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签证移民     
《侨园》2018,(11)
正2018年最新免签落地签清单(三)单方面落地签(接上期)苏里南一个不为人知,却被上帝眷顾的国家,景色极美,天空、雨林、城市和谐共存。签证:对以旅游为目的的人员,持护照自苏里南首都国际机场和苏与圭亚那、法属圭亚那的陆地边境口岸,可在落地时办理一次入境有效、停留期不超过90天的旅游卡。费用为100美元或90欧元。  相似文献   

2.
海参崴见闻     
刘韶华 《侨园》2003,(1):36-37
前不久,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去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海参崴做了四天的观光旅游,感触颇深。乘坐哈尔滨开往绥芬河的列车,于第二日晨7时多便到了绥芬河市。当地朋友领我们到一家旅行社拍了一张快照,用于办理出境手续。吃过早餐后,所有的出国手续都已经发到我们手中。绥芬河出境旅游管理部门办事效率之高令人称赞。怪不得连远在广东、福建、四川到俄罗斯做生意或观光的游客都来绥芬河出境。乘上旅游公司的小客车开了约一个小时,便来到了俄罗斯边防检查  相似文献   

3.
吴为 《侨园》2005,(1):42-43
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于近期发行《旅俄中国公民必读》,详细介绍中国公民在饭期间需办理的手续、注意事项及遇到各种问题时的处理方法。您在俄罗斯具备哪些证件才属身份合法?(一)旅游者:l,团体免签旅游者:(1)有效护照;(2)带有入境章和落地签的移民卡;(3)宾馆登记住宿卡或旅行社发的旅游卡。为稳妥起见,此类旅游者最好还有:(1)俄方旅行社邀请函或接待确认件;(2)旅游团名单或旅游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4.
堪培拉掠影     
来到悉尼已经一个多月了,很想到澳大利亚其它地方去看看。若去墨尔本路途很远。乘火车去当天回不来,所以就决定去堪培拉。据说澳洲在选择首都时,悉尼和墨尔本两地竞争很激烈,但最后澳洲政府特地将堪培拉建造成一个新型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都。我和妻子乘坐旅行社旅游客车去堪培拉,一行约30人左右,同伴中约一半是外国人,其余都是亚裔华  相似文献   

5.
去过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游客可能都会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尤其是老城区中心几个世纪积累下来那些老建筑在涅瓦河畔构成的迷人城市天际线。正因此,自2006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提出在圣彼得堡修建新总部大楼的计划以后,围绕这座大楼将如何影响圣彼得堡的城市形象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平息。  相似文献   

6.
于佰春 《侨园》2005,(3):34-35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是距离中国最近的俄国海滨城市,所以,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游客了解俄罗斯的窗口。近来,由于采访的需要,我又一次来到海参崴。海参崴是前苏联太平洋舰队所在地,是苏联最重要的军港,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禁区。俄罗斯变革后,海参崴逐渐撩开了它与世隔绝的神秘面纱,使游人能全景式地看到这里的滨海风光。三面环水的海参崴市没有一条平坦的路,至少具有20度以上坡度的路面,纵横交错,曲折蜿蜓地把分散隐藏在树林中和山岗上的各个街区连接起来。入夜时分,海港的灯塔和城市山坡上高低错落的楼字所点燃的灯光交相辉映。在宁静夜色的掩护下,外国游客在各大娱乐场所开始了五彩缤纷的夜生活。游客观赏这里的滨海风光,是兴之所致。但是,在游览中若能用心去了解和领略俄罗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文习俗,才不枉到此一游。  相似文献   

7.
张昕 《党政论坛》2011,(4):15-15
去过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游客可能都会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尤其是老城区中心几个世纪积累下来那些老建筑在涅瓦河畔构成的迷人城市天际线。正因此,自2006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提出在圣彼得堡修建新总部大楼的计划以后,围绕这座大楼将如何影响圣彼得堡的城市形象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平息。  相似文献   

8.
正1981年我到师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系里没有开儿童文学课。大约是大三的时候,有一天,邻班一个女生对我说,83级开了一门儿童文学选修课,她想去旁听,问我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去。我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儿童读物",当然也没有听说过"儿童文学"。我觉得很新鲜,便跟她一起去了。大概因为是选修课,而且又是"儿童文学",同学们对这门课很陌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9)
正《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一部爱情名著,而我在俄罗斯采风期间,让我印象更深的却是俄国人餐桌上的"红与黑"。我无论走进哪一家食品店,或是到大大小小的餐厅、食堂甚至小吃部去就餐,都会闻到一股又甜又膻的奶油味夹杂着浓烈的酸咸味扑面而来,让我这个吃惯了煎炒烹炸的"中国帅哥"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那就是俄罗斯人每餐必用的红菜汤的味道。俄罗斯朋友告诉我:这道红色的热菜汤,是以约2500克牛骨头  相似文献   

10.
沈容 《瞭望》1995,(35)
叶剑英是我们的首席代表.他住在南池子拐角处一所红色的大院里.这房子过去大概是什么王府.我和李普有时去看望叶剑英.李普是记者,哪里都要去了解些情况,我也跟去了.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大概也是那里的常客,我们曾在那里遇到过她,还在一起照过相.叶剑英和李克农的个性正好相反,李克农总是睁着一双警惕的眼睛,不苟言笑,好像随时准备应付发生不测事件.叶剑英工作时认真严肃,工作之余喜欢说说笑笑,甚至和我们开开玩笑.他会休息,会玩.有时带我们去北海公园玩,租几只游艇,让大家玩个够.  相似文献   

11.
旅澳日记     
(1994年9月至12月)我的女儿影月和女婿李炜于去年3月从瑞典的律列欧迁到澳大利亚,在澳洲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定居.他们邀请我和老伴常滋去澳洲做一次旅游。从去年7月起,我们就开始办理申请出国护照和签证的手续。护照拿到了,但澳洲入境的签证申请却被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拒绝了,原因是怀疑我们不能按期离开澳大利亚。既然他们不信任我们,我们也就不再想踏上他们的国土了。但影月和李炜对此却不死心,小月说,要是不接  相似文献   

12.
抱歉得很,我竟然没有去过海南岛,有一年两张来回飞机票也送来了,我却因为另有约会,临时退掉了。大概说海南岛是一个偏远地区,总归轮得到它的。当年宋朝充军充到海南岛去的,不止一个,苏东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宋朝还没有宁古塔,所以当时也不会有吴汉槎、顾贞观的词出现。  相似文献   

13.
高晓滨 《侨园》2014,(10):18-18
去拉脱维亚旅游之前就听说该国是全世界出了名的男少女多的国家。我以前一直以为世界上最缺少男人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实不然。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统计,拉脱维亚男女比例相差8%,差别居世界第一,成了世界上男人最少的国家。听专家介绍,拉脱维亚男女比率失调的主要原因是残酷的二次大战,由于波罗的海沿岸是前苏联范围内德军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战区,所以拉脱维亚的男女比率比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要悬殊。我首先坐飞机来到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里加,她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城市,始建于公元1201年,被誉为"波罗的海明珠"。  相似文献   

14.
《侨园》1995,(6)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正式批准开办中国公民赴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出境旅游业务;俄罗斯独联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朝鲜、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的边境旅游业务.中国旅行社以民间和企业之间的形式,开辟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探亲旅游。怎样参加旅游团出国游参加旅游团的旅游者因护照、出境卡和签证均由承办旅行社代办,无需自己操办,因此格外省心.但参加旅游团之前需去有关旅行社办理如下手续:  相似文献   

15.
廖雅慧 《侨园》2013,(11):29-29
<正>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才39天大。在中国认识了奶奶、爷爷、姑姑、姥姥、大姨、二姨、大伯,好多人。我在中国住了几个月,就回到美国了。现在我去中国非常多,去了差不多九次了。有些年是夏天去,有些年是冬天去。不管什么时候去,每次都会看到新的东西。我妈妈和爸爸是北京人。去中国会住在北京。我现在已经去了15个省。从寒冷的东北到酷热的香港;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黄色沙漠的新疆,我都去过了。我跟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和爸爸的堂弟一起开车旅游。在中国旅游看到中国的好多好事和坏事。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满街上都是。  相似文献   

16.
潮起潮落好壮观从1989年中国涌起第一次民工潮以后,周而复始,几乎每年都闹民工潮。来势迅猛的民工潮让我们的统计部门十分为难。每年到底有多少民工涌入城市?1000万?2000万?还是更多?北京市市长助理万嗣铨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大概有民工100多万。权威人士也未必能说出权威的数字。因为涌入城市的民工并不到政府去登记,更不到公安管理部门去填卡。  相似文献   

17.
新西伯利亚市是俄罗斯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亚洲部分最大的城市,是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这座位于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的城市像大多数俄罗斯城市一样,节奏缓慢,略显破旧。但是,由新西伯利亚市中心向南驱车30公里,你就会发现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色:崭新的建筑物、忙忙碌碌的人们……这里就是俄罗斯著名的科学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所在地。现在,这里被西方人称作"硅森林"——西伯利亚的硅谷。  相似文献   

18.
曾彦修 《各界》2013,(11):13-16
我的材料“六十一人案”平反柳暗花明 1978年8月,那个时候我们在很偏僻的东城,东城很偏僻的,走出去不远就是农田,几间小平房,大百科全书筹备小组在那里工作,我也在那里。那么有一天上午,大概9点钟左右吧,  相似文献   

19.
李玉林 《慈善》2021,(1):44-45
那一次去安徽,为的是办理阎明复会长委派给我的一件事情。那是2001年的夏天。安徽的那个夏天天旱无雨,空气像有颗火星也会点燃似的燥热。匆匆办妥要办的事情,就要返回天津的时候,安徽省慈善会的秘书长陈义明同志对我说了一件与我那次办事无关,却让我不会忘记的事情。坐落在我们天津北辰区的一个私人企业,老板是安徽人。这位老板不久前曾...  相似文献   

20.
李瑞环 《党政论坛》2010,(18):46-47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