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苏联的解体,首先是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没有以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中心,思想上的长期僵化导致经济上的长期停滞,使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对老百姓失去了吸引力;其次就是苏联一直缺乏党内民主,又长期以党代政,造成了领导人专制,甚至独裁,干部只怕得罪领导,不怕得罪群众。这种不受约束的脱离人民的权力,必然造成腐败。所以在1991年“8·19”之前,苏共和苏联虽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之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没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之实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荡然无存。弄清这点非常重要,这可以使我们解开…  相似文献   

2.
<正> 一、腐败令前苏联解体和苏联共产党瓦解 从国际上看,1991年的前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历史事件之一。造成前苏联和苏共历史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长期拒绝改革开放,没有以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中心,由思想上的长期僵化导致经济发展上的长期停滞,使苏式的社会主义在人民心目中失去影响力;另一个就是在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内部,特别是苏联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层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的基础在造成苏联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便已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多的深刻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突出表现之一是长期拒绝改革。  相似文献   

4.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多的深刻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应当进行改革的时刻,没有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改革,突出表现之一是长期拒绝改革。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那么强大的苏联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为什么执政了74年的苏共会迅速崩溃?从1991年8月苏共被停止活动到12月苏联解体,为什么无论是民众还是苏共党员都没有站出来表示抗议?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7,(8):55-56
孟凡亮在2007年第4期的《随笔》上撰文指出:人们在谈及苏联的历史时,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苏共在2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200万人的时候,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在2000万人的时候,迎来的却是苏联的解体。苏共倒台、苏联解体的原因有许多,但有一点人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在整个苏联时期,存在着一条苏共干部的特权利益递增规律,正是这条规律,使苏共背离了自己的宗旨,背离了人民,最终葬送了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末90年代初,存在了70多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解体。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所有关注社会主义命运的人们的思索。本文认为,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固守,是苏联解体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意味着苏共对正确发展道路的偏离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包围、自身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迫于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苏维埃政权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俄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相似文献   

8.
叶再春 《前线》2011,(4):35-35
今年是苏联共产党亡党和苏联解体20周年。日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主编出版了《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这个被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会鉴定为优秀的研究成果认为,苏共垮台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苏共垮台,而是背叛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谈及苏联的历史时,人们对苏共倒台、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诸多的分析,但有一点或许没有注意到,在整个苏联时期,存在着一条苏共干部的特权利益递增规律。正是这条规律,使苏共背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9):20-21
苏共的纯洁性不断丧失的过程,既是苏共蜕化变质、脱离群众的过程,也是苏共执政危机积累、加剧到爆发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自斯大林时期起,苏联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形态并没有朝着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不仅总体上形成和固化甚至极端化了斯大林“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和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而且丧失了苏共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最佳机遇和条件,使苏共不断走向“四大危险”。  相似文献   

11.
苏共是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这一时期,从理论到实践,苏共实施的都是轻视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没有处理好农业与农民问题,是苏共失去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苏共垮台的原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作为执政党,苏共没能很好地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苏共特权阶层的存在又极大地伤害了人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和信任。失去民心的苏共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树华  赵卫涛 《党建》2013,(7):61-63
苏联共产党,这个曾经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如今已走进历史20多年了。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苏共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注重将群众路线作为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方针。然而,随着苏共执政的长期化与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在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在党风建设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6.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3年悠久历史、2000多万党员、执政74年的大党、老党,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就这样一个大党、老党,却在一夜之间就跨掉了。苏共的败亡,苏联的解体,给世界以极大的震撼。苏共败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苏共党内民主的缺失无疑是苏共败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长江 《唯实》2009,(4):53-59
苏共在决定采取新经济政策前,曾经对选择什么样的农村发展政策进行过研究。最终苏共选择了以发展小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政策。为了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苏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起到恢复苏联农业经济的作用后,对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这导致了苏联农业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最大量的商品粮。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后,斯大林认为,只有采取能够提供最大量商品粮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最终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新经济政策因此而结束。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已经10年了。其垮台的原因很多,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等等。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了。1991年的“8·19”事件是苏共“避免自己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倒戈。之后,苏共失去政权、苏联亡国,几千处党的机关被查封,财产被没收。查封者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在有关的历史档案中,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  相似文献   

19.
1954年,赫鲁晓夫率领代表团访华,由此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但好景不长,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中,中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的矛盾与冲突上,从苏共二十大开始到苏共二十二大截止,中国与苏联在外交、经济乃至政治上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巨大分歧。本文将从苏共二十大着手,对中苏之间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对波兹南事件的不同态度、苏联倾向与美国联手和中国的冲突、以及对发展模式各自不同的看法等问题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政党适应性改革是任何政党必须遵循的规律。斯大林领导的苏共没有看到改革的必要性而拒绝改革,赫鲁晓夫时期苏共的改革走了很大的弯路,勃列日涅夫又将苏共拖回了斯大林时期的老路,戈尔巴乔夫抛弃苏共则使苏联走上了亡党亡国的邪路和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