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瞭望》1992,(33)
邮电通信,事关大局,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是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重要产业。 八十年代,从1984年开始,我国邮电通信在2000年翻三番奋斗目标鼓舞下,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那么,九十年代我国邮电通信将面临怎样的形势和发展任务呢?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同志,得到的信息令人鼓舞——九十年代我国邮电通信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和建设步伐,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下面就是杨部长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改革之风迎面吹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赵紫阳总理说:中共中央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价格改革的步伐要迈得大一些。他还指出,逐步取消对农产品统购包销的制度,对农副产品逐步放开,在国家计划下扩大市场调节,同时国家要积极参与市场调节。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二次大的改革。我体会,这第二次大改革,不仅对搞活农村经济,而且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邮电部部长吴基传谈──邮电通信热点问题本刊记者赵忆宁我国邮电通信近年发展速度之快,是超乎人们意料的.从邮电自身发展看:1994年邮电业务总且完成693亿元,比上年增长50.2%,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同为基础产业的行业横向看;邮电通信已率先打破...  相似文献   

4.
易杳 《瞭望》1988,(35)
(一) 白血病一直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危害的起因听来并不复杂;人体造血器官——骨髓产生了恶性白细胞,使造血机能发生故障。本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只能寻找到种类极少的药品,来进行极其有限的抵挡。白血病几乎是不治之症。7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对来势凶猛的急性白血病采用联合化疗,使病情缓解率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似乎有了新的突破。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突破并不彻底,生命依然在长期存活的奢望中无可奈何地逝去。真正为白血病患者升起希望曙光的,是近10年来骨髓移植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一片“疲软”声中,唯邮电行业这个市场却“生意兴隆”,人们对信件传递、电报、电话的需求有增无减。这就给善于观测市场风云的行家带来一个契机——抓住时机,占有它,去赢得主动,使邮电事业不仅获得生存,而且得到发展。邮电部长杨泰芳在同记者谈及这个问题时,胸有成竹,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飞跃     
杨吉 《瞭望》1987,(44)
10月25日,北京。铺着红地毯的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上午九时在这里开幕了。 赵紫阳同志代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当他讲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阐明党在这一历史阶段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7.
全国总工会负责人罗干谈:工会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组探讨企业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企业党政、工会各部门如何发挥职能的专题报道。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罗干在答记者问时说:如今企业的党政部门都必须围着经济效益转,工会自然也不例外。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有难共当,有福同享。现在正是应了这句古语。南京灯泡厂党委书记徐康泰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党委书记很有见解。人们说他提出的对厂长的十不干涉,等于向厂长发了一张解放证书。  相似文献   

8.
王昊 《瞭望》2004,(18)
应欧盟之约,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打破“坚冰”,于4月27日至28日对欧盟总部和比利时进行了访问。戎马一生的“非洲雄狮”与西方斗争了几十年,却从去年起急剧转弯,重回“国际大家庭”之快令人咂舌。从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人们解读到的不仅有无奈,还有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1990年初,在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同全国各农垦部门商议后决定:在今后的5至8年内,全国农垦系统要新增加100亿斤商品粮。耕地约占全国农垦系统一半的黑龙江垦区义不容辞地承担了100亿斤任务中的3/4。这意味着到“九五”末期,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将要实现粮豆总产量135-143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00-108亿斤。比“七五”期间的定购任务新增商品粮73-80亿斤。 1990年7月17日,国务委员陈俊生在北京主持会议,听取了垦区经过科学论证后制定的关于建立100亿斤商品粮基地计划的汇报,同意由国家原则立项,列入“八五”“九五”计划。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一直是全国的一个新闻热点。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目光。1993年底,温州喊出“第二次创业”口号。两年多来,他们实行了什么新的举措,创造了什么新的业绩?日前笔者接受编辑部的指示,对温州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探访。 实施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是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其广泛、深刻的内涵,其中心是完成经济发展从数的增长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王安  林晨 《瞭望》1993,(16)
曾以雄厚实力睥睨群雄的辽宁,随着江苏、广东、山东、浙江这些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颗颗经济新星的相继升起,光芒变得黯淡了: ——七十年代,辽宁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排在全国第二;八、九十年代,辽宁位次一退再退,如今只居第六位; ——辽宁的市场上,充斥着大举“北伐”的南方产品,而南方的市场上,却难觅辽宁产品的踪影;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又一次伟大革命"是一个重要命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巡谈话,邓小平同志反复重申这一命题 A: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阐述了一个重要命题:改革是又一次伟大革命.学习和理解这一命题,对于我们加深认识改革的性质、目的、意义,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习十四大报告需要着重领会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是否围绕这一命题来讨论一下. B:我认为改革是又一次革命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国人谈及乡镇企业,必曰“苏、锡、常”.被誉为我国乡镇企业“领头雁”的苏南乡镇企业,在其二三十年的历程中,几经风雨,几度辉煌.眼下,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情况,遇到了新的挑战.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内部经营机制优势弱化、退化,固有的“先天不足”也大量显露先看外部环境.在计划经济转轨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大、竞争对手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现在,乡镇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老虎下山,老板上台,老外入关”.随着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其技术、装备、资金、原辅材料和管理水平方面的优势正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临着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促进其顺利发展还是相反?毫无疑问,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是无法回避,也是不应该回避的。的确,十年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尽管其内容纷繁复杂,然而主题和焦点却始终十分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最好的教材,是指引我们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 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原则.早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明确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院校调整”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周大平编者按:国家教委引导全国高校进行较大规模的共建、合并,在教育界内部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5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变动多次。在总体上,一直未能根本改变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各自封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在中共深圳市委第二次党代会上,厉有为同志代表市委在会议报告上,发出了“将再用十五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进秆第二次创业”的号召。这是团结全市人民增创特区新优势的新的动员令,是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挺进的冲锋号。深刻理解“第二次创业”的实质和意义,积极投身“第二次创业”的伟大事业中,是深圳的共产党人和每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同志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所谓创业,即创立基业。何谓“业”?据我国最古老的字书《尔雅》解释:“大版谓之业”,此即“筑墙版也”。古代造房子用的是版筑法,把两块板突起来,当中…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世界上老年人口已达5.5亿,老龄化国家已有66个。我国老年人口1.2亿,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1/3以上省市人口已呈老龄型。老年人生大幅度延长,老年群体急剧增大,老年问题确实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看待老年群体,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践证明,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一、正确看待老年人群,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摒弃将老年人看成黄昏末日、社会包袱的陈腐观念,树立科学的观点,是合理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的前提。首先,老年人群不是社会包袱,是宝贵财富、重要的人才资源。在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文官掌权汉桓帝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男性继承人,皇位出现空缺,顿时人心惶惶,政局不安。窦皇后升任窦太后,以陈藩为太傅,录尚书事,处理军国大政。太傅是汉代最高官职,比太尉、司徒、司空还要高,基本处于空缺状态,很少授予活着的人。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这20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一页。短短20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中实现了新飞跃,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