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列主义研究解读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把钥匙李鸿军(5·2)学习列宁关于机构改革的思想王义林(5·7) 邓小平理论研究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 高成林(1.22)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高成林(2·2)邓小平理论精髓应是“三个有利于” 吉彦映(2·6)论邓小平提出间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特点 金正一李章雨(3·2)略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时代特征石透玲(3·7)试谈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季定林(4二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马义折(5·11) 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几点…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标准问题的有关论述 ,不仅有助于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 ,而且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最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前不久,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又发出了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的伟大号召。因此,深入学习、认识、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我国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5.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来自实践 凡是真理,都是来自实践、又经受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从十五大报告学习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并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受到了检验。与此同时,它又指导了这个实践,使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经过近三十年这种认识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反复进行,中国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和进步,邓小平理论也便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 邓小平理论发端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国后二十年“左”倾错误思想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思。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一系列客观历史条件为基础和依据的。具体讲: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依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科学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依据;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正确借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性概括,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原则是邓小平理论奠定的。在学习研究和应用邓小平理论时,应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论断,是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的。他在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时,从来都强调要问姓"资"姓"社",他决不反对问姓"资"姓"社",而反对混淆姓"资"姓"社"。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坚决反对私有化。他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两者都得要。他极为关注社会主义公平,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对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8.
东方社会主义是指以俄国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典作家关于越过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有过许多论述,东方社会主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大胆实践和理论探索,产生了俄国的列宁主义和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把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推向基层,使理论学习不断深化?近年来,威海市从组织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备知识入手,带动和促进面上的理论学习,把理论下基层工作落到实处。 一、提高认识。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意见和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兴起了理论学习高潮。威海市委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理论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当前,理论学习大的气候和环境已经形成,理论学习必须向纵深发展。理论既有宏观指导意义,又有具体实践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 ,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其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特色性和科学性。学习领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 ,是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并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建构起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均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透过历史呈现邓小平的理论探索与亲身实践,有助于完善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必然涉及到当今时代的性质和特点 ,因而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十分鲜明。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具有全球性、求实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在"两大历史关头"的领袖睿智,阐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四大特点,突出了邓小平及其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除了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之外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正确对待和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把邓小平理论神圣化、教条化、简单化、庸俗化 ,而是像邓小平对待毛泽东思想那样对待邓小平理论 ,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实施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一是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为理论武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具体体现在 :坚决维护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 ;科学概括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深刻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新问题取得新成果。二是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把理论武装落到实处。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而且为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传统以显著的方式影响了邓小平的理论旨趣。在现代性观念谱系的选择中,邓小平重新评估了现代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进步意义。对以理性为支柱的现代性科学精神的重新弘扬,确立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向现代性传统回瞻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不仅有着内在联系性和一脉相承性,也表现出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性.必须把邓小平理论研究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