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关于旧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问题,它涉及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与任务。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年幼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并使我们党蒙受了严重的损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农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为了要深入地阐发中国的社会性质,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论战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揭示了中国经济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将“中国经济”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对帝国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中国农村经济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构建了“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3.
如同历史上经典理论起源都具有相应的学理基础和实践背景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起源也有其必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则;其二,中国革命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其三,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在专门论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大都关注前两个层面,而对第三个层面的讨论,则较为鲜见。探究新民主主义理论起源,“论战”是不应绕过去的,因为“论战”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在基本理论分析、理论研究方法、最终争论结果等方面,都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4.
李心华 《探索》2004,3(3):104-106
革命性质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因为在同一个社会中可能发生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 ,而同一性质的革命又可能发生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革命是由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社会主要矛盾引起的 ,而革命又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政治斗争 ,因而判断革命的性质 ,应看引起革命的阶级矛盾的双方 ;准确些说 ,革命的性质是由这次革命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与特点、革命性质、革命动力、对各阶级政治态度作出正确论断之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中国社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刘国章 《唯实》2004,(4):9-12
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可分为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前者的实践形式有科学实验的实践和社会调查的实践,它们都属于认识性的实践;后者的实践形式有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和调查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它们都属于改造性的实践.社会实践在不同层次上的形式的差异,并不能掩盖其功能上的一致性.现实的思维是认识性思维与改造性思维的辩证统一;现实的实践也是认识性实践与改造性实践的辩证统一,这是实际存在着的理论与实践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7.
974年,赵匡胤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赵匡胤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这句话,是中国古代自秦始皇开始一直推行君主专制的形象诠释,也是赵宋天下之得与失的生动注脚。赵匡胤就曾是他人卧榻之侧的鼾睡者。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皇袍加身,从寡妇孤儿的符皇后和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取了政权,效仿的,正是后周的创建者郭威。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8)
胡锦涛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之纲,兴国富民之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它涵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学说。由于我们国家国体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我国执政党的主要信仰,但是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仅使人的思想出现偏差还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一个新的认识,重塑其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及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一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从社会现代化演变与革命运动的互动关系方面,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是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从而有力地回答了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及革命运动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辛向阳 《学习论坛》2010,26(8):68-72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风险,如自然灾害和疫情的风险、社会群体事件的风险、邪教事件的风险、国家统一上的风险,以及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世界资源约束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既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性风险,也有长期执政带来的考验与风险,还有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带来的风险。要化解这些风险,就要牢固树立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风险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其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中心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改善生产力结构、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文化中法治元素的贫乏,我国律师制度在旧中国近于虚无。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尽管律师现象一直存在,但律师制度终究没有成型。本文尝试在体制上对律师制度嬗变的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聪明 《求实》2014,(8):18-23
胡锦涛依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之纲,兴国富民之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透析目前学界关心和争论的西方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某些研究问题,梳理和澄清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市民社会”仅仅是西方化的概念和产物吗?第二,“市民社会”的概念在当代中国需要重构吗?第三,当代中国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市民社会道路?进而论述构建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道路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三对关系:一是“中国特色”和“西方道路”的关系;二是“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三是“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半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相结合而提出的,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但由于过早放弃,未能获得在实践中充分发育的机会,从其放弃的各种原因,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学者以传统中国"皇权不下先"为理由,主张撤销乡镇一级政权建制.其实,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 800余年间,全国的"编户齐民"一直徘徊在2 000万人至6 000万人之间,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8亿亩左右,县大体保持在1 500个上下,都没有达到秦制"县大率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清朝中期以后,全国人口由1.7亿猛增至4.3亿,县级行政单位约1 700个,平均每县所辖5万~25万人,仍然属于一种小县建制.此外,县以下还有乡里制度和以什伍编制为组织原则的保甲系统,皇权统治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事不管.因此,从国家加强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控制和节约行政成本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县政"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金怡顺 《党史纵览》2007,(12):33-35
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陈独秀作为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者之一,其功绩和影响之大,世所公认.值得指出的是,陈独秀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表现了可贵的唯物主义态度和求实精神.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的探索中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看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苏畅 《唯实》2009,(5):54-57
社会资本概念是社会学借鉴经济学资本概念而创立的一个新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形成却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不仅要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概念的科学性,而且还要从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