然与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有关。“伊斯坎德尔”的射程并未超出《中导条约》规定,因此其应该不在俄罗斯计划重新构建的新战区级打击体系之中,但需求旺盛的国际市场完全有能力为“伊斯坎德尔”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继20世纪90年代的两次核危机之后,2002年 10月以来,朝鲜半岛再度陷入第三次核危机。朝鲜先后承认其拥有提取高浓缩铀计划,宣布解除朝美核框架协议对朝核计划的冻结、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电力生产重新启动核设施等等。美国对此反应强烈,停止向朝供应重油,并将朝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美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3日,欧盟领导人终于在里斯本峰会上签署了精简欧盟结构和决策程序的《欧盟改革条约》(里斯本条约),取代早已夭折的《欧盟宪法条约》。这样一部不再沿用《欧盟宪法条约》的名称,内容里也不会出现“宪法”字样的新条约,一旦获得27个成员国全体批准,将于2009年生效。欧盟领导人就《欧盟改革条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达成了一致,  相似文献   

6.
共和国大事记(1949-195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前线  相似文献   

7.
由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了近9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7)
正欧盟应如何回应英国脱欧的狭隘决策?欧洲领导人现正集中全力,防止其他国家离开欧元区或欧盟。对欧洲危机蔓延的恐惧合情合理,因为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成功导致了欧盟碎片化政治的转型。而之前,退出欧盟或欧元运动的鼓吹者可以被讥笑为空想家或被谴责为法西斯分子(或极左分子)。但现在已经不再可能。英国脱欧业已将"退出"(无论是欧盟还是欧元)变成了所有国家的一种现实选择。一旦英国向欧盟提交正式通知(通过激活《里斯本条约》第50条),关于"退出"的  相似文献   

9.
10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总理18年来首次访问朝鲜,还是在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朝核问题陷入僵局的背景之下进行的,因此,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4日一早,先期抵达平壤的  相似文献   

10.
热词     
《南风窗》2014,(9):20-20
<正>1XP系统后遗症指微软正式停止对XP系统的维护服务后,给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由此造成的硬件升级费用等。4月8日,服役13年的微软Windows XP系统正式退出市场,微软不再提供官方服务支持。由于硬件配置低,XP"退出江湖"之后,不光是软件升  相似文献   

11.
据外电透露,布什总统近来身子骨已不如以 前,并且情绪起起落落。也真难为的了,要在这个纷乱的世界称霸,费心的事儿也太多。这不,新年刚一过,就又冒出一桩:朝鲜的核问题。在那边,调兵遣将,攻打伊拉克紧锣密鼓;在这厢,偏偏就在这紧要关头,朝鲜半岛风云变么了。朝鲜突然宣布有权拥有核武器,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立即吸引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宣布美国将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定为冷战后持续多年的美俄<反导条约>之争划上了句号,为美国政府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解除了束缚,但对国际裁军进程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损害了国际安全和战略稳定的基础,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署118周年纪念日。然而,重读《马关条约》发现,条约的中文本与日、英文本在最核心的领土问题上的表述有重大出入。《马关条约》中文本只是规定中国将管理台湾及附属岛屿的权力让与日本,即中国仅将对台湾的管理权让与日本。但是,《马关条约》日文本却是规定中国将对台湾的主权永远割让给日本;鲜为人知的《马关条约》英文本也是规定中国将对台湾的主权割让给日本。  相似文献   

14.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09,(11):27-30
10月2日,爱尔兰就《里斯本条约》再次举行全民公决,181万多人在43个选区投票,以67.1%的支持票通过了这个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条约。爱尔兰第二次全民公决的成功,消除了《里斯本条约》批准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并且有助于解决其他剩余的问题,使《里斯本条约》年内正式生效成为可能。欧盟迈过了这道坎,将开始新一轮深化和扩大,进一步朝准联邦式国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特派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使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条约规定了一系列使中国丧权辱国的条款:清朝政府承认日本奴役长期与中国有藩属关系的朝鲜(之前中国已失去亲密的藩国琉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彭湖列岛;赔偿战争军费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相似文献   

16.
尹子轩 《南风窗》2014,(22):66-67
<正>随着欧盟史上第一个属于"欧洲"而非单独属于德、法、英等大国的欧盟新领导班子的诞生,欧洲整合又悄悄向前走了一大步。自200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取代2005年被荷、法全民公决拒绝的《欧盟宪法条约》以来,外界有关欧盟的认知总是离不开疲乏的经济和对外事务,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欧洲整合又悄悄向前走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继承性"——普京2007年国情咨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6日,普京总统发表2007年国情咨文,内容涉及俄罗斯的整体状况和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很多内容引起俄罗斯国内外的关注,如:强调了反对外来资金干涉俄罗斯内政;指出比例代表制的重要意义;表示进一步加强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议俄罗斯考虑停止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并再次正式表示不再谋求下任总统任职.然而,就国情咨文内容传达的根本目的而言,普京在向世人传达了一个政治信号:俄罗斯的发展需要继承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将于9月10日发射其第3颗间谍卫星,专门用于对朝鲜局势进行监控。据称,这颗卫星,会在中午时刻飞越朝鲜上空,主要用于增强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图像拍摄与识别能力。日本的间谍卫星计划由来已久,而且野心勃勃,但由于其敏感性,人们很难知晓其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19.
从甲午战争到《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始末蒋为清一百年以前,中国发生了两件震撼民魂的事件——中日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段历史是有现实意义的。在台湾,有一些人由于这段历史而对大陆抱有怨恨情绪,也有的人利用这段历史煽动...  相似文献   

20.
刘乃强 《南风窗》2007,(16):18-21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六轮会议于7月18日至20日举行之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会议进行第二日,朝鲜正式宣布已在7月14日关闭位于宁边的核设施。由于这是朝鲜自2002年以来接近6年时间,与美日韩等六国历经五个回合多次谈判、周旋,并响应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