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菊  史传林 《理论探讨》2002,28(3):12-14
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意识的不断强化 ,但每个民族仍然需要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有必要把握如下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 :( 1)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开放性 ;( 2 )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与民族共同理想的认同 ;( 3)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培育 ;( 4 )以经济的竞争力提升文明的说服力和民族的影响力 ;( 5 )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表现出两重性:强烈的趋同性变迁和多样化演进。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宋晓思 《学理论》2013,(12):220-222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商务英语作为国际间商务交流的必要工具,其国际化的趋势更加势不可挡。然而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各国间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商务英语在国际化的同时,又出现了本土化倾向。中国是否能抓住此契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及时调整本国的战略目标,制定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商务英语教育政策措施以及加快具有商务英语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将关系到21世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制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政府制度要重点把握行政权力制度、依法治国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问题,近些年来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主张,无论国家主权在现实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但其作为"国家的属性"这一本质并没有变化。西方国家否定国家主权的理论,包括"9·11"之后提出的"新帝国主义论"都是为其本国利益服务的。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提供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中国政府要想在这一过程中争取主动权 ,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进行政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重塑行政文化 ,完善政府权责体系 ,重构政府组织结构体系 ,改进政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共纪念活动跨越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其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嬗变。从民族凝聚力的角度来看,谁能够把中华民族从离散的困境中重新凝聚起来,谁能够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谁就能够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通过把握和增强纪念活动的政治性、思想性、仪式性、群众性,实现对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提升,从而强化其领导地位。运用纪念活动提升民族凝聚力要注意解决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实践操作等不同层面问题: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度认识纪念活动与民族凝聚力关系;将完善纪念活动与完善国家礼仪制度统筹推进;让群众在纪念活动中找到共鸣点、产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宋东颖 《民主》2007,(12):11-13
民族凝聚力对一个国家的关系极大。如果把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比喻为打仗,增强民族凝聚力就是占领战略制高点,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人的躯体,民族凝聚力就是人成其为人的纽带。一个缺乏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是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是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相似文献   

9.
马良灿 《学理论》2010,(10):92-93
全球化扑面而来,对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扶贫的发展如何可能?农村扶贫应走一条自下而上、多元并置的发展道路。这就必须让穷困人口真正参与,培育其内源发展的潜力,并能形成穷人、学者及官员平等对话、积极互动的场域。只有这样,我国农村扶贫才是可能的,才能应对和防范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如何在应对挑战中把握好机遇,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心”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信心"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中国信心"作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增强了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增强了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增强了民族成员之间的聚合力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丰富多彩、多元共生的文化图景下,中国文化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和超越的意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既要敞开国门、拥抱世界,又要独立自强、不丢本色;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又要积极融汇外来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多的国际品质。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全球观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与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邓小平理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外部环境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剑 《理论导刊》2004,1(7):34-37
人们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元主义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一元化,多元主义者则把文化全球化看成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我们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能够消融世界上的其它多种文化而取得王者至尊的地位,或者不同的文化会自觉放弃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最终相互融合成一种单一的文化。相反,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对话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由所有文化交响与合奏构建的文化百花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是在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科学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迈出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第一步.江泽民充分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因此进入新的阶段.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态势,胡锦涛坚持用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入思考了如何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外开放新优势等重大问题,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邓小平对外开放观、江泽民对外开放观、胡锦涛对外开放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略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是三个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推行三个自由化进行资本的国际扩张,对全球市场和资源进行再分配.发展中国家要勇于应对这种挑战,善于同国际垄断资本进行周旋,趋利避害,实行"设有安全护栏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Economic Insecurity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 central ques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literatures on globalization is whethe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creases worker insecur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as failed to produce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such a link exists.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globalization increases worker insecurity, but tha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 is the key aspect of integration generating risk. FDI by MNEs increases firms'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labor. More-elastic labor demands, in turn, raise the volatility of wages and employment, all of which tends to make workers feel less secure. We present new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nel data from Great Britain collected from 1991 to 1999, that FDI activity in the industries in which individuals work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economic insecurity. This correlation holds in analyses 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specific effects and a wide variety of contro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9.
The impending Scottish referendum on independence raises the question: what is a nation?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in terms of ‘economic nationhood’.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ottish economy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a half, it shows how the extraordinarily ‘globalised’ economy of pre‐1913 Scotland slowly evolved into a much more self‐reliant entity. Today, Scotland has a de‐industrialised and substantially de‐globalised economy, with a very large public sector about which key decisions are made in Edinburgh. Scotland has become much more of an economic ‘community of fate’ than ever before in its modern history.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合法性资源、组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有极大的影响,使执政党现有的这些执政资源面临着转型和重构。要应对影响,就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抢占国际虚拟空间的阵地;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制度建设,使党的执政资源在社会转型期始终保持着总量上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