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竹 《人民政坛》2010,(2):45-45
《人民政坛》编辑部: 同媒体打交道的重要性我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媒体的影响力我也有所认识。但我总觉得,人大代表也是普通百姓的一员,我们跟普通百姓一样,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上上网,没有什么例外:即使是遇到开人代会接受媒体采访。一般也轮不到普通代表。因此。我认为,代表履职能力的提高与同媒体打交道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必然的联系。我也知道我的这个想法不一定对。但我不知道应当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钱娟 《时事报告》2010,(2):84-8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1月4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结合工作实际和思考,我认为,领导干部正确面对媒体,要做到三个“会”。  相似文献   

3.
钱娟 《群众》2010,(3):70-71
当前,如何善于借助媒体的力量,有效引导舆论,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1月4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结合工作实际和思考,我认为,领导干部正确面对媒体,要做到三个“会”。  相似文献   

4.
湍水石 《人大论坛》2012,(11):53-53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人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接着又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相似文献   

5.
郭耕 《北京观察》2009,(2):21-22
2009年1月11日清晨,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第一天,我驾驶一辆排量1.0的夏利轿车来到京丰宾馆报到,当即遭到多家媒体记者的“围堵”。当然.说实在的,这个效果也是我求之不得的,因为我在本届政协会上的一个提案就是《从政府采购入手,促节能减排出行》。作为政协委员,来个“实物提案”现身说法,加上媒体的宣传,对社会、对公众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6.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5-5
希望到了今年,没有媒体找我了,我能回到原来的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每天能接送孙子上学。村里的人觉得我好像拿了几百万,有困难的人都找我借钱,但我哪儿来的钱呢?家中连个存折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鲁人 《中国保安》2012,(8):74-76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说实话,以前我对保安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平时很少接触保安行业,脑海中的一点对保安的印象也都是来自于一些文艺作品和媒体对保安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幸福感     
胡昊 《人民公安》2011,(14):60-60
从本地媒体惊悉,我居住的城市被评为全国幸福感指数第一。我丝毫不怀疑自己是“被幸福”的一类,但我也有理由相信,这类评比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3个月也许很累,很难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但是能够学有所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世博会提供媒体服务,让精彩世博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张君  建生  新河 《民主与法制》2013,(16):44-45
3月2日。记者接到一个女士的电话:“你是记者吗?我叫张便云,是河北省武安市武安镇城关四街人,我有天大的冤枉。希望能通过媒体的呼吁,还我公道。”  相似文献   

11.
徐蕾 《统一论坛》2008,(2):54-57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年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12.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13.
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中国外交议程上,中欧关系占有显著的位置,这不仅引起了中国舆论的重视,也颇受国际媒体的关注。有些国际媒体突出中欧之间的分歧,也有的媒体认为欧洲国家正在“亲美疏华”,还有人认为,如何处理好中欧关系面临的挑战,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大难题。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中欧关系,我的看法是:全面看、讲原则、平常心。  相似文献   

14.
冯艺 《当代广西》2012,(1):55-56
到了北海,我之所以总想上涠洲岛,是因为它名副其实为“中国最美的海岛”。那年,当《中国国家地理》等多家媒体给它这个殊荣时,我打心眼里说,应该。  相似文献   

15.
李伟 《人民政坛》2006,(1):37-38
21条人命。21个初中生被汽车撞死!在看了这个新闻后。我本能地觉得这是一个玩笑.是媒体的玩笑。这可能吗?我当时就在想.或许是伤21人而不是亡21人。而事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伤者多少,媒体没有报道,但当场死亡的却是21人!21条人命当场死亡.而在那些伤者中还有几人是救治无效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最后死亡的学生家属得到了一万元的安葬费用!  相似文献   

16.
我出生于1987年,按照现在通常的说法,是一个标准的“80后”。不过,我却一直对“80后”这样的称谓不太认同。每当见到媒体上谈论“80后”如何如何,无论是褒是贬,我总是本能地持有几分警惕。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0,(12):45-45
《人民政坛》编辑部:从有关媒体获悉。今年8月杭州市下城乡区64位选民联名申请罢免一位区人大代表。我注意到。对于选民联名提出申请罢免代表的诉求,有的媒体报道为“罢免要求”,有的媒体则称为“罢免案”。这让我颇为困惑。对选民要求解除自己选出代表的职务的动议。究竟该用何种提法为宜呢?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3,(5):56-56
大陆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轰动两岸,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而这个现象也清晰呈现出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化,但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指责大陆以此节目“入岛、入户、入脑统战”的说法,实在令人失望,也与事实有明显差距。《我是歌手》并非被台湾媒体炒作或引导,全因岛内民众自行通过网络观看,引起轰动后,媒体才跟进报道。整个过程,无涉任何政治阴谋。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蔚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没什么成功……如果非要给成功下个定义,我觉得成功不是名词。应该是动词,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去做,有目的地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拍摄之前   夜已深 ,我远方的亲人一定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我却守着桌上一大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材料,久久不能入眠。   想到那些失去爱子的父母们,想到那些被拐的儿童,身陷人贩子罪恶深渊,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可以说,拍一部深刻反映中国打拐状况、反思打拐中发现的问题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一直是我多年的梦想,因为我一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我认为媒体工作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就算是一个普通公民也应该有自觉的责任感,这是一个民族步入文明世界的一个标准。更何况有机会表述的媒体工作者呢 ?现在,能够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