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霞 《理论月刊》2001,(5):27-29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重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总结成就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对经济体制转轨的绩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宣告了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全面起动与开始。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经验教训极为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3.
陆小曼 《湖湘论坛》2004,17(4):95-96
曾经在团结民族力量、凝聚人民精神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其有效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路径,是理论工作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实质是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一体化  1 计划经济体制有序运转之人性假设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建立初期确实发挥出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瞠目结舌的高速度与高效率。脱胎于资本主义薄弱环节的经济发展落后国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建立起足以同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的完备的国民…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看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色□陈达恒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18年多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总结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色,必将使我们进一步树立起对市场化改...  相似文献   

5.
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刻不容缓,不容回避。要积极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各民族中确立。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开放搞活与稳定提高全局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民族地区积极发展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应该说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和发展目标同全国及中央的总体规划是一致的。这些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提供了可行条件。以此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经济发展势头而采取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和深入。顺应全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这一形势,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转轨刻不容缓,不容回避。要积极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各民族中确立。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开放搞活与稳定提高全局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民族地区积极发展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应该说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我们对经济体制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突破。在新旧体制的转轨中,我们将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大胆吸引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一转变是一个带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它将带来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一系列的变化,并产生强烈碰撞,其震波不可避免地折射到学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总结出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思维方法、内容和经验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反腐倡廉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把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腐败现象遏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并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的制约机制,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起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腐败现象是伴随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换手段和形式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以权谋私的核心又是权钱交易。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研究世界各国的腐败现象后曾指比:“腐败行为大多数采取以政治行动换取经济财富的形式。一个社会哪种特定形式的腐败现象具有普遍性,这往往取决于人们在两者之间采取哪一种途径比较容易。一个积累财富机会很多而政治权力的职位很少的社会,其腐败的重要形式是运用前者取得后者。在通过私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临沧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216万人口中,有11种世居少数民族人口81.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8.2%。有3个自治县和22个民族乡。自治县和民族乡国土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24469平方公里的57.4%,全区有3个县、11个乡(镇)、34个村(办)、100多个自然村与缅甸接壤,3个省级口岸,双边有数百条通道。有9个民族跨境而居。民族、山区、边疆是临沧地区的区情。具体表现在:1.社会发育程度和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年来,浙江在应对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探索性地建成了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的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既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又能卓有成效地发挥出市场竞争的效率优势。它们是浙江经济持续多年保持既快又好增长,成功构筑经济先发优势的制度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经济体制的实际转轨,将使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统一战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非党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经济体制转轨所产生的对非党知识分子工作的重大影响及对策,是我们全党和统战工作部门需要关注和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一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引起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新变化,必然会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其主要变化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发展观基础上的 ,他在强调我国经济要争取发展快一些 ,实现赶超的同时 ,也十分注重经济发展讲效益 ,讲质量 ,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论述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的经济运行质量、效益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 ,经济发展速度要切合实际 ,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 ,而面对的又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9):18-18
王前强在《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局限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很难客观诠释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增长。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强化了政府的有效性、社会的韧性,塑造了企业的内在精神,提供了基本的产权保护意识等,令人惊奇地创造了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中国顺利转轨的同时获得了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经济体制的创新。这是一个观念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综合性的创新过程。中国经济体制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打破了经济体制理论认识上的形而上学;驳斥和推翻了经济体制理论研究中的错误观点;澄清了一些基本经济概念和理论,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构建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经济体制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转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黄楠森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文明的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过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来也一再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  相似文献   

17.
丁兆芳  章素珍 《前沿》2007,(5):16-17
面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伦理精神方面的失范现象,本文通过对转轨时期的经济现状和个体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一点思考,来寻求建设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专家建议:对企业和个人不宜再征新税;由财政和社会出钱迅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底牌”和政策使居民确定支出预期  相似文献   

19.
系统反思西方转型经济学和全面梳理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起点和条件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体制变迁,虽然是基于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系统反思与检视,但是这种反思与检视并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一种颠覆式的抛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承继了传统社会主义体制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并加以适当的修正与创新,不能割裂式地理解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国经济体制变迁具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和传统智慧,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是中国40年改革最为宝贵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既要反省渐进式变迁的消极层面,也要防止过度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