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4,(5):6-6
根据美国咨询公司A·T·Kearney的报告,香港继续稳居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的第五位,仅次于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北京由于商业活动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首次跻身前十,超越新加坡和首尔。A·T·Kearney自2008年每两年发布该报告,对全球84个城市进行26项参考指标的测评,包括政治和商业影响、人力资源和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6月18日,美国的美世咨询公司公布了"2007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指数"榜单。莫斯科以134.4的生活成本指数连续第二年当选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排在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经济型的国际化城市必须以特定的产业为基础,纽约、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国际化城市以国际金融和贸易为产业基础,上海、汉堡、洛杉矶、名古屋等国际化城市以制造业为产业基础。没有特定的产业基础,金融业、物流业就失去国际化的产业支撑,国际化城市也就没有竞争力。为此,本文将对深  相似文献   

4.
高房价使诸多家庭出现贫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本研究探讨了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因居住成本增长过快而导致"居住贫困"的相关问题。调查显示,上海青年知识群体居住成本负担普遍偏高,居住贫困问题突出,42.6%的人处于住房迫切需求之中。居住贫困对青年知识群体正常的工作、生活及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业绩上追求短、平、快;消费上质量和档次下降,即兴消费减少;社交上频次下降,社交圈缩小等。因此,应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和相关政策构建进行治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香港连续三年选为经济最自由地区据华尔街日报经济自由指数报告.香港连续三年荣居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地区榜首。全球经济自由指数最高的首!0位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新加坡、巴林、新西兰、瑞士及美国(同分)、英国及台湾(同分)、巴哈马及荷兰(同分)。该指数的组成因  相似文献   

6.
“透明国际”2009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排名表最近出炉了,从排名看,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廉洁的国家是新西兰,指数为9.4,接下来是丹麦、新加坡、瑞典和瑞士。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为索马里,排在倒数第一。最后几名有阿富汗、缅甸、苏丹和伊拉克。中国的清廉指数同去年一样,仍为3.6分,但排名跌了37位,排在第79位。  相似文献   

7.
港新机场被选为全球10大建筑成就之一香港新机场在全世界132个参选建筑中脱颖而出,被美国1999年建筑博览会选为20世纪全球10大建筑成就之一。其它9个建筑成就为:美国金门大桥、美国跨州高速公路、纽约帝国大厦、纽约世贸中心、拉斯维加斯胡佛水坝、英法隧道、悉尼歌剧院、巴拿马运河及埃及阿斯旺水坝。香港名列全球最高消费城市第三名根据经济学人情报组不久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生活费最昂贵城市仍是日本东京,日本的大报及神户名列第二,而香港则取代俄罗斯位居第三,其余第四至第十位城市依次是:苏黎世、奥斯陆和…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Z2)
<正> 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以"多中心"战略,建设沪、港、京功能互补的中国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9月20日揭晓,香港逼近纽约位列第三,上海首进前十超越芝加哥排名第六,深圳与北京分列第十五和十六位;这是该数据公布以来,三地表现最好的一期。  相似文献   

9.
庄委 《侨园》2012,(5):27
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公布本年度全球商界50大女强人排行榜,9名来自中国及新加坡的华人企业领袖上榜. 全球女强人榜前三位依次为英国矿业巨头英美资源公司总裁辛西娅·卡罗尔、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总裁吉尔·凯莉,以及教育出版商培生教育总裁玛约利·斯卡尔迪诺.  相似文献   

10.
张新存 《党政论坛》2011,(11):20-21
一、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 1.稳定的政治局势。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基本前提条件是政治稳定,综观伦敦、纽约、东京、法兰克福这些老牌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后起之秀新加坡和香港,无不都是处于政治高度稳定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走出东非,环视全球4万年前,居住在东南亚某个岛屿的少数人渡过了当时相当窄的海峡,到达澳大利亚。不久地球变暖,海洋水面增高,海峡变宽,澳大利亚不再有人进入,直到200多年前欧洲人远渡重洋而来。自从第一批到达澳大利亚的原居民上岸,这4万年来,他们的子孙只能在既有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明 《学理论》2009,(19):125-127
集中居住作为推进沪郊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手段,上海郊区针对征地动迁农民建立了统一的动迁安置住宅小区,并实行宅基地置换试点推行集中居住。为了解农民集中居住后,居民的生活状况,对生活的满意度认可,以上海远郊金山区为例,从集中居住经济状况如何,集中居住前后家庭收入状况的变化、家庭支出的变化和前后生活幸福感比较几个方面,集中对几个典型的动迁安置住宅小区,宅基地置换试点小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解决集中居住后居民的三个期盼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1.稳定的政治局势。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基本前提条件是政治稳定,综观伦敦、纽约、东京、法兰克福这些老牌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后起之秀新加坡和香港,无不都是处于政治高度稳定的国家(或地区),这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局势一直持续向好,国内政局稳定,民  相似文献   

14.
香港竞争力仍居世界第三据美联社瑞士洛桑4月21日发表的消息,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在其世界竞争力年鉴中称,在1998年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中,美国仍居首位;尽管1997年暴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但新加坡和香港仍保持全球第2和第3的地位;中国大陆跃升了3位,由去年的27位跃上今年的24位;而日本下降了9位,由1997年的第9位降至1998年的第18位。港3月份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升4.8%港府统计处4月22日公布的消息显示,1998年3月份,香港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为4.8%,较2月份的4.5%升0.3个百分点;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升幅为5%,较2月份的4.8%…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方面GDP保持两位数增长16年,另一方面每万元GDP的能耗每年以4%的比例下降.1992年上海GDP1114亿,每万元GDP的能耗3.4吨标准煤;2008年上海GDP10366亿,每万元GDP的能耗0.801吨标准煤.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过高,工业又呈现出重化型特征,目前上海人均碳排放仍然较高,为11.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球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也高居榜首.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人均碳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上海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思想观念、市场建设、产业结构、低碳产业、能源结构、城市建没、金融支持、物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宜居性为视角,将日本福冈(Fukuoka)与深圳进行比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深圳正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性,有必要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二是福冈作为日本最佳城市、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①在城市宜居性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  相似文献   

18.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了研究文化融合、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和社会融合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民工对城市的感知关系水平的,基于2010年在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城市融合诸因素对城市感知关系(生活满意度、认同度、未来发展意愿)的影响。发现:文化融合程度越高,农民工对上海的认同程度就越高,也会更愿意留在上海发展,但其生活满意度未必越高;经济融合程度越高,城市生活满意度、城市认同度和未来留在上海发展的意愿都越高;政治融合只对未来发展意愿有影响;社会融合越高,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越高,对生活也越满意。研究为政府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再过90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就要在上海开启大幕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意境高远,思想深邃,一提出来就广受世人的赞许。追根溯源,上海世博会的这一主题思想源自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亚翁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居住,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王秀绒  马兰  李雪峰 《学理论》2014,(23):52-55
在落后山区,很多留守妇女选择的是留守不留家的生活,她们大多跟随低年级子女外出租房居住,陪伴、照料低年级子女,这是她们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后的无奈选择,解决租房留守妇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租房留守妇女的管理;招商引资,为她们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解决子女寄宿和交通问题,使租房留守妇女回归家庭;增强健康观念、改善生存环境;加强教育培训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降低进城务工人员家属进入城市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