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耀桐 《小康》2007,(7):38-38
“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必须将政绩的根本目的,锁定在“为人民谋利益”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国家当中,惟独中国的警察叫做“人民公安”,“人民”二字有着千钧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中国警察的警魂!当警察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是中国人民警察的天职。“孙局长,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不会忘记!我会在每年的平安夜给您送上一个平安果,愿您这样的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曾经来上访过的李玉梅在2004年12月25日写给孙玉生的信上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3.
张利涛 《前沿》2023,(1):13-22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中,为谁树政绩和树什么样的政绩是逻辑起点,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树政绩是逻辑中介,如何考核和评价政绩是逻辑终点。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政绩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明确了政绩的服务对象;政绩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指明了政绩的考核评价标准;严于律己、真抓实干,澄明了树政绩的态度和方法。党员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坚持政绩为民,把为民造福的事抓好抓实;又要坚持正确导向,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更要坚持接续奋斗,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创造更多实实在在造福人民的政绩。  相似文献   

4.
5年移民5万人。这是何等艰难的一个过程,又是何等伟大的一个壮举。作为省移民办主任的钱国女,始终见证和参与了这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天下第一难”工程。“共产党伟大,人民群众伟大!”面对记者的采访,钱国女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规划”甫一出台,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关心人民的幸福(感)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省、市领导在发言时纷纷表示,要把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纳入对政府工作的考核。人民的生活感受受到为官执政者的重视,当然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有利于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过,把幸福指数和政绩考核挂起钩来,有人却担心:以前GDP是一项很硬的政绩考核指标,该指标统计口径清楚,算起来比较容易,而“幸福”是个务虚的概念,怎么计量?在笔者看来,虽然计量方法现在还缺乏科学的标准,但是只要努力,总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尺度。让笔者更担心的是,幸福指数调查到底由谁来组织  相似文献   

6.
重视隐性政绩,将对干部执政价值取向和作风状态产生深层影响人民论坛记者:一直以来,老百姓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都感到很神秘。作为一名干部学院的工作者,您是怎么看待这  相似文献   

7.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访谈录本刊记者记者:三月十一日中美正式签署了知识产权的协议,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次谈判的背景?贾明如(国务院法制局教科文卫司司长、中方主要谈判代表):您刚才使用了“协议”的字眼,我看到有些报刊也这么说,这里我想纠正一下,三月十一日外经贸部...  相似文献   

8.
孟大军 《当代广西》2004,(10):42-42
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之流鼓吹“搞出的政绩千方百计不让老百姓知晓,想方设法让领导看到”的歪曲“政绩观”,以及为了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而不计施政成本、不顾地方发展、不惜牺牲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期生态环境为代价,尽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9.
“政绩成本”一词近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交圾新的标准出台,其中有望第一次引入政绩成本分析。”(见5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但这个事情操作起来可不容易。“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没有政绩创造者不说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子孙万代的;“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如果仅仅是经济意义也就是钱财问题,那还好计量,但“代价”这个事不像有的“环境破坏”那样一目了然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审议发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代表要提高审议发言的质量,就应做到“四忌”。一忌离题谈自己和小集体。人大代表首先要有强烈的代表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由人民选举产生,是代表着人民群众发言,一定要紧紧围绕审议的议题,积极提出看法和建议。切忌发言时大讲自己的政绩,进行自我表扬;大谈自己的企业,顺便做免费广告。二忌当“好好先生”。审议发言时要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查找问题和不足,真正达到促进其工作的目的。切忌讲成绩面面俱到,讲问题一带而过,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官与“政绩”□雪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时下领导干部常讲的一句话,他们在当政期间,总希望办些实事,出些成果,留下“政绩”。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疑应该强化“政绩意识”。然而为谁创政绩?创什么样的政绩?这就因人而异了。同样是追求政绩,有...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政绩意识,实质上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意识,也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为官一任,致富一方作为自己的宏伟目标,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扎扎实实地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有发展后劲、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许多领导干部在这种正确的政绩意识的驱动下,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但也不可否认,一些…  相似文献   

13.
史流 《政策瞭望》2014,(6):60-60
政绩.即官员在任内的工作成绩,是时下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儿。其实,细究起来,这也是“古已有之”.不绝史册。“燕王起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战国策·燕策》)讲的就是政绩。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第八》)讲的也是政绩。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岳阳楼记》)讲的还是政绩。比较起来。当数司马迁的“政绩观”更为全面、更为科学,也更有意义。“民大悦”,是司马迁政绩观的第一个标准。司马迁把“民大悦”而不是“官大悦”、“上大悦”当作政绩的首要标准。这一观点。就是在今天,也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做到。因为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政绩历来就是五花八门,真假难分。旧且不论,就说时下,政绩的花样就不少,比如建摩天大楼、建中心广场、上世纪工程以及建开发区、商业区、追求不顾资源环境的经济速度等,诸如此类,到底算不算政绩?这在不少地方都成了一笔糊涂帐。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装进政绩的口袋,甚至于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都出了政绩,让老百姓一听“政绩”二字就害怕。其实如果按司马迁的政绩观来衡量,问题也很简单,判定政绩的真假良莠,关键在于是否能使“民大悦”。这个“民大悦”,按照现在的标准,就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和实惠,具体地讲,就是既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物质富足。同时也给人民群众营造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在整洁、干净、美丽的环境中生活。也就是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否则,如果人民群众生活得不到改善,整天生活在污水浊气之中,那么,即使楼房?  相似文献   

14.
底线与高调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由朱基总理出面答问。   丹麦记者问道:“您希望中国人民在您离任之后记住您的到底是哪个方面 ?”   朱基答道:“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慷慨一点,说朱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朱基说的,似乎可以看作社会主义中国的党政领导干部一条自我要求的底线。   他不唱高调,不夸说自己一定要在广大人民心目中树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地的“老三篇”化身的形象。   …  相似文献   

15.
攻绩与民心     
政绩是什么?政绩是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政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应该是“面子工程”;政绩应该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应该是走过场的应景文章;政绩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应该是既扰民又劳而无功的……因而为政者真正创造了政绩,是最得民心的事:其大者载诸史册,其次者传为美谈。我们这里讲一件“创建卫生城市”中的小事情,看看政绩与民心的关系。我们住的这座城市,像其  相似文献   

16.
不停地记录,记录,记录……这是在吉林省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春莲园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春莲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我得把各位代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点子记下来,家里还有好多农民兄弟眼巴巴盼着呢!”8日,在从会议室返回房间的途中,记者终于找到与她交流的机会。她告诉记者,来北京前乡亲们托她带了好多问题呢!“有些问题我也解答不了,所以到北京后我就一门心思‘啃’总理的报告,听代表发言,我是乡亲们选出的代表,我得给乡亲们提供答案呀!”“乡亲们都关心哪些问题呀?”记者问。周春莲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得密密…  相似文献   

17.
政绩真伪析     
当今政界,“政绩”是一个热门话题。公仆们渴望政绩、追求政绩,其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追求政绩,有的为人民群众所称道,而有的则受到老百姓的指责,这是为什么?因为政绩观不同,效果不同,从政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就完全不一样。许多公仆追求和创造政绩,遵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践之以行,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而创造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绩来。这样的政绩,自然会刻在人民群众的口碑中。然而,也有一些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政绩”视为向上爬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2月18日上午,洪山礼堂。当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宣布:“张国光以664票当选为湖北省省长”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会刚刚结束,新任省长张国光还未离开主席台,就被记者们围住。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张省长面带笑容、满面春风:“我要和大家一起风雨同舟,让湖北更快地富起来。”记者:衷心祝贺您当选湖北省省长。张国光:谢谢。感谢省人大代表和全省人民对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11日至1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对全省人大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是我省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检察机关如何接受人大监督采访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靳军。记者: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时此,您是怎样认识的?靳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1992年以来,我们依据这个精神,把能否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和有无政绩,作为衡量能人德才的具体标准。并提出了“四用四不用”的原则,即政绩突出者用,平庸无为者不用;有志干事业者用,伸手要官者不用;敢闯敢干者用,不思进取者不用;真抓实干者用,花拳绣腿者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